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参与机制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859|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85
发表于 2020-5-29 18: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分析了大红鹰学院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由“教师统一指导,学生分组管理”的基于学生参与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教师选拔学生,经上岗培训后,分为不同的组别参加实验室管理,通过激励、监督检查等措施保障了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锻炼了学生,解决了实验室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统一指导;分组管理
  
   应用型本科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而实验室、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场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我校是一所新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实习基地数量庞大,没有足够的实验人员进行实验室的管理。我校的实验人员只能完成一般的日常管理工作,实验、实习的指导,仪器仪表和设备的维修、维护和保养,实验室的开放,耗材的统计和购买等都无从谈起。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让他们参与实验室的管理,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解决目前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2]。本文以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室管理为例,说明基于学生参与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是解决我校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的主要内容
  1.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开放不但是提高实验室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促进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结合的重要手段[3]。钱仁根教授认为实验室开放的内容有几个层面:一是管理层面的开放,即学生可以自主地来确定实验的时间;二是内容层面的开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内容,或是在教师指定的范围来选定实验内容;三是对学生课外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开放。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单片机实验室、PLC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电工实习基地、电子创新基地等若干个实习基地,包括了弱电和强电实验。而相关实验室人员只有三人,普通教师由于有教学和科研的要求,不可能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
  2.仪器仪表和实验设备的维护、维修,仪器仪表的准确和设备的正常运转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基本条件。由于学生在实验中误操作或使用不当等原因,仪器仪表的精度降低或损坏,设备的损坏等时有发生,因此平时必须进行维护和保养,损坏时进行维修。通过仪器仪表维护和保养,使学生了解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通过对设备的维修,能使他们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这些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我校每一届毕业生在毕业前都要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目的无非是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但也存在很大的隐患和问题[4],比如学生的管理、安全、实习基地的建设等。而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不但达到了顶岗实习的目的,还没有顶岗实习的隐患,为学校的顶岗实习工作提供了新途径。
  3.耗材的统计和上报。实验中有很多器材和器件的损耗,比如电子制作中的电阻、电容等,电工实习中的导线等,对耗材使用量和剩余数量的统计和上报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
  二、管理模式
  基于学生参与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为:教师统一指导,学生分组管理。就是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的全程都是在教师的统一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的。教师根据需要,在高年级学生中选拔学生,并将学生分为开放实验室管理组、设备维修组和耗材统计上报组。各组统一进行岗前培训后才可上岗。具体实施如下。
  1.人员选拔。人员的选拔至关重要,在没有选拔之前,相关任课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宣传,使学生明白参与实验室管理的意义、作用、承担的职责和应享有的权益。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端正个人参与动机,具备良好的个性态度,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5]。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选拔那些对参与实验室管理有兴趣,又有培育潜力的高年级(大三)学生。
  2.进行岗前培训。由于学生对实验室的管理不明,职责不清,仪器仪表和设备的使用也非易事[ ],因此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所有参与的同学都必须参加各个科目的培训,因为各组同学之间是要进行轮岗的,只有培训后,考核合格的同学才允许上岗。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管理制度的学习,通过学习实验室管理制度,了解实验室管理的工作流程,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开放实验室管理组的同学按照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值日表的要求,按时到岗,耗材统计上报组每月对各实验室耗材使用和节余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上报。②安全培训,学生的生命和实验室财产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通过培训学生应掌握用电安全常识,出现事故的处置方法,尽快离开现场的逃生方法[1],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增强防火意识,正确使用实验室配备的灭火器;增强防盗意识,养成关窗锁门的好习惯。③技术培训,参加实验室管理的同学必须掌握仪器仪表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维修,了解设备的操作方法,理解本实验室能做的基本实验。掌握这些技术后,就能对来做实验的同学做一个引导或指导。
  三、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同时切实维护学生权益,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措施。
  1.学生权益保障。为了激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验室管理中来,必须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学生的权益。把实验室的管理作为勤工俭学的一个岗位,纳入整个勤工俭学体系中,享有勤工俭学待遇,按小时发放补助。同时将参与实验室管理作为一门选修课,根据值班时间的长短和考核的结果,给与1~2个选修课学分。
  2.监督检查。作为指导者的教师不是置身组织之外,需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到岗情况、实验室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各种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报表的规范以及服务意识、责任心等。对存在问题及时给与纠正、指导和解决。
  通过“教师统一指导,学生分组管理”的学生参与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不但解决了实验室管理师资紧张的问题,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缓解了实验室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加强了其管理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形成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红云.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20):135-13 .
  [2]姜科声,姜啸风.学生参与管理促进改革提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 ,25(1):812-814.
  [3]刘长宏,张恒庆,李洪磊,等.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1(10):188-190.
  [4]胡家秀,管平.优化顶岗实习机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8( ):55-5 , 4.
  [5]赵成秀.民族高校学生参与计算机机房管理和维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3):195-19 .
  [ ]廖红,黄巨恩,田春林.岗前培训――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环节[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2):89,110.
  [1]涂俊,吴晓晨,孙立森.实验室管理与安全的理论更新和改革――访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实验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5):110-112.
  
  基金项目:本文是宁波大红鹰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基于学生参与机制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10YBJG01)的成果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高校课程考试方式改革与考试管理探讨
下一篇:论差异化企业竞争战略在国内体育品牌的实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5-29 18: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79

帖子

521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19
发表于 2022-3-14 06: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南开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