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现状及特征

[复制链接]
查看: 476|回复: 1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31
发表于 2020-6-2 08: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贫困大学生个体的抱负水平对其学业发展和事业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在已有的研究中,很少涉及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较为欠缺,所以这些已有的研究对当前高等教育的贫困大学生工作很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在对大学生进行的“大学生事业抱负水平问卷”调查和“大学生学业抱负水平问卷”调查中,将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专科层次贫困大学生显著高于本科层次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在校贫困大学生在事业抱负水平上与非贫困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学业抱负水平上贫困大学生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在校贫困大学生中,男女生在事业抱负水平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学业抱负水平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由此来看,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是提高贫困大学生学业抱负水平和事业抱负水平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学业抱负水平;事业抱负水平
  中图分类号:B8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1)0 -0139-05
  收稿日期:2011-08-02
  作者简介:蒋艳菊(19 4-),女,河南长葛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是心理学研究者和高等教育管理者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这使高校贫困生大量增加。当前,学术界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等方面已有不少研究,政府和高校都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来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条件,并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国内对大学生抱负水平现状及特征的研究还较为欠缺。
  1.相关研究回顾的:(1)生活费在学校所在当地的政府规定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以下的;(2)双亲双亡,无亲属能够给予经常性的经济支持的;(3)单亲家庭学生,并且家长失去生产或生活能力,缺少收入来源的;(4)经济贫困家庭,并且姐妹兄弟中同时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学生在校学习的;(5)家中或本人突发变故,致使家中短期内大量举债的。笔者也以上述情况作为界定贫困大学生的标准。
  抱负水平(level of aspiration)的概念最初是由Hopper(1930)提出的。抱负水平是指主体对实验任务的目标和期望。我国学者杨秀君⑤在研究中认为,抱负水平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近期抱负水平,即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贫困大学生的标准并无统一的规定。国内学者大多数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贫困大学生作出界定的,如黄春杰①、顾春雨②、谢树玉③、陶传谱④等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分别对贫困大学生作出了自己的界定。目前,我国各高校现行的贫困大学生的标准是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界定将抱负水平定义为个体在实验情境内的近期目标;第二类是远期抱负水平,即将抱负水平定义为个体的远期目标。杨邓红①的研究表明,高师生志向水平的得分在出生类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即独生子女的志向水平得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志向水平;但在性别、家庭来源、专业类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庄丽②的研究认为,高师学生的抱负水平的高低悬殊巨大,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所学专业、家境、长大经历等因素都决定了他们对未来的看法,家境优裕的同学的抱负水平反而低于家境贫困的同学的抱负水平。在大一新生中抱负水平得分不存在男女性别差异,但抱负水平得分高的新生中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存在显著差异;抱负水平得分低的新生中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张彩霞的研究认为,从总体上来看,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的学习和教育并不产生显著的统计意义上的差异,但事实上对于某一具体家庭而言,家境过于贫困或过于优裕,都会影响家庭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其子女的抱负水平。家境贫困的学生,缺乏学习的物质保障,其学习环境也较差,这迫使该类家庭的子女为谋生而中途辍学,自我降低要求;而家境优裕的学生,容易失去目标、缺乏进取和奋斗的精神,这种情况就使学生难以形成较高的抱负水平,也难以取得好的学业成绩。
  综上所述,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抱负水平的研究,国内学者获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远期抱负水平定义为事业抱负水平,将近期抱负水平定义为学业抱负水平。
  2.研究方法
  2.1研究被试
  随机抽取河南省5所高校的大学生850名参加测试,在测试中我们将学生对“内隐自尊”一项的回答错误率超过了120%的问卷和漏答题的问卷共108份被试样本去除,共收回有效问卷142份(人口学分布情况见表1)。
  
  2.2 研冤工具
  2.2.1大学生学业抱负水平问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业抱负水平问卷。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学习意志0.8151、学习投入0.8013、目标认知0.1518;总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31,分半信度为0.841 。
  2.2.2大学生事业抱负水平问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事业抱负水平问卷。该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1802,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事业满意度0. 841、事业认知度O.8 59、事业自信心0.8509、行为计划性0.83 1;总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31。
