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复制链接]
查看: 526|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68
发表于 2020-7-18 15: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知识经济即将来临的时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过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的灵魂就在于开发、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要强化学生一切必须服服帖帖,唯命是从,循规蹈矩的服从意识。所以只有改革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变“填鸭式”为“引思式”
  即改变教师直接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教师用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从不知到知之的过程中知其所以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填鸭式”的教学必然会压抑学生的思维,阻碍其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诱导他们独立思考,发展个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教师先给学生写出思考,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认真思考,在吃透课文主旨、大意的前提下对问题做出答案,对文章的写作特点,经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后让学生争相发言,然后教师对正确的给以肯定,对解答不确切或错误的要鼓励他们重新思考,最后对问题做出准确的解答,教师不必直接说出答案。例如:我在进行《故乡》一文教学时,给学生提出这样的思考题;1、请同学们对作者进行简单介绍。2、文章分几部分?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3、少年闰土是什么样的形象?中年闰土又是什么样的形象?4、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为了表现这一主题采取了什么方法?5、说说本文的时代背景,当时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有的学生进图书室查资料,有的请教别人,有的相互讨论,尽管他们得出的答案不尽相同是,但是他们努力得到的一手资料,印象特别深,再经过老师点拨,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强化了教学效果。又如在讲《在烈日和暴风雨下》一文时,给学生写下这样的思考题:1、作者简介。2、作者写烈日和暴风雨时分别抓住了什么特征加以描写?是怎么突出这些特点的?3、文章的主题是什么?采取什么方法来突出主题的?在讲《变色龙》一文时,出了这样的思考题:1、查阅资料,对作者简介。2、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作者对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刻画?3、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4、作者写这篇文章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中心的方法是什么?在讲《多收三五斗》时着重强调阅读课文通过“语言描写”、“群体反映”的方法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讲述这些课文按照常规教学需要三到四个课时才能授完,采取这种方法二到三个课时就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为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品尝成功的乐趣,增添创新的内在动力
  学习成功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情绪体验,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产生良性循环;而学习的失败往往导致学生不愉快的情绪,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及自卑感,从而使学习成绩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因此,一定要使学生在任何一个新领域中的第一个经验就成为成功的经验。要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大力气,要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是备学生。把学生按基础和能力分出层次,把课上要提问的问题按难易分层,对实力强的学生提问难度大的问题,对实力弱者提问难度小的问题,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功率。学生学习上的成功,靠动机的激发,而对学习的心理体验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两全教育”,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全方位,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愉快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人人都有成功的体会,人人都能尝试成功的快乐。
  三、语文课堂教学与写作紧密结合,给学生以成功的乐趣,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长期的写作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写作学习与训练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小学到中学,甚到大学,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各种文体都让学生训练过,但大部分学生仍然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有的中学,中专甚至大学毕业了,连简单的书信,请假条或借条都写不规范。是学生写得少吗?是学生不努力吗?还是学生缺乏写作读物吗?都不是,在写作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学习努力,有强烈的写作欲望,作文写了一本又一本,但还是不会写文章。是什么原因呢?经过认真调查分析和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掌握学习方法和具体运用能力差,没有把写作知识真正转化为写作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大胆地改革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采取教师提问,学生走入社会调查,野外多观察,然后大家共同解答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写作教学,把名人名家的名作,让学生反复琢磨,运用名家的写作方法去开创新的写作领域。如学习了《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后,让学社写一篇运用“环境衬托法”表现中心的文章,进过反复练习,多数学生写出了环境衬托主人公的精神面貌的文章。如有的写“在风雪交加的恶劣环境下,某某同学到十里以外的煤球厂用个人的钱给军属王大娘买煤球,一路上风越刮越大,雪越下越紧,地面上一尺多厚的积雪被风吹起来打到脸上,脖子上,一股股刺骨的寒风,紧紧地逼迫着全身,只觉得浑身发抖,马路上几寸厚厚的流冰像铺了一层厚玻璃,担了两框煤球一步一滑地艰难地行走着……”。文章写得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主人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跃然纸上。有的写“高年级学生在风雨中背送低年级小同学回家。还有的学生写在雨景下给孤寡老人挑水,送粮送衣……等等”,并且都写得真实感人,在文章所选取的环境,安排的人和事中各有各的特点,这就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如,学习了《多收三五斗》这篇课文以后,让学生及时写了一篇运用“群体反映”及“语言描写”来表现了文章主题思想的文章,教师既不向学生讲解,又不做提示,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大胆创新。如有的学生这样写到:“夏天的夜晚,孩子们,妇女们,年轻的小伙子们都下河洗澡,玩耍去了,只有几位六十开外的老爷爷来到村头的高岗上乘凉,聊天……有的说:现在人真是在天堂上过哩,细米,白面,真是吃不愁,穿不愁,花钱也不愁!有人接过话说,过去闹饥荒,全村只有一人活了六十五岁,算式长寿星了,而今,咱这儿七十,八十,九十岁的老人也大有人在,还不是生活水平提高了,生病人少了,医生的技术也高了;又有人插话说:过去住草房谁还有怨言?现在住着瓦房还不觉得美,拆掉要重盖小洋楼呢!单单室内装修得花四五万呢……就这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没完没了的说呀,笑呀,不知什么时候才肯离去……。同学们绘声绘色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党的富民政策给千家万户带来的巨大变化。
  总之,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今天,历史又一次赋予了语文教学神圣的使命,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只要深入实践,刻苦专研,完善课堂教学理论,我们相信,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求异思维”对中学生写作的几点启示
下一篇:浅谈美育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7-18 15: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