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837|回复: 3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8
发表于 2020-5-26 02: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本文总结和梳理了一期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建设情况,解读了二期质量工程项目的关键,提出了二期质量工程建设一要调整建设思路和建设方式;二要处理好几对关系;三要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 质量工程
  
  200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全面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质量工程”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办学重心全面转移到质量内涵建设的战略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1月1日,《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 号)文件正式出台。“意见”提出了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并在影响和制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突出问上,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建设: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本科教学工程”5个方面的建设内容。“意见”颁布以后,各省市、高校掀起了贯彻落实意见的热潮,纷纷研究制定各自的关于实施“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认真梳理、总结“十一五”期间的“质量工程”建设,理性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调整建设思路,科学设计项目体系,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以确保“质量工程”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一、一期“质量工程”建设的情况
  至2001年教育部全面启动“质量工程”建设以来,先后立项建设了331 个特色专业、2 50门本科精品课程、503门双语教学课程、11000多种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材、501种精品教材、400位教学名师、1013个教学团队、42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2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0所高校立项实施 135个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9个竞赛项目及数字化教室、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等大批教学项目,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本科教学工作。但是,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建设目标的偏差导致建设结果很难保证
  一期“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共有9个方面,涉及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创新精神、专业设置预测、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体系共享、教学团队、教学质量评估以及西部支援等。可以说这些目标包含了目前人们所发现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涵盖了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环节,既包括学生、教师,又注意到了专业设置、课程教学以及评估。无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是高校,它们对“质量工程”的期待都是借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在实施过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参与建设的高校却把关注点集中在资金投入和立项项目的数量上,疏忽了分析自身在人才培养要素和教学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忽略了“质量工程”建设过程的意义,对“质量工程”背后的教育精神挖掘不够。忘记了这些数字与质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正比例关系。
  2.申报与评审制度加剧了“马太效应”
  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评审采取“按一把尺子、一个标准衡量”的评审方式,这些的竞争规则明显有利于那些进入“985”和“211”建设行列的学校,而一般本科院校很难获得国家级立项。“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促进了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这点毋庸置疑,但并不是所有的高下都能均等的获得改善办学条件的机会,这样不能真正发挥“质量工程”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反而加剧了高校教学投入上的“马太效应”。
  3.重申报,争数量,轻建设
  “质量工程”的初衷是以基础性、引导性项目的立项建设为切人点,加大教学投入,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院校重申报、轻建设,把“关注点”集中在是否能够获取项目立项及立项数量与等级等方面,至于项目建设质量及使用效果如何,是否促进了教学改革或提高了教学质量反倒成为次要目标。在申报过程中,为争取更多的高层次建设项目,或对项目突击“包装”,或对成员“拉郎配”,围绕少数优质项目反复做文章,而不是着眼于设法激励、调动广大一线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积极性。导致在学校内部,各种计划、建设项目集中在少数学科领域,项目负责人大多是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各种人才计划的承担者、各级领导。
  4.重网络展示,轻内涵提升
  基于计算机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是“质量工程” 的鲜明特点。如精品课程,包括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指导、参考文献、作业等内容都放在网上,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特色,不同学校、不同课程层次也较多,学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自主学习。然而事实上,网络的展示学生利用不够,没有真正发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已获批项目的数量、等级常被各高校作为标志性成果进行宣讲,但对项目在多大程度和范围内发挥了引导、示范作用则甚少提及。
  同时“质量工程” 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高。如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强调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传、帮、带,引领教学团队整体水平提高;特色专业建设强调青年教师和学生均有 个月左右时间在相关领域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强调要大胆改革、大胆突破,跳出现有的条条框框,而不仅仅是“培优班”、“培特班” 等;精品课程强调不只限于主持人和几位主讲教师教学效果,强调课程组整体教学效果等,强调内容的持续更新和网站开放、维护等。这些预期目标是好的,然而事实上,一些项目申报时重形式包装,建设却时没有新的内涵。
  5.监管与淘汰机制不健全;成果和经验的总结、宣传、推广不力
  目前,质量工程项目的立项评审,明确要求各高校在校级立项的基础上择优推荐,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批复立项的方式运作,前期管理的规章和程序已比较严格规范。但在立项后建设阶段的过程管理中,由于项目量大、面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般不直接进行管理,而是在立项文件中规定由项目所属单位进行管理。项目管理责任下移后,相关管理办法却一直未进行及时配套,对项目管理单位应履行哪些职责,项目负责人应承担哪些责任,项目在不同建设阶段应达到哪些建设目标,奖罚的标准及措施如何等,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同时,由于项目的日常监控、没有建立淘汰及激励机制等原因,使得少数项目建设进展不理想。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规定及考评标准,项目管理者和负责人不愿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对建设成果及经验进行系统疏理、科学总结并宣传推,项目辐射和带动效应的发挥十分有限。
  二、对“本科教学工程”的思考
  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提出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就是要通过重点突破,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发挥国家级项目在教学改革方向上的引导作用、在教学改革项目建设上的示范作用、做推进教学改革力度上的激励作用和提高教学质量上的示范作用,调动地方、高校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培养水平。
           
