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惠山泥人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复制链接]
查看: 857|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64
发表于 2020-5-26 04: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文章就网络时代下无锡惠山泥人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惠山泥人人才培养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困惑,指出“拯救、保护、发展”是惠山泥人人才培养的必然之路,提出了惠山泥人的人才培养应从大师工作室、媒体宣传、资金扶持等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关键词] 惠山泥人 泥人厂 现状 人才培养
  [Abstract] the network era Wuxi Huishan clay figurines of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talents cultivating, discussed Huishan clay figurine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puzzle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scu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Huishan clay figurines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inevitable way, put forward Huishan clay figurines of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should master studio, media, financial support several a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key words] Huishan clay figurines plant status personnel training
  
  一、概述
  “惠山泥人”是无锡的手工艺术制品,是无锡的民俗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与宜兴紫砂制作技艺、无锡精微绣齐名的无锡三大民间工艺品,是载入辞书而声名远播的无锡特产。惠山泥人出产于江苏无锡市的惠山脚下,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
  惠山泥人发轫于明,兴盛于清,巅峰之时,家家户户都在捶泥、揉泥、做泥人,能工巧匠层出不穷,盛衰起落,至今是无锡造型艺术的代表,惠山泥人更以其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受到国内外收藏者及人民大众的喜爱,成为中国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1]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连年战乱,惠山泥人行业开始萎缩。上个世纪50年代,江苏省政府制定了抢救性的保护措施,从1955年到1959年之间,艺人们在政府举办的泥塑彩绘训练班受到了系统的泥人艺术训练。改革开放前,泥人制作人员一度达到了400多人,并且在上河塘与下河塘、横街、直街具有大量的店铺在制作、销售泥人。[2]
  二、现状
  如今,无锡泥人厂已不复呈现辉煌时的景象,泥人大师工作室里4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南仙、喻湘涟、王木东、柳成荫),最年长的已85岁高龄,最年轻的也已 5岁。2001年1月,由无锡市文化局牵头,无锡民间艺术博物馆、惠山泥人大师工作室联合组织公开招聘学徒,有100多人报名,经过初选、大师直接面试几个环节,最后被录用的只有9人。泥人的制作工艺周期较长,从泥坯制作到彩绘的完成,这一技艺的熟练掌握,往往需要十多年的时间,这也是客观上造成泥人制作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惠山泥人的品种目前已经有了较大数量的增长,可是整体品质不是很高,精品较少。泥人厂虽然是精品的集中地,但是真正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品种较少;惠山直街上一些店铺销售的泥人尽管品种很多,可是品质不高。
  泥人厂是事业单位,几年前进行了改制,成立了相关公司,并尝试进行了市场化的经营;可是泥人厂的订单主要来自于上级部门的指派,单位的生存没有问,有的设计师闲时还能弄点私活做做,职工福利有保障,这也导致了许多泥人设计师安于现状,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设计的产品与市场的有效融合。
  近几年,国家对“非遗”的保护力度加大,无锡作为重要的泥塑产地进人国家级“非遗”名录,而且有了王南仙、喻湘莲两位国家级传承人。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泥塑的制作群体趋于老龄化,其产地已出现濒危现象,个别已成为历史,对民间彩塑的抢救与保护迫在眉睫。
  三、缘由
  传统小农意识的存在,客观上为泥人技艺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设置了障碍。这一意识依旧坚持单纯的家庭内部传承与师徒传承,即一个师傅带一群人,或是多个师傅一起带一个班。这一机制在工艺美术人才社会化培养教育初期是一大创新,徒弟能够全面继承师傅的技艺,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品质,但是创新性较少;在市场化竞争的今天,产品差异化不足,生产不能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
  媒体的错位是造成惠山泥人人才保护乏力的另一重要原因。目前无锡本土媒体的宣传主要集中于诸如惠山古镇等短期内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旅游项目的开发上,对于像泥人大师的宣传、泥人技艺的普及及非物质文化普及教育需要投入较长时间的宣传则存在严重不足,这可以被视为泥人人才培养滞后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出路
  如何让惠山泥人走得更远,只有本着“拯救、保护、发展”的原则,保护盒关爱泥人产品的民间文化土壤。在建立无锡民间艺术博物馆、泥人研究所,惠山泥人大师工作室的基础上,招收一些对泥人真正热爱的年轻人,把学员送到一些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深造,使得年轻的设计师既能把以往优秀的设计技法继承下去,又能设计出新品,与时代、市场同步。
  同时,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市民广场组织泥人制作互动,拉近参与者与泥艺制作的距离,聘请一些泥艺方面的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使更多的年轻人认同和重视自己身边的这样一种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从行动上真正产生自觉传播泥人的技艺。
  在资金方面,政府、企业、协会三方面合作,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泥人设计的基本设施和设计人员的生活、科研等方面的保障。
  在宣传交流方面,加大对惠山泥人品牌的宣传与推广力度,同时,走出无锡,在江苏省内及省外的一些媒体上进行宣传。走出厂房与研究室,走进社区,走进无锡市的一些大中小学的第二课堂,建立实训基地及青少年实践基地,在高校建立一些研究所,请进来,走出去,增加学生的关注度、培养其兴趣与爱好。
  五、结语
  网络时代下惠山泥人人才培养方式探讨问题的提出,本身就令人深思。惠山泥人的人才培养,在历史上也曾遭遇过发展的瓶颈,历次也总能找到解决的途径;如今,大的发展空间发生了质的变迁,信息量呈几何式增长,人们的娱乐方式与价值取向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如何在这样一个信息错位的时代不让泥人技艺没落,如何让这样一株老树生长出新的枝叶出来,这更加值得我们深思。
  因此,网络时代下惠山泥人的人才培养既离不开传统语境下的家庭教育,也离不开信息时代下的社会教育。工艺美术作为手工艺之花,凝聚着数代人的聪明才智与心血,蕴含了手工艺最高的技艺和人文价值,在今天正转型成为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
  总之,网络时代下惠山泥人的人才培养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关系到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真正得到保护和传承,关系到民族文化的“源”与“流”的问题,固步自封的培养教育模式已经显露出它的弊端,尽快考虑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正是当下惠山泥人人才培养发展研究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刘波:《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0,第241页.
  [2]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第342页.
  作者简介:
  杨武生:(1914-),男, 江苏淮安人,江苏信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课题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2009年《无锡惠山泥人数字化保存与拓展的整合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SJB1 0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构筑网络安全屏障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御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5-26 04: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75

帖子

536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63
发表于 2022-3-12 13: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