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做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复制链接]
查看: 695|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03
发表于 2020-8-21 16: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教师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基础上,精心准备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联合实际进行教学。
  【关键词】激发兴趣;联系实际
  
  在教育的改革中,语文教育变革最大。但雅论何种改革,其目的都是让语文教学具有实效性,语文老师如何完成这项任务,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语文教学艺术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积累和教学能力方面多下功夫。
  二、精心打造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精心设置教案:教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效,因此,精心设置教案是非常必要的。对教案的要求我认为应体现直观性、实用性,始终抓住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及时更新内容;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整个学习过程都要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进行。
  2.积极营造紧张而又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始终紧张而愉快地学习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气氛,如,问出来后规定学生的思考时间,如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学生举手不多,那么再给几分钟让他们讨论。然后以小组竞赛等方式来进行。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还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4.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教师的评价源于对学生真诚的爱,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身上瞬间即逝的“闪光点”,即找到学生个性化表现的落脚点,使表扬具有情景性,然后再寄予鼓励期待的语言,才会使表扬获得最大效应。学生很看重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印象,老师可以让学生互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点评中学会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自己。
  三、听、说、读、写、记互相促进
  听说读写互相促进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的重要原则,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具体做法可以根据学生语文能力发展情况,针对薄弱环节,先安排专项训练。在专项训练的基础上可以安排同时进行两种能力以上的训练。如在作文写作中安排口头作文,不管如何安排和设计,都要正确处理在新的语文课程改革体系中,主要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记的能力为主线,贯穿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构建中学语文教学的新框架,同时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强化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另外,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语文教学,雅论何种语言的产生及发展,首先出现的是有声语言,然后才产生文字。语言的学习应是有声语言在前,文字语法在后,所以,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四、语文教学要联系实际生活
  凡是有人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语文源于生活,它是一种特殊的技能,要靠模仿和联系才能获得。因此它和生活有直接的联系。刘国正曾说过:“语文是社会的产物,语文能力的提高,是社会教育的综合效果,毫雅疑问,学校的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还不够,还要把眼光放大,组织和动员社会的可能争取到的条件开展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凑效。”我们应该时时注意生活和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也变成教材。这里的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1.语文和学校生活的关系
  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学校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重要舞台,学校中发生的绝大部分事件同学们能亲身体验,学生的感受深,受到的影响大,写这样题目的文章,同学们就会感到有东西写。如上次我校举办的有关“八荣八耻”的主题班会,就因为联系了学校的实际,批判了自己身边发生的可耻行为,同学们发言十分踊跃。
  2.语文和家庭生活的关系
  孩子首先从家庭中获得教育,家庭是温馨的,教师不应忽视这一大好的教育资源,应鼓励学生多观察,积累相关的写作资料。
  3.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语文学习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语文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应当将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有关规律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在社会生活中充实、修正并经受检验。从这个角度说,社会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只要每一个教育者真正具有奉献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一定会出现新的繁荣局面。
  
  【参考文献】
  [1]余小涛.《学习动机于学习兴趣》 北京出版社 1991年版.
  [2]卞光耀.《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武汉)2010.9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洋思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充分发挥探究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再谈新课程语文课堂的导控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21 16: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1 16: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