  2.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考查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抱负水平的差异,以及贫困大学生学业抱负水平和事业抱负水平在性别、学历层次方面的差异。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抱负水平上的差异
  经过对独立样本t的检验,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抱负水平上的比较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在事业抱负水平及所属各维度上的t检验差异不显著。高校大学生在学业抱负水平的总分上,贫困大学生的得分(t=5.1 1,p=0.000)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的得分;在学习投入维度上,贫困大学生的得分(t=4.144,p=0.000)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的得分;在学习意志维度上,贫困大学生的得分(t=3.859,p=0.000)显著高于非贫困学生的得分;在目标认知维度上,贫困大学生的得分(t=4.12 ,p=0.000)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的得分。
  3.2校贫困大学生抱负水平在性别方面的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对在校贫困大学生抱负水平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所得的事业抱负水平的总分,以及在事业认知度、事业自信心、事业满意度和学习意志维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在事业抱负水平的行为计划性维度上,女生的得分(t=-2.459,p=0.014)显著高于男生的得分;在目标认知维度上,女生的得分(t=-4.182,p=0.000)显著高于男生的得分;在学习投入维度上,女生的得分(t=-0.390,p=-0.011)高于男生的得分;在学业抱负水平总得分上,女生的得分(t=-2.140,p=0.00 )显著高于男生的得分。           
       3.3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在本、专科层次上的差异
  以大学生的学历本、专科层次为自变量,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抱负水平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校贫困大学生,在事业满意度上专科生的得分和本科生的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t=-1.59 ,p=0.111)。在事业抱负水平总分和学业抱负水平总分及其他各维度上,本科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专科生的得分。
  4 讨论与结论
  4.1 高校贫困的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差异
  上述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的事业抱负水平的各维度,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差异均不显著。高校大学生的学业抱负水平的总得分,贫困大学生(t=5.1 1,p=0.000)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在学习投入维度上的得分,贫困大学生(t=4.144,p=0.000)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在学习意志维度上的得分,贫困大学生(t=3.859,p=0.000)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在目标认知维度上的得分,贫困大学生(t=4.12 ,p=0.000)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这一结论与张彩霞、Pal、庄丽等人的研究相一致。
  从目前高校的情况来看,各级政府资助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日趋完善,并逐步形成体系。特别是近几年,国家专项资助拨款逐年增加,贫困大学生的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实施绿色通道制度,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和助学贷款制度,杜绝了贫困生上不起学和中途辍学的情况。通过笔者访谈得知:贫困大学生通过获取资助等方式改善了学习期间的经济状况,这从心理上使他们改变了贫困生不如他人的感觉,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们的自尊感,对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访谈还发现,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城市化战略规划的推进,高校大学生也深受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随之改变,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增强、参见社会实践的次数增加,特别是假期开展的顶岗锻炼活动既增加了他们的社会经验,也改善了他们的经济状况,对贫困大学生抱负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作用。上述情况虽然使贫困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经济条件,但他们的生活压力并没有完全消除,对改变现状和获、取奖助学金的渴望成了他们很强的学习动机,②积极的态度使贫困生的抱负水平高于非贫困生的抱负水平,即高于非贫困生的学业抱负水平。
  事业抱负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与学业抱负相比较为遥远。笔者通过访谈得知,在校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普遍认为,个人的前途主要受个人的能力和机遇影响,目前有这样的认识的大学生不是太多。这种认识应是贫困生与非贫困生远期抱负水平的差异并不显著的原因。
  4.2在校大学生中不同性别贫困生抱负水平的差异
  上述结果显示,高校贫困大学生中,女生的学业抱负水平的总得分(t=-2.140,p=0.00 )显著高于男生.;在学习投入维度上,女生的得分(t=-0.390,p=0.011)显著高于男生;在目标认知维度上,女生的得分(t=-4.182,p=0.000)显著高于男生;在事业抱负水平的行为计划性维度上,女生的得分(t=-2.459,p=0.014)显著高于男生;而在事业抱负水平的总分、事业认知度、事业满意度、事业自信心和学习意志各维度上男女生差异均不显著。这一结论与杨邓红、庄丽的研究不相符,而与Tiwari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
