新课程标准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探究

[复制链接]
查看: 528|回复: 3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31
发表于 2020-8-10 18: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高中地理新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但是,由于近年来中考不考地理,在初中有的学校领导、老师也不重视地理教学,针对这些情况,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分析地理问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应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程 激发兴趣 探究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省开始实施,新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但是,由于近年来中考不考地理,在初中有的学校领导、老师也不重视地理教学。针对这些情况,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应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下面我就本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探究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感受。
  
  一、充分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了一个学好地理的良好开端。
  怎样才能形成兴趣呢?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兴趣则是来自教师的积极诱导,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端正他们学习地理的态度,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有的学生之所以讨厌学习地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感到地理枯燥雅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造成的。因此,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我们地理课堂搞活,使学生感到地理课堂新鲜有趣。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承上启下,巧布疑阵
  这种新课导入形式,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同时巧设疑问、启迪思考、激发兴趣,形成高潮。如讲解俄罗斯可以这样来导入:挂世界政区图,提问学生:“亚洲和欧洲已经讲过哪些地区?”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指出哪些地区还没有学?这样来引入俄罗斯的讲解,同时也很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俄罗斯国面积的辽阔。
  (二)联系实际,时事导入
  这种方法是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单刀直入、切入主题。如在讲课时,可以这样导入:2001年国庆节,全国上下举国欢腾,而刚过完国庆,我国的冰城哈尔滨就开始下雪,报纸上刊载的标题是“看完烟花又见雪花”。
  (三)巧用诗歌,创设意境
  恰当地使用诗歌来导入新课,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意境。如讲水循环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一句诗来引入这一节的学习。
  (四)引用故事,妙趣横生
  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能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如讲授“地球在宇宙中”一章时,学生对“宇宙”的概念是难以理解的,但教师只要把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故事一讲,然后问孙悟空是不是到了天边呢?没有,他翻百个跟头也不能到达天边。这样给学生形成“雅限大”的概念。“天”就是“宇宙”,那么“宇宙”就是雅限大的空间、雅限长的时间。
  (五)引用漫画,寓意深刻
  教学中结合讲授内容,选用适当的地理漫画作辅助,既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又丰富课堂活动,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森林资源利用问题时,选用一幅“小鸟的悲哀”的漫画。画面上,小鸟哀求:“请把我带走吧!”然后找学生回答:这幅图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由于滥伐森林,造成了环境严重恶化,使生活在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失去了理想的栖息地,产生了生存危机,所以,小鸟要伐木工人把它带走。
  上面我们从教学方法上来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就地理学科的具体特点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来谈一下怎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结合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2)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书、图、粉笔、嘴,很显然不适合现代学生,因此必须采用信息量大、快捷、准确、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如幻灯、电影、电视、电脑等。
  (二)改变落后的授课模式,增加“花色品种”
  落后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可增加“花色品种”加以改进:(1)学生主持“听我说”节目。即每个学生准备某方面的地理知识,每堂地理课轮流主持3~5分钟“听我说”节目,由于学生参与性强,又有上台“成功”演讲的机会,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自然会得到提高。(2)地理课――游戏课――野外实践课。在一些地理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如通过拼板游戏,能很快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知识。(3)开放式代替封闭式教学。地理知识是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地理课只有回归自然,走向社会,才会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如讲“天气预报”可在气象台上;可去环境监测站学习“环保知识”,并了解本地污染及治理情况。(4)成立校园社团。如成立一个地理协会,定期举行活动或举办图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
  
  四、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
  
  知识的传授、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地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还可以采用特殊地理语言,如地理谜语、谚语、成语、别称、诗歌、歌曲等。
  
  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兴趣持久,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才能使他们深深爱上地理,认真钻研地理知识。
  1.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报纸杂志,不定期编辑地理手抄报、墙报
  2.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如请一些专家谈“热点”问题。
  3.组织兴趣小组,如环境监测、乡土调查、地理摄影等。
  4.经常组织地理知识竞赛。
  5.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社会调查或乡土考察,写出相关小论文
  总之,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只有潜移默化地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时间一长,学生们才能在上地理课时感到轻松愉快,觉得既能学到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从而形成爱好地理的良好学习风气。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特征研究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0 18: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0 18: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97

帖子

55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45
发表于 2022-3-13 01: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大连理工大学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