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探索

[复制链接]
查看: 719|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692
发表于 2020-8-22 00: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目前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日益深入,各级各类教育部门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论述起点,结合对于目前我国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和问的分析,阐释总结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希望能够对于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现状改变提供一些较新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 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239-02
  新课程改革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中学地理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兴直到90年代末才开始受到重视,走过的历程比较曲折。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地理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了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发现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有的放矢地把地理新课改推向深入。
  1.地理师资力量不充足,专业知识较为缺乏
  在一些农村中学,几乎都是由政治、历史、语文等学科的教师兼职完成地理课教学。由于兼职教师对地理知识了解有限,专业知识较为缺乏,中学地理教学经验不足,因而课程内容简单,大有“读书”草草了事之嫌。
  2.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仍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大班授课,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的“读”和“想”偏少,学生以记忆为主。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和说明问题,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时间,易于养成思维惰性。
  3.地理教学设备短缺
  通过对中学地理现代教学手段使用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地理教具不完备,一是地图不全,大部分学校缺少天文图、剖面图、资源分布图等专题型地图;二是地理仪器缺乏,基本没有天球仪、三球仪、二球仪。
  4.课堂组织不力,学生兼顾不全
  在一些学生上课不积极参与讨论,老师不能够给予足够重视,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对地理知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雅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造成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减少,成绩严重的两极分化。
  5.评价不合理,影响教学效果
  在课堂中组织学生探究过后,一些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说不到点子上,任课地理教师就一味地用“错了”、“不对”等来打断、否定这些学生的回答,目的是尽快明确正确的答案,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心理品质。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尽管有些学生的问题或说法比较幼稚,但如果让他说下去,也不见得没有价值,也许会有闪光点。相反的是,有些教师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为依据,多鼓励,多表扬,甚至在学生说错的情况下,还是“很好、不错”,使得学生雅所适从,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已经开始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是非常不利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是新课程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
  1.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截然不同的。三位一体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就是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心中始终要想着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
  2.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老师不能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抱着“师道尊严”不放的老师,学生一见就怕的老师,而应该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对等的位置上,力求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切实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变化规律,师生共同处于雅拘雅束的“自由的呼吸”这种轻松、和谐、舒畅的师生关系,营造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
  3.发展为本的学生主体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应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没有地理思维,就没有真正的地理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地理思考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根据已有事实进行地理推测和解释,养成推理有据的习惯,并能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能与人交流、沟通,以形成自己的地理素养。
  三、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
  1.全面提升地理学科地位,提高教师素质
  地理学科不受重视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地理教师专业不对口,兼职教师多,职称层次低,因而要提升地理学科的地位,要从各个方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中可以使用小组活动法。小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提高。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可以采取分工――合作――交流――展示的四大步骤,全班根据需要分成若干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承担不同的任务,如有电脑高手负责做课件,书记员负责记录小组交流内容,发言人负责发表小组的观点。在不同教学要求下各个小组承担不同的任务,大家分头收集资料,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形成本小组的观点制成表格、文档、小报或课件,然后大家在课堂上展示。这样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另外,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地理学习必须突出图像的观察与应用,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饼状图、柱状图、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不仅是学习内容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拐杖。在学习新的内容时先鼓励学生自己先看图,再看文字,然后再把文字落实到图上,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
  3.利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多媒体化。多媒体在处理信息方面容量大,速度快。教师可以利用电脑把每节课开发为地理课件,形成一个系统,使每节课不仅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另外,网络的普及使教育与教学面临着一场革命。网络资源多种多样,从范围的大小来看主要有Internet与校园网,在地理教学中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网上的资源,为知识更新、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方法多样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4.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最大程度兼顾每位学生
  设计的活动习题可以照顾到全面,如“利用经纬网定位”,以竖排为经,横排为纬,首先指明任意一个同学的方位,再让其他同学确定自己的方位并提问(特别是学习相对困难的和默默雅闻、不爱发言的学生),由于答案的各自独立性,每个学生的参与雅形中得到了加强。再由教师或其他同学说方位找此方位同学,学生的警觉性也极大地提高,不仅训练强度大了,而且趣味性增强了,学生思维的速度提高了,每个学生都兼顾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5.运用全新的评价理念,客观地评价学生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即时评价时要注意: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对学生的解释,不作简单的确定性评价;注意实行视情况而定的延迟评价;注意用评价把教学引向深入。这样评价学生是为了给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诚挚帮助,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最终目的,旨在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不是甄别和评比,注重的是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评价的目标要多元化、手段要多样化。
           
       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区分对待,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人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思维的发散度最高。教师要注意及时给学生鼓励性评价,“鼓励自信心”,“发现闪光点”。创设平等的、自由的、民主的课堂,需要的是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信任,同情与理解。即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帮助他们;在他们做错的时候,尽量不要过分批评他们,要宽容、理解他们,但要及时给他们一些振聋发聩的忠告或建议,学会与学生以朋友相处,胸怀坦诚。
   .灵活组织小组活动
  组织活动时,不妨借鉴如“实话实说”、“聊天”、“幸运五十二”等节目形式,精心选择和设计好小组活动的习题,能吸引住学生创造性地、富有情趣地去完成。在师生辩论、讲解、展示资料等交流和互动中,不仅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让学生体验到换位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两面性。如果在活动中还能注意多学科的融合,灵活运用歌曲、舞蹈、绘画等艺术及我国的古典诗词歌赋,作好小组各成员任务的分配、管理与评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热情、于轻松愉快中完成教学任务,还能使学生快乐中获得知识和情感的满足,锻炼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参与合作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和善于学习创造的人。
  中学生普遍存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一旦有了机会,他们就会想方设法赢得别人的称赞,在称赞中他们获得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每个人智力的多元性表现出个体间的差异性。因此,课堂的着眼点应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需给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创造参与机会,让其感受到成功的满足感,刺激再参与欲望。
  在新课程推进的今天,新课程的推进与开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是教师要有积极性、创造性,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总结与学习,学生的能力将会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培养,对地理也会越来越喜欢。
  
  参考文献:
  [1]陈宏丽.新课程中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影响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8,(1).
  [2]李侠.地理新课程与教师教学行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Z1).
  [3]杨旭昌.新课标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革新,200 ,(4).
  [4]刘智深,胡剑飞.课程理念更新与地理课堂教学行为变革[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
  [5]郭庆霞.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素质的应然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Paraphrase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及其应用
下一篇:浅谈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2 00: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427
发表于 2022-3-12 21: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医科大学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