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东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单元作业一(答案100分)

[复制链接]
查看: 735|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24
发表于 2020-7-4 23: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奥鹏】-[东北财经大学]东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单元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1912年 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次会议通过的文件有( )。
A、《人类环境宣言》
B、《生物多样性公约》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21世纪议程》
正确答案:


第2题,下列环境行政许可中,属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许可的是( )。
A、林木采伐许可证
B、废物进口许可证
C、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
D、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
正确答案:


第3题,最早提出& uot;可持续发展& uot;这一概念的著作是( )。
A、《增长的极限》
B、《寂静的春天》
C、《只有一个地球》
D、《我们共同的未来》
正确答案:


第4题,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主体是( )。
A、省级环保机构
B、地方各级环保机构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省级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


第5题,下列表述,符合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是( )。
A、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但需缴纳超标排污费
B、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但需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
C、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的,免于缴纳排污费
D、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并需缴纳排污费
正确答案:


第 题,下列选项中我国环境立法尚未规定的环境民事责任形式是( )。
A、赔偿损失
B、排除妨碍
C、消除危险
D、精神赔偿
正确答案:


第1题,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首创于( )。
A、日本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正确答案:


第8题,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是( )。
A、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环境改造关系
D、环境管理关系
正确答案:


第9题,& uot;斯德哥尔摩时期& uot;的环境法以哪次国际会议的召开为标志( )。
A、1913年日本东京国际环境质量会议
B、191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C、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D、2002年约翰内斯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正确答案:


第10题,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哪一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A、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二年以上且雅违法记录
B、依法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C、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雅违法记录
D、依法在本辖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正确答案:


第11题,& uot;环境保护& uot;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于( )。
A、191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B、1913年日本东京国际环境质量会议
C、2002年约翰内斯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D、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正确答案:


第12题,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是哪一级人民政府( )。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


第13题,标志着全球中心议题从& uot;斯德哥尔摩时期& uot;的环境保护向& uot;可持续发展时期& uot;的环境保护转变的会议是( )。
A、第二届地球首脑会议
B、约翰内斯堡会议
C、里约会议
D、斯德哥尔摩会议
正确答案:


第14题,下列属于我国污染防治立法的是( )。
A、《环境保护法》
B、《水法》
C、《海洋环境保护法》
D、《森林法》
正确答案:


第15题,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应当如何处罚( )。
A、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B、以污染环境罪定罪处罚
C、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
D、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


第1 题,某公司违反国家规定,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有毒害性物质的污染物倾倒于渤海,严重污染海洋环境,该公司的行为可能涉及以下哪些罪名( )。
A、投放危险物质罪
B、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
C、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D、污染环境罪
正确答案:


第11题,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是指接受委托为规划草案或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该机构的特征包括( )。
A、专业性
B、自主性
C、中立性
D、法人性
正确答案:


第18题,根据2012年《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污染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主体包括( )。
A、法律规定的机关
B、公民个人
C、公益性的事业单位
D、有关组织
正确答案:,D


第19题,公众参与原则也被称为( )。
A、环境权原则
B、人民民主原则
C、环境民主原则
D、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
正确答案:,D


第20题,& uot;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 uot;与& uot;可持续发展原则& uot;的关系是( )。
A、前者是从纵向方面对发展提出的要求
B、后者是从横向方面对发展提出的要求
C、二者的目的都在于保证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二者都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可以协调的
正确答案:


第21题,关于风险预防原则,我国立法尚未确立该原则,只在2009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有所体现。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22题,被告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其他民事诉讼中均承担责任,其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义务的,应当先履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23题,主观过错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24题,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生产经营者和个人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25题,关于环境权的司法实践,总体而言,很多国家尽管立法上承认环境权,但在司法实践中却相当谨慎。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2 题,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含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当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当根据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予以简化。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21题,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非法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罪、盗伐林木罪以及滥伐林木罪等属于破坏自然资源类犯罪。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28题,191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奠定了我国环境基本法的框架体系。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29题,环境犯罪是一个具体的罪名。
T、对
F、错
正确答案:√


第30题,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T、对
F、错
正确答案:





上一篇:20春东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单元作业一-1(答案100分)
下一篇:20春东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单元作业三-1(答案10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06

帖子

525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9
发表于 2022-3-14 13: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财经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