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复制链接]
查看: 683|回复: 3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82
发表于 2020-8-17 16: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逐步深化与改革,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新的教学目标,因此,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化,应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的开展给语文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元素,从而给语文课堂营造了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随着语文教学课程目标的逐步更新,语文教师应在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规范化、创新化。
   一、抓住恰当时机,挖掘学生深入探究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的讨论中,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适时针对于课文内容提出恰当的问,这样就将学生带入课堂的探究中。语文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把握好恰当的时机,同时也应把握好问题的深度,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从而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教师可以从作者的情感入手,让学生切实体会作者写作时的背景与情感,这在雅形中就将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情感上的升华,从而将学生带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因此,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抓住恰当的时机,不仅要将学生带入文本,同时也要学生切实感受文本中所要抒发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究。
   二、启发式教学引导,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充当着教的角色,这在雅形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想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应适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引导新课时,应注重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很大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启发式引导的过程中,也是在挖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潜力。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狐狸和乌鸦”的课程时,可以通过介绍这个故事的背景,然后对学生进行巧妙的设问,让学生通过思考走入文本中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同时也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简单的教,而是将目光放在启发式的引导上,这样,才能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启发式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启发式引导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应注重启发式教学的效果。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思维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连接学生和知识的纽带,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应将自身的经历与感受渗入到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程所阐述的内容。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语文教师应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时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一种新的情感世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同时也给教学课堂提供了活跃的气氛。例如,在讲解“冬天是个魔术师”时,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幻灯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冬天的画面,同时也在雅形中增激发学生探究思维,对于那些本身对语文学习并没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讲,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了新鲜感,从而在雅形中提高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由此可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创设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时效性。
   四、巧妙点拨,灌输自主探究方法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并不是让学生随意的探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适时在教学中进行巧妙点拨,灌输学生正确的自主探究的方法,这样,才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解“大自然的秘密”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让学生主动描述自己眼中大自然的样子,这就将学生带领到大自然的世界里,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语文知识有着广泛的空间,教师可以抓住教学中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尽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开发学生扩散的思维模式。由此可见,在探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想保证教学的质量,不仅要注重教学中的巧妙点拨,同时也要灌输学生自主探究的正确方法,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文本的解读中真正领悟到语文学习的真谛。
   五、注重自主探究目标,提高探究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选择所要探究的目标。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语文教师应站在全体的高度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同时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的地位。语文教师在阐述文章的知识点,应从多个角度出发,以便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讲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时,教师可以根据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设置不同的自主探究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进行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于感兴趣的探究目标,学生不仅可以进行深入的探究,同时也增加了自身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想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师不仅要注重自主探究的目标,同时也要激发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浓厚兴趣。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东坎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功能探究分析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7 16: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28

帖子

54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45
发表于 2022-3-14 05: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24

帖子

543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39
发表于 2022-3-14 14: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计算机和英语的统考资料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