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课堂与有效教学

[复制链接]
查看: 529|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03
发表于 2020-7-17 13: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有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及自身的价值,这可令他们心情愉悦,积极进取。
【关键词】:化学 课堂 有效教学
  
  课程改革推进至今,化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已发生了变化,化学课程结构已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活跃了……,但也有不少课堂仅是形式上的改变,学生并未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思维空间并未能真正打开。要使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必须追求教学效益,“有效教学”的研讨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
  所谓“有效”,即教学有效果,是指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雅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
  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创立自己的教学特色,追求教学的有效、高效。
  一、优化教学设计保护积极情感
  教学设计是教者对教学进行的规划与安排,它包括课前的备课、上课时的改进及课后的反思等。
  课前,教者要研读教参、吃透教材,努力把握教材的思路,找准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同时要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精心设计属于自己的教学流程。课堂上,教者不能唯教案是从,要能够根据当时的教学情境随时进行调节,即兴创作,以求教学更加有效。课后,要用心收集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得失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教学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
  首先,课前备课时,教者不能仅考虑有哪些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哪些技能需要学生练就,还要对课堂上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予以充分地估计。备课,不仅要“备知识”、“备仪器”,还要“备学生”。其次,学生“积极情感”的保护永远比知识性训练更重要。可以这样说,学生的“积极情感”是一种“能量”的原始积累,而枯燥的书面作业则是一种“能耗”――只有当学生对化学学科、对化学课堂、对与化学相关的“STS”(科学、技术、社会)现象有足够的兴趣时,才不会被必要的书面训练击跨,才不至于形成厌学,才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另外,衡量一堂化学课优劣的标准是什么?一般意义上的“完成教学任务”指什么?是教者将自己所备之课都讲了出来,并且各个教学环节完成到位,还是看学生的实际所获?从“教学有效”的角度看,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衡量化学课优劣的唯一标准。
  二、引导学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听到了,我会忘记;看到了,我会记住;只有做了,我才理解了。”这里所说的“做”,即“亲身体验”,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亲身参与及对过程、行为的体察,从而掌握某些知识、技能,最终形成能力,建立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还可以说,学生作的任何一种试图理解所学内容的努力都是体验。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学生的身体参与,二是学生的感情因素,通过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完成学习任务。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化学学科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最大的特点就是“趣”,在教学过程中,可用有趣的实验操作,生动的化学现象,有教益的科学趣闻,惊险难忘的幻灯片等,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沉醉在学习氛围中。“在体验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创造学生实践的机会,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等组织形式,包括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感染力,都是引发学生体验性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化学情景面前,没有学生会分心。
  在这些探究过程中,学生作为一个真实的化学人,在真实的化学情境中参与化学活动,不仅要动脑,还要动口、动耳、动眼、动手,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在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要调动原有知识积累日和同学关系,锻炼了自己的协调、合作能力,要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让学生经历体验、多做实验,表面看费时又费力,学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知识较少,但可以激发兴趣,锻炼能力,增强有效记忆,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厌学,“存储”了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这样的学生,经得起中考、高考的摔打,更能成为将来社会的合格人材。
  三、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全面提高
  十个手指长短不一,但缺一不可。我们既需要参天的大树,也需要要柔嫩的小草。如何处理好“关注个体,面向全体”,让“差异”灵动,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使后进生同样得到全面发展,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有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及自身的价值,这可令他们心情愉悦,积极进取。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地表扬学生的进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赏识,可以让他们充满自信和动力。
  当后进生在课堂上答错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他,可以从侧面引导他重新思考,引导他得出正确结论,并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当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时,当学生在习惯、品行等方面露出“闪光点”时,老师要善于利用契机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拓宽学生进步的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雅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雅济于事的。
  教学有法,教雅定法。我觉得教育学生要讲究策略,对学生正面的批评会损害了他的自重,影响了他的自尊,只会令他破罐破摔,如果旁敲侧击,“难得糊涂”,对方知道你用心良苦,就不但会欣然接受,而且会对你心存感激。这样,学生更加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习化学,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教学有效”是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具体体现,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课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广大的一线化学教师,应该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让我们的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谈如何活跃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气氛
下一篇:用协作学习模式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7-17 13: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73

帖子

536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60
发表于 2022-3-13 12: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四川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