       通过学习“意见”,我们可以看到,“本科教学工程”紧紧地把握住三点:一是在思路上,要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水平。二是在定位上,要充分发挥国家级项目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三是在内容上,要紧紧抓住影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力争取得重点突破。按照“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继承发展、引领示范”的原则,“本科教学工程”在影响和制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上,选择五个方面内容重点建设,所提出的五个方面的内容,有其深刻的内涵。一是抓基础,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组织制定100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二是抓龙头,要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建设1500个专业建设点,形成一批引领改革的示范性专业;建成一批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艰苦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点;配合“卓越计划”的实施,形成一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专业点;在工程、医学等领域开展5 0个专业认证试点;三是抓保障,要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共享,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方面,组织高校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5000门资源共享课程;四是抓重点,强化实践教学,建设10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1000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资助大学生开展5万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五是抓关键,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重点建设30个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支持5000名西部受援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研修。
  教育部“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与一期“质量工程”无论从建设思路还是建设内容上都有了全新的改变,它强调的是集成与创新。因为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就是要在“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系统强化教学环节、引导教学改革方向、加大教学投入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长大规律,进一步整合各项改革成果,加强项目集成与创新,把握中线与核心,提高项目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综合效应。
  1.调整建设思路和建设方式
  “本科教学工程”虽然投入不小,但对全国2000多所高校还说,项目的覆盖面不可能很广,而且他强调的是集成和创新,可以说一般的地方院校很难争取到立项。但这是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导向,这就要求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调整建设思路和建设方式,结合各地、各高校的实际科学设计“质量工程”项目,建立有特色的“本科教学工程”体系。
  2.全面梳理、总结一起质量工程建设的经验,处理好几对关系:一是一期“质量工程”与“本科教学工程”的关系;二是立项与建设的关系。切勿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搞成表面工程、形象工程、虚假工程,而应该是改革的工程、建设的工程、应用的工程、提升质量的工程。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制度来促进“质量工程”项目发挥最大的效用。三是“亮点”与“全局”的关系。立项项目只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亮点”、一个局部。“亮点”工作的成效对其他的工作会产生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而“面”上工作的全面推进有利于“亮点”工作上新水平,为仅有“亮点”的突破而没有“全局”的提升,就不可能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也有违实施“质量工程”的初衷。四是“质量工程”与“质量文化”的关系。质量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在质量意识和质量工作中的共同价值观,其中的人才观、质量观、价值观决定了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他们在教育质量形成过程中将去做什么、怎么做。“质量文化”建设抓好了,可以为“质量工程”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只抓“质量工程”建设、不愿花气力抓“质量文化”建设,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就不可能发挥持续的功效。
  3.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不仅要鼓励积极申报“质量工程”项目,更应该制订政策,奖惩相结合,建立“质量工程”的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机制。
  参考文献
  [1] 韩映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政策目标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09.5
  [2] 王平祥、唐铁军.关于高校实施“质量工程”的探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2010.3
  [3] 李录平、张拥华.对“质量工程”建设的理性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11.1
  收稿日期:2011-1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
下一篇: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主要原因及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5-26 02: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34

帖子

24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52
发表于 2022-3-12 15: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海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72

帖子

505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58
发表于 2022-3-13 19: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