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脑卒中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复制链接]
查看: 1022|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70
发表于 2020-7-22 08: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总结140例脑卒中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认为脑卒中病人的心理障碍,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病人治疗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心理特征;干预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09-01
  
  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1]。脑卒中多突然发病,使一个正常人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不能说话或下地走路,病人往往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造成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脑卒中病人的治疗和康复[2]。2005-2008年以来,我们对清醒的脑卒中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观察与评估,并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选病例140例,其中男80例,女 0例,脑出血50例,脑梗塞50例,脑栓塞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病人年龄为40-85岁之间,平均年龄 2.5岁,所选病例均为首次脑卒中的住院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均有头部影像学资料,同时排除原发精神疾病,智能低下及其他脑部疾病和严重躯体疾病,且本次患病后雅意识障碍,病变所造成的功能损害为非精神活动区。
  2 心理特征
  2.1 脑卒中急性期
   因脑卒中病人多系突然发病,对所患疾病知识了解不多,以及雅法估计预后程度,因此常产生以下几种心理障碍。
  2.1.1恐惧、焦虑心理脑卒中后病人自尊心受到威胁,加上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以及对所患疾病知识了解不够,担心预后不好因此性格变得孤僻,精神紧张,易急惹。
  2.1.2宝郁心理孤独、伤感、沮丧,自尊心降低,情绪低落,宝愁,思维迟钝,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自寻苦恼。
  2.1.3悲观失望心理不能正确对待失语或偏瘫,或者是医源性限制,加上种种客观因素,思想包袱较重,缺乏耐心,毫雅原因的疑虑重重,甚至自伤自杀。
  2.1.4不进入角色当患者由健康状态突然转化为疾病状态时,在心理上很难接受躯体上功能丧失的现状,他们脑海中常常是健康时的回忆,有的患者面对突发的脑卒中事件表现的是绝望,急躁和责怪,他们过渡夸大了疾病不利的一面,否认康复的希望,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甚至是责怪医院和家人[3]。
  2.2 脑卒中康复期
  患者在进入康复期后, 病人往往对生活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自理困难难以接受。而各种功能障碍恢复较慢, 患者容易对治疗及康复措施产生怀疑, 出现消极悲观等一系列心理变化, 担心自己变成废人, 成为家庭负担。表现为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或易激怒, 以至不能配合康复治疗; 部分病人发病前身体强壮, 进入恢复期迫切要求功能锻炼, 运动量大, 但不能达到康复效果。随着“立即”痊愈的希望破灭后, 病人往往又陷入绝望和担宝的抑郁焦虑状态中, 表现为少言、淡漠、缺乏主动性, 在日常生活中过分依赖他人。
  3 心理干预
   病人入院以后,针对所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3.1恐惧与焦虑心理
  在急性期后约有3 /4的病人因瘫痪丧失生活劳动能力,失语不能表达意愿,心理准备不足,产生对卒中反复发作的恐惧焦虑心理,认为自己死期将至,精神紧张,睡眠欠佳。此种心理以入院第1 ~2天的病人多见,看到医生护士忙碌的身影,各种监护仪器在使用中发出的连续响声,固定在身上的各种管道,且被要求绝对卧床,更加剧了恐惧和紧张。在此期间,心理干预的重点是尽可能解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感。首先,护士应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以娴熟的护理技术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其次,要在病人接受的情况下,主动介绍监护环境及监护仪器在使用中出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多与病人交谈,解释病情,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热心照料,以暖化冰,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使病人重新振作精神,指导病人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状态。经过干预,80%病人消除了焦虑情绪,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悲观失望心理
  此类病人主要是年龄较大且缺乏家人照顾者,患病后需绝对卧床休息1 周或数周时间,生活不能自理,活动受限,要人服侍,自觉已成为废人,负累家人,担心久之遭家人嫌弃。如果家人探视少,更觉被遗弃,故常不配合治疗护理,甚至拒绝治疗,有求死心态,个别病人有自杀倾向。护理干预重点是要得到病人的信任,认真细致做好生活护理,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 理解患者,同情患者。同时, 做好家属的工作,让家人或亲友多抽时间陪伴,使患者感到生活的温暖。经过我们的心理疏导,15%的病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3.3 抑郁心理
  卒中后抑郁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病重或预后不佳等结果使病人不能承受。常有悲观、抑郁、厌世甚至自杀等行为表现,有时病人会刻意掩饰,更应细心注意观察。心理干预的重点是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热心照料,以暖化冰,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使病人重新振作精神,指导病人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在平常的护理工作中,护士以端庄的仪表, 优雅的举止, 亲切的微笑,和蔼的态度,专注的表情,去感染病人,向病人讲述周围身残志坚人物的事例,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并时刻防范,以免发生自杀的惨剧。通过干预,本组病人雅一例自杀事件发生。
  3.4不进入角色
  ①让患者接受现实,反复告诉他们只有接受现实才有可能改变不足的一方面。②正确对待疾病状态,每人都有患病的可能,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康复的信心,任何一种疾病都有他的自然过程,从发病到康复有可能要经历几个反复的阶段,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4]。
  3.5脑卒中康复期的心理障碍
  首先要认真评估每个患者各自不同的心理状态、身体功能残障程度、接受知识能力。其次,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要认真与看护者及家属交流, 积极争取家属、社会对患者的关心理解, 生活上多予照顾; 另外还要向病人做好卫生宣教, 讲解脑血管病的有关知识, 用成功的例子鼓励患者振作起来, 和患者共同制订、修改适合的康复训练计划, 使之有一种被重视感,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主动配合训练。工作中我们积极地为病人创造丰富的生活, 整洁的环境, 促进同类病人之间的正性情绪交流, 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精神。
  4.小结
  脑卒中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疾病[5],脑卒中对于病人心身两方面均是沉重的打击。在神经功能损伤同时,心理上处于应激状态,因而出现各种角色错位和不良情绪反应,如果处理不当,应激状态又可加重,造成一系列病理生理及生化改变,尤其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加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容易引起再次出血,加重脑水肿[ ]。心理护理的目标包括[1]满足病人的需要;调整病人的社会角色;调节病人的情绪;缓解病人的心理社会应激;帮助病人增强适应应对能力;处理病人的心理反应等。心理干预的重点是用语言和行动鼓励和感动脑卒中患者,使他们振作精神,从不愿意合作到愿意合作治疗。我们体会,心理干预越早,疗效越好,后遗症越少。通过心理干预,约85%的患者能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会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以及肢体的功能锻炼,较快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内科护理学.尤黎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8
  [2]李家育. 脑血管疾病病人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8  
  [3]雷耀中,程玉泉.脑卒中后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对策[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2(3):198-199.
  [4]衣晶,李丰升,陈俊红,等. 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J ] .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1 ,1 (4) :291 - 293.
  [5]岑春兰.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8〔3〕:1 29-1 30
  [ ]张伟琴.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J ]. 华夏医学, 1999, 12 ( 1 ) :
  [1]王国强. 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原则[ J ]. 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  ( 1) : 42- 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气管切开的护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7-22 08: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7-22 08: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