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演奏中真实性与创造性的契合

[复制链接]
查看: 708|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50
发表于 2020-6-2 23: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杰出的钢琴演奏是以原作品为出发点和归结点的基础上,赋予作品以活的生命的一种再创造行为。本文主要以《降A大调波罗乃兹》为例,分析如何在钢琴演奏中,使真实性与创造性达到完美契合。
【关键词】:钢琴演奏;真实性;创造性;《降A大调波罗乃兹》
  
  杰出的钢琴演奏应该是以原作品为出发点和归结点的基础上,赋予作品以活的生命的一种再创造行为。它不仅要求演奏者忠实再现原作,而且必须通过富于创造性的表演,对原作予以补充和丰富,使作品焕发新的光彩。本文将以《降A大调波罗乃兹》为例,分析钢琴演奏中应如何将真实性与创造性协调、统一,出色的演奏该作品。
  一、钢琴演奏应忠实于作品的真实性
  真实性,指对音乐原作的忠实,它是音乐表演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创作于一定的历史时期,带有一定的风格特征,在体裁形式与表现内涵上也都有各自的规定性。充分了解作曲家的历史时代与风格范畴,切实把握音乐作品形式与内涵的规定性,是进行二度创造的基础,是音乐表演获得真实性的基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奏作品时,首先应收集相关资料,对作品进行仔细研读,做到充分了解作曲家的历史时代与风格范畴,切实把握音乐作品形式与内涵的规定性,才能对作品有一个整体性把握。
  《降A大调波罗乃兹》是肖邦音乐创作成熟期的巅峰之作。要成功演奏这首作品,首先我们应该忠实于原作,充分了解该曲的历史时代,音乐风格及形式内涵。
  本曲作于华沙起义失败之后,民族的悲剧促使肖邦将戏剧性和悲剧性冲突作为艺术的主体内容。因此这段时期的作品充满了狂风暴雨般的动力,音乐形象深刻丰富,感情奔放。此曲描述的就是11世纪波兰民族英雄英勇抵抗外敌入侵的光辉史诗。肖邦生动的刻画了各式各样的英雄形象,在作品中倾注了全部的爱国热情。
  从音乐风格上分析,肖邦对波罗乃兹这一体裁作了高度发展,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波兰舞曲形式的、戏剧性的音诗。李斯特评价肖邦的波兰舞曲,“肖邦的波罗乃兹舞曲的强有力的节奏,可以使最懒散和麻木不仁的人都被惊动和震奋起来。”
  从作品的结构和技巧分析,本曲可分三大部分:
  1.呈示部
  引子是由急驰的双音半音进行和强劲有力的和弦组织起来。弹奏双音半音阶时,肌肉控制松弛有度,音色效果需集中、连贯。整体上把握和弦和音响的不断推进,直至主部主出现。
  主部主题描绘的是一幅波兰人民与外敌激烈搏斗的画面。它充满着战斗中刀枪搏击、战马奔腾的宏伟气势,表现出波兰人民不屈不挠、坚毅刚烈的性格特征。这一音乐内容主要通过斩钉截铁的节奏,饱满的和弦以及简洁而坚决的音调表现出来的。我们应重点把握这种典型的波兰舞曲节奏型和肖邦波兰舞曲特有的节拍重音,以及雄壮、有力的和弦效果。
  2.展开部
  展开部表现的是骑兵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走来的威武形象。左手的八度双音,不断反复的固定低音音型,象征骑兵的马蹄声,加上右手雄壮宏亮的号角声,以及逐渐增强的音响,使人感到骑兵队伍勇往直前,不畏外敌,决心将一切侵略者扫荡无余的英勇气势。这一段技巧较难,它要求演奏者在技术上要极强的八度控制和力度控制能力,还要有―种冲破黑暗的激情。
  3. 再现部
  再现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极具节奏感的连接部,其低音的伴奏音型是稳定不变的后十六节奏,这里每拍的重音都必须突出,以保持节拍感。右手不仅要弹奏伴奏音型,而且重点是将高声部的主旋律突出来。随后进入抒情的第二部分,它衬托着力量充沛的基本主题。这一部分的调式调性不断转换,音响也不断推进,使旋律的不稳定程度不断升温。第三部分,主部主题再度呈现,但比呈示部时更加坚定,情绪也更加激动。这是民族英雄形象的再现和对民族解放的迫切渴望。结尾部(f―ff―sff),气势磅礴,达到旋律的顶峰。
  以上对作品的风格特征、体裁形式、表现内涵、技巧结构等作了简要分析,即对作品的真实性有了一定了解。但如果我们仅仅忠实于作品的真实性,不与演奏者的创造个性结合起来,那演奏出来的将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著名英国指挥家亨利•伍德曾说:“音乐是写下来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它生命。”也就是说,要圆满实现音乐表演的艺术使命,演奏者应当通过创造性来演活作品,给予作品新的活力,使这部作品焕发新的光彩。
  二、钢琴演奏应发挥演奏者的创造性
  音乐表演的创造性,首先要求表演者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把每一次表演作为自己的一次再创造,投入全部的热情、智慧和才能。钢琴演奏者对音乐作品应有自己的解释,这种解释既要忠实于原作,又能体现演奏着的创造个性。即使在同样忠于原作的前提下,不同的表演者由于有着不同经历和个性对于同一部作品或同一角色也应作出具有不同个性的艺术处理。因此我们对作品都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演奏时,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我们也应给予作品不同的艺术处理,赋予作品不同的艺术个性。亨利•伍德曾告诫那些压抑个性的作曲者和表演者:“表演的差异是个音乐感问题,是不能强求一致的。我想没有两个脑袋是完全相同的。”
  在演奏《降A大调波罗乃兹》时,我们同样也应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甚至根据个人的条件和特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形成独特的个人表演风格。
  从作品的内涵上,它描绘的是一部一百多年前一位波兰民族英雄抵抗外敌入侵的光辉史诗,已经不可能真实的再现于每个演奏者的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演奏者发挥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构出这幅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然而由于每位演奏者的文化修养、社会经历、出生年代、国度的各异,这就使演奏者的脑中呈现出不同的战斗情节,产生不同的情感因素。这时演奏者决不能纯粹模拟其他钢琴家的演奏,甚至他们的情感。而应善于将自己的见解、认识融入演奏中,传达出最真实的情感,最具特色的音乐。
