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经营情况日益复杂的现代环境中,由于缺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机制和能力,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内控管理迫在眉睫。“内部控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文章在认真分析“内部控制”的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平台的设想,并对构建该平台的思路、目标、主要内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使用效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实验平台
作者简介:宋晓华(1911-),女,黑龙江五常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立肖(1981-),女,河北晋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220 )
中图分类号:G 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19(2011)3 -0110-01
一、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平台的构建背景
1.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内容形同虚设
“巴林银行倒闭”、“三鹿奶粉事件”使得人们对企业现有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产生了质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企业面前,那就是内部控制执行不力,有些企业只关注内部控制的建立,而忽略如何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怎样判断和报告制度执行状况,并矫正制度执行偏差;有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实际执行情况大相径庭,内部控制多流于形式,没有起到防范风险、规避风险的作用。目前许多企业尚未意识到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方面企业不惜重金通过购买商品化会计软件或自行开发等手段去构建会计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却又不重视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建设,导致使用会计信息系统后,企业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及不守法经营行为时有发生。
2.国家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结合
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七条规定:“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不久之后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进一步明确了“促进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减少人为因素”的主旨和各项具体内容。可见,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型企业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相关规定,内部控制建设迫在眉睫。
3.“内部控制”教学缺少实践环节
目前针对“内部控制”的主要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虽然这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但有较大的局限性,只能解决知识灌输问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不能解决实际技能培养问题。“内部控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关键控制点比较容易理解,但实际操作环节容易出问题,学生缺少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这导致学生对内部控制的认知程度以及实践能力远不如对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认知程度和能力。
二、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平台的构建目标
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平台构建的主要目标是形成一个集理论研究和教学应用于一体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一种体验式学习模式。首先,内控管理信息系统以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为依据,结合企业战略目标,从企业的业务流程入手,对现有的经营管理制度、措施及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和总结,查找内控缺陷,帮助学生加深对内控操作层面的理解;其次,通过信息系统将业务流程、会计流程、信息流程和控制流程进行有机融合,不仅满足每年的合规报告要求,且能持续提升管理能力,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的要求,对内控进行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的风险,并通过缺陷整改,形成年度内控自评价报告,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为未来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平台的构建框架
1.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平台构建的基本思路
以《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为指导,导入依据内控基本规范及18项指引文件拆分形成的内控标准矩阵,提供丰富的矩阵维护、矩阵查询、授权等信息管理功能,建立合规性内部控制,对内控体系设计、记录、测试、整改、报告、披露和归档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全过程的管理,实验平台把内部控制和信息系统对接整合引入企业,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国家政策引导相结合,与时俱进,也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2.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平台构建的主要内容
在建立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平台过程中,要经历一系列流程,从矩阵维护、内控评价、整改管理、报告管理、统计分析、知识库,通过在系统中固化内控工作过程和方法,内嵌内控指引要求和标准矩阵。实验平台以仿真的形式加以体现,模拟一些特定的场景,旨在培养学生对内部控制与财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内控工作落地的过程,为深入学习内部控制奠定良好基础,内控管理信息系统模块结构图和流程图。
3.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平台构建可能遇到的问题
首先,使用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前学生需要大量收集、整理、设计每一个实验的资料,资料的来源可以是教师根据实验项目和要求自行设计,也可以对各种经济和财务管理书籍和期刊的采摘资料进行改编,还可以从企业收集相关历史资料,这需要学生充分了解业务层面的主要流程、风险等相关信息。
其次,“信息化使高效更高效,低效更低效”,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信息系统缺乏或规划不合理,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可能导致雅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企业原有的信息系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企业没有信息系统,有些企业有ERP信息系统,系统的复杂和风险程度不同,学生在使用内控管理信息时需要考虑组织架构、业务范围、地域分布、技术能力等因素,体现完整性、实用性和适用性。
4.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平台构建的使用效果
企业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内嵌了按照18个指引要求拆解形成的矩阵,利用信息技术将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和处理规则嵌入系统程序,固化了内控工作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固化内控理念,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规避财务风险和经济风险,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每一个实验都规范实验目标和实验的操作步骤,并提供实验结果,以便学生完成实验后能判断自己决策的正确性,规范实验考核的标准和形式,采用实验软件自动考核、验证、评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利用能力,发挥内在潜力。
四、结论
随着企业重组、改制及走出去等战略的实施,规模不断扩张,风险控制环境日益复杂,面临的经营风险及各类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对各种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对内部控制管理寄予了很大希望。因此学生应加强业务操作能力,满足企业的需求,步入工作岗位前要进行大量岗前培训。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平台的构建是培养内部控制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创新型实验的教学实践的新尝试,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2008.
[2]郑伟.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构建[J].现代商业,2011,(15):182-184.
[3]谢志华.内部控制:本质与结构[J].会计研究,2009,(12):10-15.
[4]刘玉廷.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J].会计研究,2010,(5):3-1 .
[5]骆良彬,张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8,(5): 9-15.
[ ]袁广达.基于环境会计信息视角下的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0,(4):34-41.
(责任编辑:刘辉)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论儒家的政治管理思想及价值下一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营销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