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22年秋季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答卷非免费答案

[复制链接]
查看: 197|回复: 0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307
发表于 2023-2-19 14: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答案来源:www.ybaotk.com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___________。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答案:


2.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___________。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答案:


3.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学习者、学科内容和________三个方面。

A.生活经验

B.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

C.指导者

D.学习环境

答案:


4."有意义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

A.布卢姆

B.麦克尼尔

C.马斯洛

D.奥苏伯尔

答案:


5.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__________。

A.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B.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

C.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D.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答案:


6.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主自由的活动。这种课程开发的模式为__________。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情境模式

D.批判模式

答案:


7.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具体体现教育价值的是________。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答案:


8.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__________。

A.复习

B.实践

C.方法

D.拓展

答案:


9.__________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答案:


10.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称为_______。

A.讲解

B.讲读

C.讲述

D.讲演

答案:


11.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

B.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

C.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D.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

答案:


12.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的概念是_________。

A.附带学习

B.附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答案:


13.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其中之一是_________。

A.随机性

B.活动性

C.连续性

D.积极性

答案:


14."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__________。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答案:


15.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___________。

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

答案:


1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__。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答案:


17.教学目标所具有的性质是:

A.终极性

B.时代性

C.学科性

D.活动性

答案:


18.__________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答案:


19.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冷落、淡化、忽视学,学的自主性丧失了,萎缩了,学生越学越不爱学,越学越不会学。基于此,新课程提倡和强调:

A.合作学习

B.探究学习

C.竞争学习

D.自主学习

答案:


20.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不包括____________。

A.课程目标

B.学生需要

C.社会需要

D.教师计划

答案:


21.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_________。

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课堂研究

D.试验研究

答案:


22.培养目标所具有的性质是:

A.终极性

B.时代性

C.学科性

D.活动性

答案:


23."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答案:


24.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不是________。

A.学校教学

B.教学规律

C.教学现象

D.教学问题

答案:


25.主动适应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校课程________。

A.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B.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C.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D.是使学习者脱离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答案:


26.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核心点)是:

A.学校功能重建

B.学校制度文化重建

C.学校精神文化重建

D.学校物质文化重建

答案:


27.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__________。

A.轮形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

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STS课程

答案:


28.下列表述中不是赞科夫关于一般发展的论说的是___________。

A.一般发展包括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

B.一般发展不等于全面发展

C.一般发展不等同于特殊发展

D.一般发展排斥特殊发展

答案:


29.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____。

A.古德莱德

B.帕里斯

C.斯金纳

D.兰德

答案:


30."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_________的观点。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答案:


31."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这指的是________。

A.体验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答案:


32.从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来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的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__________。

A.决策研究的整合

B.理解研究的整合

C.实施研究的整合

D.评价研究的整合

答案:


3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_________。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答案:


34.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_____。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答案:


35."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_________。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答案:


36."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答案:


37.学习方式转变意味着:

A.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

B.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

C.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

D.强调由单一形转向多样性

答案:


38.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

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答案:


39.在某些活动之前进行的,为了了解和掌握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而进行的评价是_________。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阶段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


40.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__________。

A.学术中心课程

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

C.儿童活动中心课程

D.人格中心课程

答案: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41.发现学习形式上表现为:

A.读书(指导)法

B.自学法

C.探究性学习

D.研究性学习

答案:


42."以校为本"的三大内涵是:

A.为了学校

B.在学校中

C.基于学校

D.学校实验

答案:C


43.教师的专业人格包括良好的个性(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品格)。其中良好的个性修养(性格)包括:

A.善良宽容

B.友善的态度

C.广泛的兴趣

D.良好的仪表

答案:


44.学校文化建 设的方向是()

A.先进和与时俱进

B.代表先进、理想、未来

C.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D.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答案:


45.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

A.把教师学科化(工具化而非学者化)

B.以学科为本位,造成对人性的肢解

C.重认知、轻情感

D.重教书、轻育人

答案:


46.教学怎样成为一种生活?

A.诚信教学

B.淡化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设计

C.返朴归真,回归生活

D.强调对话、交往、互动的生成性教学

答案:


47.写好案例的关键是:

A.具有优秀的文笔

B.选择复杂的情境

C.揭示人物的心理

D.具有独到的思考

答案:


48.在确立学生学业评价标准时,应处理好那些问题?

A.评价标准与评价目的的关系问题

B.评价标准的广度与深度问题

C.评价标准的具体明确性问题

D.评价问题的可测量性

答案:C


49.从教育的角度讲,课程的价值在于:

A.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B.课程是学生的精神食粮

C.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

D.课程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

答案:


50.校本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学校,其中宏观和长远层面的目的包括:

A.应对新课程的各种挑战

B.学校的个性化、人本化、特色化建设

C.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D.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

答案:C
答案来源:www.ybaotk.co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上一篇:奥鹏22年秋季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答卷非免费答案
下一篇:奥鹏22年秋季福师《市政学》在线作业二答卷非免费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