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英语在美国化进程下走向的深入探究

[复制链接]
查看: 504|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512
发表于 2020-5-29 23: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本文深入探究了在全球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众多英语变体的大背景下,美国如何从各个方面采取一系列美国化措施来推进美国英语的进展,并得到全球范围内的认可,从而使得美国英语成为全球范围内世界英语的主导变体。
  【关 键 词】世界英语 美国化 美国英语 主导变体
  
  一、前言
  当今全球化已被广泛接受,不管其所存在的优点与缺点,同样,英语也被作为一种世界性的交流媒介而被广泛认同,Fishman在通过对20多个国家英语地位的调查得出结论,国际大范围的商业,工业,技术及银行的国际化使得英语充斥着世界各个角落,不管当地政府如何保护本土文化及本土语言。David Graddol指出英语地位的提升与英国殖民扩张及美国的一些举措有紧密关联。随着大不列颠逐渐退出昔日的辉煌,二战使得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使美国一跃成为群龙之首,也使得德语想取代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而化为泡影。由于美国在1943年的战场上果断出兵才终止了这场灾难的发生,从而为美国之后的节节胜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为美国英语成为世界上主导的英语变体打下了基础。
  二、世界英语
  全球化大背景下,英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被广泛用于各种国际交流,于此同时各种变体也相继涌现,如世界英语,新英语,国际英语等,从此英语不在只属于美国或英国,而是一种国际语言,人们使用英语的同时并不否认他们自身本土语言的价值。1918年4月和 月关于世界英语的国际研讨会分别在美国的伊利诺斯大学和夏威夷召开。20世纪80年代,English Worldwide,English Today和World English 杂志接连出版。另外,两个世界英语的机构ICWE(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World Englishes)和IAWE(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World Englishes)也与1981和1992年相继成立。但世界英语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将何去何从,这是本文要探讨的课
  三、世界英语的美国化
  1115年独立战争成就了今天人们所看到的美国,同时也激发了人们为追求自由民主而加强民族团结的一系列改革,伴随这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一种加强这种民族感的国民语言即美国英语变体应运而生。
  英语的速度传播都是有历史渊源的,二战的余波,美国二战后在科技,经济,政治及社会文化实力对全球的影响都使得英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全球化。美国由于挽救世界与德国的政治高压及日本的经济霸权下,又由于美国本土远离战火,受战争破坏的欧洲经济实体如法国,德国,英国,都曾是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及社会文化的独裁者,现在都渴望看到美国来引领世界的走向。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英语的影响势必会扩大。
  今天美国英语变成了全世界的’Amero-democratisation’与’Amero-assimilation’的标志,这与美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所采取的美国化措施是分不开的,如美国反恐运动,如对苏丹,阿富汗进行导弹袭击,对伊拉克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对南联盟大动干戈,反大规模性杀伤性武器运动,反暴政运动都是美国把军事实力作为推进全球战略和促进美国英语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手段,及其美国教育体制里的大力改革(如TOEFL, TEWL and GRE这些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还有一些大量移民的涌入政策等,这些对于美国英语的全球化推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美国英语的传播机制是很复杂的,它不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的,还和其他社会层面的很多方面有关,如美国快餐,好莱坞及流行文化,可口可乐等,尤其在中国,KFC,Macdonald,Coca-Cola等遍布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这些,这些蔓延在全世界范围内,使得美国英语不仅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必需品。
  四、美国英语的传播与认同
  从Kachru所绘的关于世界英语美国化的图中可以看出,外圈及其扩展圈里讲英语的人是不断增多的,而且其功能范围每天都在扩大,Kachru在20世纪80年代就预测到外圈及扩展圈里人数有1亿,而内圈的讲英语的人仅有3亿,过去两个世纪了,这个数量一定增加了不少,尤其在美国对世界政治及文化的施压下。美国经济的繁荣使每一个人尤其是外圈及其扩张圈里的人对美国文化及美国英语产生了认同感。当然美国的狂欢流行文化及其电影都使很多人对美国英语翘首以盼。
  在语言学领域里,虽然很多人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新型的英语变体研究上,但这并不会阻止人们去追求更受人们尊重的更标准的英语变体。而且今天的趋势是人们去追寻学习更标准的英语变体尤其是美国英语变体。Bamgbose惊叹道,在尼日利亚的首都拉各斯收音机里动画片制作者及其宣讲福音者都操着一口美国口音及美国腔。美国英语这种自豪感及其荣誉感都体现在其文化里如流行音乐,好莱坞电影,无线电广播,VOA广播电台,和平队及其美国语言中心等。这些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都具有很大吸引力,这些语言学习者都希望通过模仿这些美国口音从而让自己讲一口很地道的美国口音,这已经是一个不可而争的事实。
  美国的一项移民签证计划每年都会吸引很多外国移民来到美国,这也是一项非常有利的政策对于美国英语的广泛传播,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美国都是一个令人向往之地,首先对于很多人就是想在那样一个语境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够说的像美国人一样地道,那样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别人羡慕的目光,可以让自己感到自豪等。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语言的世界里,在日常交流中有时会用到20多种语言。在非洲有成千上万的本土语言,当然在非洲本地这些本土语言是可以用来日常交流,并不会受到外界的挑战,但在非洲,亚洲及其拉丁美洲的一些穷乡僻壤之地,美国出于人道主义及慈善主义,美国都会派出大量的和平对志愿者来支援这些地方。在喀麦隆,总共有120多名和平对志愿者在做志愿活动,他们分别从事于教育行业,主要的牛奶场,耕作项目,养殖业,管道运输业,农林业,医保行业及预防艾滋病等等,而且在这里所有的地方即使接受不到国内信号的地方都可以很清楚地听到VOA的新闻报道,足可见其美国英语辐射面之广。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很多卫星及有线网络上都是免税的,里面有关于世界新闻,商业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所有人都可以免费收听这些节目,但这些新闻都有美国人导向,很容易受其影响,当时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新闻直播都是在“美国民主”的假面孔下播报的,并且带有浓厚的美国口音。
  大量的数据显示非本土(外圈国家的)英语变体与英国英语变体及美国英语变体在态度与情感认同上是不等同的,因为英语最初被认为是英国人所值得自豪的,之后又被美国人从经济上,政治上,社会文化上来制定并形成,外圈国家英语变体的情感认同威望很低。而美国英语所体现出的自豪感,乐观,机会,使得每一个人都想说一口流利的美英,即使不是为了感受这种自豪,至少对通往成功之路也是一座必要的桥梁,不能精通美英,至少减少了这种成功的机会。在我们的调查研究当中,有 4%的被调查者显示他们非常愿意说美国英语,因为那象征着一种地位,象征着一种威望,至少也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32%的被调查者说道,他们讲英国英语,因为英国英语比较容易发音,且使用范围很广。
           
