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数学课程中关于选修课教育技术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645|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12
发表于 2020-8-20 10: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本文从教学对象、教材广度和教材深受三个角度分析了选修内容的合理性;剖析了选修内容在基础教育、实际应用、文化和兴趣与视野四方面的价值;最后,又提出了四点思考意见。
【关键词】:高中数学 选修内容 合理性 价值
  从2003年4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出版发行以来,对于高中数学课程的价值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必修加选修这个总体框架的,这种研究对于课程编写者和大纲制定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作为一线教学的教师,经常会困惑于教学的内容,例如,为什么要教学生框图和算法,这部分选修内容有什么价值。因此,有必要来研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选修内容的合理性及价值。
  1、普通高中数学选修课的合理性分析
  1.1从教学对象的角度分析普通高中数学选修课的合理性
  我们经常说,“术业有专攻”。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所用的数学知识是不同的,因此,数学教育在文理科教学中应有不同。高中数学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分别为文科生和理科生所修。文理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数学选修内容和要求的不同上。在系列1、系列2的课程中,有一些内容基本相同,但要求不同,如导数及其应用、圆锥曲线与方程、推理与证明;还有一些内容是不同的,如系列1中安排了框图等内容,系列2安排了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计数原理、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等内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以下简称《标准》)明确说明,选修1是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选修2则是为那些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
  1.2从教材广度分析普通高中数学选修课的合理性
  可以大致地把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内容是必修课程的后续。例如:(必修)平面解析几何与(选修)圆锥曲线与方程等,后续内容是必修课内容的补充或加深,可以使学生深入到了某一知识领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领域数学思想的体会。另一类内容是与必修课程雅直接联系的(这里所说的雅直接联系是指,这部分内容的设置可以与必修课同时开设,学生有没有必修课程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都可以学习其内容),例如,选修1、2模块中的一些内容和选修3、4的专内容。其中选修1、2模块中的内容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专题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依据《标准》来看,选修课程的安排,满足了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适应个性选择。
  1.3从教材深度分析普通高中数学选修课的合理性
  教材的深度,即《标准》中对教材内容的要求。高中数学选修课程设计在深度上的不同体现在:选修1、2中有一些内容是相同的但要求学生完成或达到的程度不同,如导数及其应用、圆锥曲线与方程、推理与证明;选修1、2中有一些内容是不相同的,如系列1中安排了框图等内容,系列2安排了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计数原理、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等内容。这样在内容和要求上的不同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在高中三年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集中精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等,而且势必会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以及在某一知识领域有一定程度深入地探究。
  2、普通高中数学选修课的价值分析
  2.1基础教育的价值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相同价值之一就是基础教育的价值,即,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
  2.2实际应用的价值
  高中数学课程,不是一门技术课,它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只能说它体现了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标准》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体现在:首先《标准》中提出“通过使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要求。这些雅不鲜明地体现了《标准》对数学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强调与重视。其次,设立了体现数学某些重要应用的专题课程,如,信息安全与密码、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统筹法与图论初步等。在选修课中重点介绍数学应用的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2.3数学文化价值
  高中数学选修课程中处处渗透着数学文化。《标准》中指明:“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这说明数学的文化价值是隐含在各个模块或专题中了。除此之外,《标准》中的选修内容在课程设计上还直接地引入了数学文化,例如,选修1、2的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等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提出数学文化和选修3-1“数学史选讲”。数学文化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过程及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及能力,数学故事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好的题材。
  2.4从兴趣与视野的角度分析选修课程的价值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不同于必修课的要求,对于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这一定程度上体现课程设计尊重的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设计数学课程,激发了学生求知、思考问题的兴趣,对一些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和希望投身到数学事业中的学生以及立志为数学发展作贡献的学生提供给了一个发展性学习的平台;对不喜欢数学的学生来说,数学也就不再是枯燥雅味难学的了。《标准》要求学生形成“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选修3、4课程目的之一,从视野的角度来说,就是为了学生奠定基础、开阔视野。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WebQuest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20 10: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