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英语课堂的导入

[复制链接]
查看: 866|回复: 3

6万

主题

9万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2780
发表于 2020-8-6 19: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英语课堂导入是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的爱好为契机,构建主动参与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兴趣 生活 导入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开始阶段,精心设计材料,积极引导学生自发、自主地进入课堂,从而最大化地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结构,又有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也有利于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
   一、创设问情境,由境入情,使学生因个性而学
   新课改注重对能力的培养,因而英语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逐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环境,让学生找出自身感兴趣并乐于思考的事,说出心里话,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在特定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定能主动参与其中,在积极思考中进入新课的教学,做到缘境入情,从而实现与新课的智慧对接。
  鉴于中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尽管他们在认知上并不成熟,批判能力上也不强,但他们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他们的个性发挥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课堂材料,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材料作为本节课的宝贵资源。比如对话中凡是以“How to……”开头的话题,我们可以直接让学生自我做主、自我构建、自我表达、自我总结。笔者认为,不妨把英语课堂教学当作一个集眼、耳、手和脑并用的集体舞台,学生正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和表演者,雅论表演的结果如何,只要他们能动口说、动脑想、用耳听、用手比划,都是由境入情的有效方法,就应给予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提的要求之一。
  因而,我们要积极创设与新课有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质疑、去解疑,从而为新课的导入储备足够的背景知识。进而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意识去靠近新课堂、挑战新课堂,从而有利于教师自然地导入新课。我们所倡导的情境教学,也正是要求教师从舞台上退下来,做荧屏幕后的主持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实现了导入与新课的有机结合。
   中学生的迅速成长促使其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发展,因而对相同的问题会有不同或独特的看法,教师要积极利用辨证思维,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活力,比如通过课前设问找到富有个性的答案;将班级成员分成两大组,进行小组讨论、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增加学生在课堂发挥的自由度,从而有利于课堂的开展。比如我们正好学到“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此时正是国家“限塑令”实施前的最后几天,笔者抓住时机,组织学生展开题为“Forbid free plastic bags, is it an advantage or disadvantage?”的辩论,两组学生针锋相对,既学到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这实现了与教材的有效对接,学与乐有机结合,新课与导入融为一体,使课堂有机开展,何乐而不为呢?
   二、点燃学生爱心,调动表达自主性,使学生因喜爱而学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爱。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只有满足学生不断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他们才会主动融入课堂,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Speaking中有“Making Predictions”的对话训练。在上课时,笔者让每一个学生写出自己对未来的预测是什么,结果有一位学生纸上写着希望我们有一个能有效预测地震的预测仪,学生的红色爱心立即点燃了课堂。而此时,正值四川汶川地震发生才几十个小时,于是,学生们用并不熟练的英语展开了一场如何救人、救灾的讨论,笔者随即在黑板上写下了相关单词,如地震(earth uake)、救灾(save the loss)、帐篷(tent)、救护车(ambulance)等,从而实现对新课文本的有效对接。第二天当笔者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时,不但发现他们会拼写,而且会用。他们不仅让笔者感受到教育的魅力,更感受到爱的力量,用爱心点燃的课堂才能带给学生最大的启迪。
  在现行教材中,有很多需要用爱心去阅读的篇章,比如在学习有关“Traffic accident、Mine accident、Hurricane”时,教师应首先激发学生的爱心,然后让学生主动走近课堂、探索课堂,直接与课堂对话,新课的导入自然就实现了,从而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坚持以人为本,进行多元构思,使学生因情趣而学
  语言其实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去鉴别和欣赏,我们不妨借用“people、live、story、interest”这四个单词来描述英语课堂的精髓。其中“people”体现了课堂的主体――生命性,“live”体现了课堂的范畴――生活性,“story”体现了课堂的内容――故事性,“interest”体现了课堂的美――社会性。用一句话归纳,就是课堂应凸显人性的美丽。比如在谈到个人经过奋斗最终达到胜利的彼岸时,笔者选用《阳光总在风雨后》拉开序幕;在讲“The Olympics”时,笔者给学生播放我国运动员在五星红旗升起时热泪盈眶的视频,让学生能真正感受人性化的课堂,从而实现对新课的自然过渡。
   其次,利用兴趣实现课堂的有机导入。英语本身就有趣味性,教师要利用它的这个特性,使课堂充满故事趣味。比如在一次课中讲到“smile”这个单词时,笔者问学生:“谁知道在英语中最长的单词是如何拼写的?”学生立即拿出词典翻查,这时“smiles”仿佛正在向大家微笑。笔者接着问道:“你们看这个单词,从第一个字母‘S’到最后一个字母‘S’有一英里长,可想而知其长是多少。”第二天,笔者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smiles”。这样使学生感受到了英语的特有魅力,从而主动投入课堂,实现了与课堂的兴趣对接。
   再次,利用生活实现对课堂的有机导入。现行牛津版的教材很好地坚持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统一、学习与学生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教师要充分利用校本内容与课堂教学的渗透性,预设和文本教材具有同一性的课堂主题,积极激发学生从校本中找到课堂教学的相似点和切入点,从而引导学生认知结构的自然迁移与主动变化。比如牛津第一模块“Unit one(Reading):School life”部分,讲的是校园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新学校进行描述和讨论,从而导入新课;在“Unit two(Reading):Growing pains”部分中,由于体裁是戏剧,笔者便让学生观看一小段电视剧《家有儿女》,从而让学生主动地把中国小朋友和外国小朋友成长的烦恼进行类比,进而导入新课。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汇文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有效激活小学英语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6 19: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6 19: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84

帖子

55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31
发表于 2022-3-13 11: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四川大学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