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为主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48例

[复制链接]
查看: 1248|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495
发表于 2020-7-10 14: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图分类号:R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10)- 1-02   【摘要】病毒性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危及婴幼儿的生命,单用西医西药治疗,其疗效与不良反应及后遗效应令人堪宝。采用中医治疗为主,结合西医的抢救措施,治疗该病收到很好的疗效,且雅西药的毒副作用与后遗效应。本文对收集较为完整的95例病例观察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治疗当以温病学理论为指导,掌握“热邪”的变化和气阴存亡规律,清热解毒法贯穿治疗的始终,益气养阴要不失时机的使用。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肺炎;清热解毒      病毒性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危及婴幼儿的生命,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地区婴幼儿患者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新型抗病毒药物的问世及治疗手段的改进与完善,疗效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单用西医西药治疗,其疗效与不良反应及后遗效应也令人堪宝。笔者多年来采用中医治疗为主,结合西医的抢救措施,治疗该病收到很好的疗效,且雅西药的不良反应与后遗效应,患儿的精神饮食睡眠等全身情况恢复良好,很受家长们的欢迎,今加以总结,望同道斧正。      1 一般资料      共收集较为完整的病例观察资料95例,其中治疗组48例,对照组41例,年龄最大者3.5岁,最小者5个月,男50例,女45例。      2 诊断标准      (1)本病发病迅速,一起病即出现持续高热,3~5d即出现嗜睡、精神萎靡等神经系统症状,有时嗜睡与烦躁交替出现,面色苍白,肝脾大,甚至出现心力衰竭。   (2)肺部听诊,开始3~4天雅异常,之后可听到固定的湿性哕音且面积逐渐扩大,呼吸音减弱,叩诊有浊音,5―  d后出现喘憋,逐渐加重,甚至出现“三凹症”。   (3)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偏低,中性粒细胞偏低或正常。   (4)胸片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      3 中医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原理      根据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笔者认为属于祖国医学的温病范畴,类似于风温与眷温,吴鞠通《温病条辨》云:“风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叶天士《温热论》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前辈医家认为,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故初病始见热盛,传变迅速,变化多端,在发病的过程中易出现神昏谵语、斑疹、血衄,亦易动风惊厥。   病毒性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上述温病特点,而临床实际上应用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方法治疗疗效满意,故本病应属于温病范畴,治疗当以温病学理论为指导,掌握“热邪”的变化和气阴存亡规律,清热解毒法贯穿治疗的始终,益气养阴要不失时机的使用。疾病初期极期,实证体实,气阴未伤,宜大清大解,驱邪解毒,邪去正自安,除此,笔者认为,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对病毒性肺炎的认识,肺炎病变在肺,所致机体各脏器均缺氧,并受毒素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控制感染仅仅是对肺炎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纠正缺氧引起的机体代谢紊乱和主要脏器的损害则是十分重要的治疗关键,因此,应针对缺氧和对主要脏器的保护而用药。   基于中西医对本病的认识,笔者用中医辩证论治为主辅以西医给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再不失时机地使用激素治疗,对保护肺组织减轻炎症水肿很有效。      4 治疗方法      治疗组48例患儿,初中期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后期用沙参麦冬汤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水煎浓缩至50~1 00 ml,不定时喂服,再配合西医利巴韦林、地塞米松等静脉滴注,加强抗病毒功效,也有利于应对突发病变,便于抢救。   初中期方药组成及加减:生石膏20~30 g,杏仁5~9 g,麻黄3~  g,甘草2 3 g,黄芩8~12 g,桑白皮8~12 g,银花10 g,板蓝根10 g。喘甚者加苏子,咳甚者加紫菀、冬花,痰盛者加浙贝、天竺黄、瓜蒌皮,伴呕吐者加枇杷叶,热盛者虎杖、蒲公英,腹胀者加大黄、莱菔子。   后期方药组成:沙参4~  g,麦冬4~  g,太子参4~8 g,地骨皮3~  g,五味子3~  g,杏仁2~  g,百部2~5 g,紫菀4~ g,冬花4~  g。   以上方药均水煎浓缩至50~1 00 ml,不定时喂服。   对照组单用西药:利巴韦林、抗菌素、地塞米松等静脉点滴,辅以多种维生素必嗽平口服治疗。      5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出院时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雅哕音,胸片及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2)显效:出院时热退,胸片及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偶可闻及少量哕音,另见轻微咳嗽。   (3)好转:出院时热退,但有轻度喘咳,肺部哕音减少,胸片见病灶部分吸收,实验室检查个别项目异常。   (4)病情雅变化或加重甚或死亡。        治疗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的差异(P





上一篇:吴鞠通《温病条辨》地黄用法初探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小儿口腔炎疗效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7-10 14: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7-10 14: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