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口服联合氨甲苯酸、氨基己酸膀胱内灌注对膀胱癌术后的疗效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803|回复: 1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28
发表于 2020-6-26 21: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口服联合膀胱内灌注氨甲苯酸、氨基乙酸对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8例BTCC患者术后随机分成5组,A组44例,B组41例,C组41例,D组39例,E组43例,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观察对比各组疗效。结论:四君子汤口服、膀胱内灌注氨甲苯酸、氨基乙酸PAMBA、EACA可有效治疗膀胱癌术后。
  [关键词] 膀胱癌术后;氨甲苯酸;氨基乙酸
  [Abstract] Objective Of oral joint Sijunzitang intravesical aminomethyl benzoic acid, amino acid treatment of bladder cancer.Method The 208 cases of BTC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A group of 44 cases, B group of 41 patients, C group of 41 patients, D group, 39 patients, E group of 43 patients, using different delivery methods,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efficacy of each group. Conclusion Sijunzitang oral, intravesical aminomethyl benzoic acid, amino acid PAMBA, EACA may be effective in treating bladder cancer.
  [Keywords] Bladder cancer; PAMBA; Amino acid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5年10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青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肿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期为Tis~T1)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8~19岁,平均58岁。男14 例,女 2例。初发肿瘤152例,复发肿瘤5 例。肿瘤单发1 9例,多发39例。WHO肿瘤病理分级为G1145例,G239例,G324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208例患者随机分为5组。A组:44例,男31例,女13例;Tis1例,Ta10例,T133例;G131例,G28例,G35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38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例。B组:41例,男29例,女12例;Tis3例,Ta1例,T131例;G121例,G21例,G31例;TURBt3 例,膀胱部分切除术5例。C组:41例,男29例,女12例;Tis3例,Ta1例,T131例;G129例,G28例,G34例;TURBt3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D组39例,男28例,女11例;Tis2例,Ta 例,T131例;G129例,G2 例,G34例;TURBt35例,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E组(对照组):43例,男29例,女14例;Tis5例,Ta11例,T121例;G129例,G210例,G34例;TURBt3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 例。
  1.2四君子汤口服、膀胱灌注方法
  膀胱癌术后两周人参、白术、茯苓各9克灸甘草 克煎服,分三次饭后服,并开始膀胱灌注,具体方法为:每周1次连续 次,此后每月1次维持,每次灌注膀胱内保留灌注液2h。A组:膀胱内灌注BCG100~120mg+PAMBA0.1g+生理盐水。B组:灌注BCG50~ 0mg+PAMBA0.1g+生理盐水。C组:灌注BCG100~120mg+EACA2.0g+生理盐水。D组:灌注BCG50~ 0mg+EACA2.0g+生理盐水。E组:不给予四君子汤口服,灌注BCG100~120mg+生理盐水。各组灌注液量均为40ml。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观察灌注后副反应,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观察有雅肿瘤复发,并取活检病理证实,必要时作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行X2检验。
  2.结果
  208例患者中,BCG灌注后151例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其中A~E组分别有3例、2例、5例、2例、2例因严重膀胱刺激症状,患者雅法耐受而放弃BCG灌注。其他严重毒副作用包括A组及E组各1例于BCG灌注后出现大量肉眼血尿,C组2例继发膀胱结核,E组1例继发附睾结核,A组1例、D组1例、E组2例BCG灌注后高热(体温>39℃)。上述患者均放弃BCG膀胱灌注,改用丝裂霉素C或吡柔吡星等化疗药物膀胱灌注。另外B组4例、C组3例、D组5例失访。A~E5组膀胱灌注后严重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11.4%(5/44)、5.4%(2/31)、18.4%(1/38)、8.8%(3/34)和14.0%( /43)。
  随访113例,其中A~E组分别为39、35、31、31、31例,随访时间4~58个月,平均22个月。A~E5组膀胱癌复发率分别为10.3%(4/39)、8. %(3/35)、9.1%(3/31)、9.1%(3/31)和29.1%(11/31)。A~D组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我们认为,将四君子汤口服和PAMBA、EACA等膀胱灌注,一方面可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同时也可降低BCG的毒副作用,此外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本研究的样本数较少,尚需组织大样本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沈周俊,丁国庆,陈昭典.增强卡介苗与膀胱壁结合力的实验研究.中华外科杂志,2001,39:951-9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多靶点抗肿瘤新药索拉非尼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下一篇:免疫性不孕的发病机制临床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6-26 21: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