  从作品风格的表达来看,《降A大调波罗乃兹》是一首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而每位演奏者都有可能有各自的兴趣喜好。例如有些演奏者比较喜欢古典主义风格,有的喜欢浪漫主义风格或印象主义风格。这时演奏者可在演奏中恰如其分的融入自己的个性喜好:喜爱古典风格的演奏者可在浪漫主义风格的基础上,倾向于古典主义精神;喜欢浪漫主义风格的演奏者可倾向于浪漫气息,使浪漫主义风格更为突出;当然还可使演奏倾向于印象派等。每个人在演奏中,都可根据原作的风格特色,适当加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个人的喜爱特长,以表现出自己的风格,使演奏更加生动。
  例如,马加洛夫演奏的肖邦,既有诗情画意的抒情表达,又有刚健挺拔的雄伟气势,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他演奏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足以表现了强劲而又洒脱的音乐气质。强奏气势宏伟,音质厚实而光泽。抒情乐段音色变化极为丰富,触键对比鲜明。 切尔卡斯基演奏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严谨而典雅。他在节奏控制上显得规整严格,较少运用弹性速度(Tempo rubato)的处理,善于以迷人的音色变化表现其丰富的内心感情。霍洛维兹留下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录音很多,而每次录音都不尽相同,甚至还相距很远。如1945年10月的录音,对该曲的处理手法,更符合原作的要求。譬如主题出现的两次,都按照f与ff的力度对比来演奏,把辉煌的音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1985年的录音,则加入更多的个人处理。如速度慢了许多,主题的第一次出现以弱奏代替了强奏,以柔和的歌唱性代替了刚健有力的形象。
  可见,每位钢琴大师在演奏此曲时,都赋予了自己的个性,即使同一个演奏家在不同的情绪、环境中,他对作品的表达都不尽相同。富于个性是钢琴演奏走向成熟的标志,它表明演奏者对音乐作品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并且根据自己的条件、特长、情绪,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这正如俄国钢琴大师、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所说:“每个作品都是‘自在之物’因此应当按自己的心愿来处理它。……演奏家要获得成功,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且他每处理一个作品都应当有这种个性。”
  三、钢琴演奏中真实性与创造性的契合
  钢琴演奏作为对作品的第二度创造,是赋予作品生命的创造行为。杰出的演奏,可以通过探索音乐作品的内在含义,忠实地再现原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富于创造性的表演,强调作曲家创作中的积极因素,使作品的精华体现得更加鲜明和突出,对作品以补充和丰富,甚至超出作曲家的预想,使音乐作品焕发新的光彩。
  在演奏《降A大调波罗乃兹》时,我们也必须忠实于原作,绝不能抛开肖邦的个性、风格,脱离作品的内涵、形式,而随性演奏。同时也要注意发挥创造性,追求个性和特色。确保真实性与创造性的和谐统一,完美契合。例如,很多人认为俄国大师约瑟夫•列维涅演奏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是众多老一辈钢琴家中最为出色的一位。其原因就在于他在忠于原作精神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个人的独特气质。很多人认为霍洛维兹1945年10月的录制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比1985年录制的效果更好,其原因便是1945年版演奏者在融入个性、风格的同时,更符合原作的要求。而1985年版的录音则加入更多的个人处理,离原作精神相差甚远。所罗门•卡特纳具有全面的演奏技巧却从不追求外在的纯技术表现,他弹奏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纯朴而富于内涵,塑造的音乐形象具有强烈对比,强弱间的音量过渡,均匀而酝藏着内在的张力,因而总能打动听众的心。这些演奏家都是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投入自己独具个性的表演创造,才使得这个作品获得不同的艺术表现。
  美国钢琴家兼音乐评论家约瑟夫•巴诺维茨曾说:“成功的演奏必定是演奏者的个性与作曲家的个性融为一体,而不是任何一方受到压抑。这两者的个性之间永远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演奏者在弹奏《降A大调波罗乃兹》时,不仅要忠于原作,深入了解肖邦本人的思想和时代个性(如:波兰人民特定的命运,其传统、辉煌的历史和他为之牵肠挂肚的民族悲剧),体会肖邦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分析作品的风格特征、体裁形式、表现内涵、技巧结构等,而且要在此基础之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渗入自己的人格和气质,寻求适合于自己的表演方式,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活的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钢琴艺术》2003年第5期
  [2]李斯特.《肖邦传》
  [3]亨利•伍德.《论指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
  [4]亨利•伍德.《论指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关于两本钢琴演奏著作的比较
下一篇:浅析《送瘟神》艺术欣赏和声乐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6-2 23: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