  本研究是随机抽取河南省的5所高校符合条件的贫困生,由家庭来源统计显示,来自农村的学生有318名,占401名贫困生总数的92.81%。根据目前河南省内广大农村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氛围来看,农村家庭比较重视男孩子的教育,对女孩子接受大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较低,贫困女生所承载的压力比男生所承受的压力大;女生在本性上与男生相比更能体谅家庭的困难,从而能获取较好的学习成绩,她们获得奖学金的动机比男生要强烈;贫困女生在对自己学业抱负水平的认知上与男生相比更为积极和现实,在学习投入上女生的得分也高于男生,从目前各高校在奖学金的评定中女生所占比例高于男生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结果;在生活方面,由于经济的拮据,高校贫困女生的开支较小,这一点她们无法与非贫困女生相比,这使她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并通过获得优秀的成绩来达到展现自我的目的。
  4.3
  高校大学生中本、专科层次贫困生抱负水平的差异
  上述结果显示,在高校贫困生中,本、专科贫困生在事业满意度上没有显著差异(t=-1.59 ,p=0.111)。在事业抱负水平上,专科生的总得分(t=-4.129,p=0.000)显著高于本科生;在学业抱负水平上,专科生的总得分(t=-5.0  ,p=0.000)显著高于本科生;在学习意志维度上,专科生的得分(t=-3.059,p=0.002)显著高于本科生;在学习投入维度上,专科生的得分(t=-4.451,p=0.000)显著高于本科生;在目标认知维度上,专科生的得分(t=-5.534,p=0.000)显著高于本科生;在事业认知度维度上,专科生的得分(t=-4.30 ,p=0.000)显著高于本科生;在行为计划性维度上,专科生的得分(t=-3.2 3,p=0.001)显著高于本科生;在事业自信心维度上,专科生的得分(t=-2.155,p=0.032)显著高于本科生。这与Siry和Lewin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一结果说明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大学生对避免失败的愿望比获得成功的渴望更强烈。笔者通过访谈得知,经过高考进入大学时,专科层次的学生存在着自己不如本科层次学生的心理,在谈到自己的前途和就业时,他们很少有考研等较高的发展目标与要求,他们的发展目标与要求一般来说比较切合自身实际。但是由于社会竞争的压力较大,这也促使专科层次大学生的抱负水平高于本科层次大学生的抱负水平。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在事业抱负水平上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差异不显著,在学业抱负水平上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在校贫困女生在学业抱负水平上显著高于贫困男生,二者在事业抱负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高校贫困生中专科学生的抱负水平显著高于本科学生的抱负水平。
  5.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建议
  通过上述的调查、分析和讨论可知,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高于非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主要体现在学业抱负水平方面,而且女生群体高于男生群体,专科生高于本科生。这一方面反映出高校贫困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受到政府的关怀和资助他们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这对他们的心理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使他们的自卑感有所减轻而自信心有所提高,这对个体树立奋斗目标和抱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群体在学业抱负上高于非贫困大学生群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前的社会环境复杂,就业困难,对自己未来的前途感受到了较大的压力,他们所确定的目标较高,在行动中要求            自己用较大的努力和付出来避免失败,特别是对竞争力较弱的女生和学历层次较低的专科生来说,他们的压力更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贫困生工作中要更加关注这些群体,特别是要关注贫困女生群体。目前,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应注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5.1应继续做好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关爱工作
  目前,高校及相关部门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已使贫困大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经济压力有了较大幅度的减轻,自信心大为增强,敢于参与竞争,这是非常好的现象。所以,希望高校及相关部门应继续保持该项工作的力度,通过努力,进一步减轻贫困大学生在完成学业方面的经济压力,同时,也希望能够在贫困生的就业方面给予帮助,尤其是要加强对女生在经济、就业及心理等方面的帮助与关爱,以缓解或消除她们的压力。
  5.2应引导贫困大学生确立与个体实际相适应的抱负水平
  根据研究可知,如果个体确立过高的抱负水平,尽管他们经过很多努力却很难达到目标,这容易挫伤个体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如果个体确立过低的抱负水平,他们往往不需要用太大努力就能实现,这样容易使个体骄傲浮躁,不利于个体的长期发展。因此,在个体抱负水平的确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大学生确立适当的抱负水平,特别是要引导和建议贫困大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以及其他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即确立与个体能力与发展相适应的抱负水平,这种切合个体实际的抱负水平经过个体的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它会更有利于促进个体的长远发展。
  5.3应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应包括心理健康及人格的健全发展,这就需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过高的奋斗目标和抱负水平并不利于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因为过高的抱负水平如果不能实现,他们遭遇到的挫折就更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这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自尊心与自信心的教育、健康人格的教育、挫折教育、情绪调节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心理教育,使他们掌握心理调适方法,特别是让他们掌握减轻压力的方法。做好这些方面的教育工作,既有利于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贫困大学生确立适当的抱负水平,从而使贫困大学生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
  [责任编辑焦薇缜]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全国英语专业八级口试题型研究
下一篇:外语教学中项目学习教学法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6-2 08: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