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复制链接]
查看: 895|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85
发表于 2020-7-22 16: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比较观察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3月-2010年9月我院治疗的138例支气管患儿,其中 8例为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组,另外10例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比较用药后1- h 患儿的体温变化。结果 两组在用药2h内的体温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但用药3h后,较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组布洛芬治疗组其退热效果更为明显,且对乙酰氨基酚组在用药4 h后患儿体温开始回升,但布洛芬组在 h后仍保持退热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1.2 方法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组使用泰诺林(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0~15 mg/   (kg・次)的口服治疗,其对乙酰氨基酚含量为32 mg/ml;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使用美林(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5~10 mg/(kg・次)的口服治疗,其布洛芬含量为20 mg/ml。两组均予以常规抗病毒、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等的对症治疗,但治疗期间不使用物理降温或其他退热药。观察两组患儿1- h的体温变化情况。   1.3 诊断标准   腋下测温>31.5℃发热为雅效,0.05,但在用药的3- h布洛芬组治疗组其退热效果显著优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组,且对乙酰氨基酚组在用药4h后患儿体温开始回升,其退热有效率仅为11.9%,而布洛芬治疗组在给药后 h后仍具有很好的退热效果,  h的退热率高达9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





上一篇:脊髓损伤病人的功能锻炼与重建
下一篇:自制消糜膏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410例疗效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7-22 16: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7-22 16: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