       五、世界英语异质化与美国英语同质化
  从世界英语这几个字就可以看出世界英语的多样性与异质性,一种语言被传到世界的其他地方并被那里的人学习并使用,这一方面证明了这种语言的殖民优越性,另一方面是国际间交流的一种需要,但当这种语言被那里的人所使用必然会带有当地本土语言的元素及带有当地语言的特色,但同时这也使得世界范围内的交流沟通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即异质化的出现,但美国各方面所做的努力使得世界范围内英语具有同质化,这种同质化趋性势必会破坏具有本土特色的异质性。
  因为同质性本来就是一种“语言帝国主义”的表现,Bamgbose指出当前英语全球化所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在面对要完成国际交流任务的压力下,还要维持文化的多样性即异质性,在本篇论文前面有很多篇幅都谈到美国英语的霸权主义,即要求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讲美国英语,实现美国英语的同质性。
  Kachru所绘的世界英语美国化的图中显示,全球英语同质性不仅体现在美国英语发音,而且体现在美国文化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美国英语及美国文化都有其合适的地位认同,在外圈及扩展圈的国家,由于美国英语本身所具有的自豪感,威望,以及流行音乐,商业贸易的往来,科技的发达以及法律等都使得美国英语在这些国家有其合适的地位认同,由于英语的美国化使得其他英语变体不得不让位于美国英语,实现了美国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统治,所以所有的这些都显示美国英语的世界性及美国文化的世界性是可以预见的。
  六、结论
  本文主要关于世界英语在美国化影响下的走向问题探究,从二战后美国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经济上,政治上,教育上等各个层面上推进美国英语的进展,从而使美国英语得到全球范围内的认可,从调查数据也显示,美国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美国英语将成为全球范围内主导的英语变体。
  参考文献:
  [1]Bamgbose,2001.‘World Englishes and Globalisation.’ In World Englishes.Vol.2 No.3,pp.351-3 3
  [2]Fishman,J,199 .‘Summary and Interpretation:Post Imperial English 1940-1990.’In Post Imperial English. Edited by Fishman et al,Berlin:Mouton de Gruyter,pp. 23- 41.
  [3]Graddol,D,1991.The Future of English?The British Council.
  [4]Halliday,M.A.K,A.MacIntoch & P.Strevens.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London:Longman,19 4.
  [5]Kachru,Braj,198 .The Alchemy of English:The spread,function and models of non-native Englishes.Oxford:Pergamon Press.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谈英语隐喻的认知与翻译
下一篇:教师工作满意度综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5-29 23: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61

帖子

53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44
发表于 2022-3-14 14: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吉林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