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教育与多媒体结合问题的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972|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03
发表于 2020-8-29 09: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美术教育因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从分析当前传统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入手,指出了在美术教育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并着重分析了美术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运用的策略,为从事美术教学与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多媒体技术 策略
  
  多媒体技术因其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进行综合处理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到人类生产、生活及学习的各个领域。多媒体在美术教育中是如何整合运用的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在美术教育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1.传统美术教育的弊端。
  (1)课堂沉闷,提不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呆板,即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讲解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和美术作画技巧,学生对照课本进行描摹,这种教学方法往往提不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得他们大都对美术课程敷衍了事。此外,学生的注意力在一段时间内最多只能维持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也是学生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然而,在传统教学中,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学习已产生较大压力,在美术课堂上如果没有新奇的事物和教学方法,往往使得课堂越发沉闷,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2)图片范例极其缺乏,雅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个性的发展需要。
  对美术进行最为简单通俗的解释为图片和画面。然而,传统的美术教育中,由于课本、教师思维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导致范例图片极其缺乏,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此外,进行美术教育最基本的课程就是描摹教育,并且学生的认知过程都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对图片的喜好也各不相同,传统的美术教学没有足够多的素材供学生进行参考学习,使得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如雅水之鱼。
  (3)学习被动,创新能力不足。
  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被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教育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差。而在传统美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也是由于教学模式的落后而导致的。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时,往往照本宣科,学生交上来的美术作品也大都千篇一律,相似度极高。
  2.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及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1)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多样性集中体现为信息媒体的多样化和信息资源的多样化;集成性体现为对信息处理的方式完整性;交互性体现为个人需求与多媒体信息之间的选择与反馈,是有别于其他传统信息传播媒体的主要特点之一。
  (2)多媒体技术运用在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①调动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多媒体教学是运用计算机对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教学形式。运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就是充分合理地引进图文并茂、声像合一的多角度教学方式,从多个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信息接收来源多元化,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多样性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素材和教学任务,可满足学生“喜新厌旧”的心理,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增强知识传播力度和密度。如:在讲授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进行赏析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蒙娜丽莎图像的PPT素材,使学生对这幅作品达到基本的感性认识,然后结合课本,对这幅作品进行一些简要的评析。接着,可以播放一些美术学领域的专家对这幅作品的评价的视频,使学生学到基本赏析能力的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看问的视角和观念。
  ②突破传统教学,实现教学共享和教学互动。传统美术教学模式重教轻学,重过程轻实践,重技术轻情感,美术课堂往往没有形成教师与学生良好的互动。在美术教育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达到教与学的同步,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在提高美术作画技巧的同时融入个人情感,使学生能与教师实现良好的互动,并可以通过多媒体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便于学生课外学习和复习使用。例如在讲解《动物形体造型》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将教学内容做成网页课件,既可以方便其他美术爱好者使用学习,又可利用幻灯片在教学课堂上进行展示,在课件内容中包含复习与创新,动物形体造型,个人见解等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边学边实践,达到与教师的良好互动。
  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技术由于资源的多样性、广泛性和选择随意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和学习平台。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易放弃学习,但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进行资料的收集,在线咨询,根据自身的需要,收集不同的资源,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作画技巧和技术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和终身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美术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运用的策略分析
  美术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运用要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就是要在保留传统美术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使学生得到多种感官的刺激,更好地汲取美术知识。有心理学专家研究得出,人们从视觉上获得的知识记忆能保留约25%,从听觉上获得的知识记忆能保留约15%;两种手段同时使用,能保留约 5%。并且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比普通教学方法提高38%,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美术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1.巧用音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为感官接收信息,整理、分析、加工,形成感性认识,然后大脑对经验进行交换。发散思维是运用多种途径和方向思考问题,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开阔思维模式。在美术教学课程导入过程中巧用音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理想象,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更有利于美术教学的开展。如在教学国画《花草禽鸟意境图》一课时,教师可以以“鸟鸣”为突破点,选择符合意境的音乐《百鸟朝凤》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感受中国古典文化意蕴的同时,聆听各种模拟鸟鸣的声音,形成个人对画面的内涵和意境认识,丰富学生的创作空间和素材,如此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巧用视频,情境再现,切入课外。
  人类思维形成过程是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视频播放的画面能使学生得到清晰的表象和感性认识。在美术教学中巧用视频,情境再现,可以使学生从表象入门,逐步深入,形成较好的抽象思维。如,一位老师在讲解《大猩猩》时,先播放了美国科幻影片《金刚》中大猩猩出现时震撼的场面,再现了大猩猩的外貌特征和形象特征,使学生身临其境,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为教学内容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美术教育存在多种弊端,具体表现为课堂沉闷,图片范例缺乏,学生自主学习不强,等等。而多媒体技术因其具有多样性、集中性和交互性的特点被广泛运用在各种学科领域,也被运用在了美术教育中。故我认为,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图、文、音、像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是美术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洪佳钦.多媒体环境中美术教学的策略探讨[J].豆丁网教育论文,2008,(3).
  [2]罗义雄.多媒体辅助美术创作教学探讨[J].教育论文,2009,(4).
  [3]石玉才.探讨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呈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2010,(11).
  [4]赵婉如.多媒体情境下美术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龙源期刊网,20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在美术课堂中如何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客户关系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9 09: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17

帖子

527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76
发表于 2022-3-12 23: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