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载波通信系统中增强的干扰协调技术研究及仿真验证

[复制链接]
查看: 306|回复: 0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73
发表于 2022-4-6 20: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雅宝题库答案
****此区域为收费内容****    需支付 1 知识币后可查看,1币=0.01元查看答案


雅宝题库解析:
长期发展演进系统(LTE)和增强的长期发展演进系统(LTE-Advanced,LTE-A)是当前研究的最广泛的多载波通信系统。LTE-A在LTE的基础上引入了异构网的新特性,有效地解决了灵活部署、增加系统容量、减少运营成本等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了比LTE更加复杂的干扰题目。传统的干扰协调技术不再适用,因此,3GPP采用了增强的干扰协调技术(eICIC,enhenc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来保证LTE-A异构网下的业务质量。目前,世界最主要电信运营商以及通信设备商都致力于eICIC的标准制定和设计,并积极地推动eICIC技术的发展。根据3GPP对eICIC讨论的最新进展,在LTE-A系统中己经确定最先标准化TDM(Time Domain Multiplex)eICIC。eICIC下的研究热点包括eICIC下的RSRP/RSRQ测量精度研究,eICIC的小区全球识别CGI(Cell Global Identity)性能研究,eICIC下无线链路监测研究以及eICIC下小区识别性能研究等。本文主要通过链路级仿真,对LTE-A系统引入eICIC后的RSRP/RSRQ测量精度和小区全球识别CGI性能进行研究和评估验证,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3GPP的36系列协议文档,在原有的Matlab的链路级仿真平台基础上,搭建了RSRP/RSRQ测量研究和CGI识别性能研究两个子平台,最后在两个子平台上添加了eICIC特性。(2)分析LTE第九版本中的RSRP/RSRQ测量精度,引入eICIC特性,通过仿真研究eICIC下的测量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eICIC场景下,为了保证测量精度,LTE-A的终端必须采用资源完全受限的测量方式。(3)分析LTE第九版本中的CGI识别性能,引入eICIC特性,通过仿真研究eICIC下的CGI识别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eICIC场景下,为了保证网络性能,eICIC下的CGI识别时间从150ms扩展为210ms。(4)根据LTE广播信道的特性,提出了一种LTE系统中估计基站下行天线数目的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估计出下行天线数。





上一篇:虚拟计算环境下镜像文件的分布式存储管理机制
下一篇:基于区域分割的肖像光照迁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