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效语文课堂的新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442|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88
发表于 2020-7-12 18: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是一个信息全球化时代,知识的获取真正实现了最广泛的共享。这也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手中的工具书和网络资源,学懂课文,解决疑难问,减轻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上课时教师刚一提出问题,学生就对着工具书或资料念答案,而且答案大同小异,没有丝毫的创新之处。学习中一有什么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去查教辅资料,上网去百度。工具书和网络资源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这样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语文教学中我们究竟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怎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辅助学习,达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全面发展的目的。
  首先,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读出书中“三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解读,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的。但如果将哈姆莱特解读成了贾宝玉,这就是不当的解读。身为老师,我们必须要考虑编写者的意图,这样才能正确解读文本。我们要能判断究竟怎样的解读才是恰当的、正确的,怎样解读才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文本解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掌握的资料,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又要尊重文本,引导学生联系作者、背景和语境,与文本展开对话。所以,文本的解读,教师既不能让学生完全按自己的思路去理解,也不能放任自流,让学生随意而为。而是要正确引导,准确解读,让学生读出书中“三味”。
  其次,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石。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一是培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即指导学生能够利用不同方法,从不同的载体中获取信息和知识,并让学生养成一双有心的慧眼,有目的地去发现更多自己所需的知识;二是培养学生分析甄别的能力,即指导学生对获取的知识进行分析甄别,去芜存菁,提炼出自己所需的知识;三是理解运用的能力,即指导学生对所获取的知识能够进行理解、消化、吸收,做到真正的掌握,并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四是创新拓展的能力,即让学生在理解运用的基础上,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其三,注重指导学生课内外学习的衔接,培养学生课外学习的能力。语文的特性决定其学习是一种开放的、大课堂的学习,仅仅靠课堂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
  为了使语文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空间,争取语文学习时间,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必须“把脚伸到课外去”,本着立足课内,注目课外,由课内辐射课外,由课外拓展课内的语文学习,注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衔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教给学生课外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衔接起来。教师要注意解决:怎样让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解决课外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把课内掌握的知识,用来进行课外的学习;既要让学生利用旧知,自学新知,又可让学生在课外学习中运用、拓展新知,达到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境界。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变成学生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紧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谈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7-12 18: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