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

[复制链接]
查看: 644|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09
发表于 2020-8-16 05: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3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19(2008)10-01 3-01
  
  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本文将通过对初中学生特点和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结合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优化途径,从而为解决“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理清思路,提供一些借鉴方法。
  
  一、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又流露出稚气。加以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父母的溺爱及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导致他们自我意识强、懒惰、自私、适应环境能力差,少数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体育教学的德育内容及任务
  
  理论上讲,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集合,现在也有人把心理健康归为德育。但在实践中,这种全方位的德育常常变调,基本上已经演化为以政治为核心的德育。德育理所当然地担负培养全面的、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重任,而且应当作为主要任务。随着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现代公民意识与品德的养成将成为学校德育的当然之责,而且是德育工作为社会所负担重要之责。
  
  三、体育教学过程德育的基本形式
  
  (1)通过组织身体练习对学生进行教育。体育教学过程既有脑力活动,又有体力活动;以体力活动为主,又以脑力为主导。德育工作始终围绕着紧张的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结合进行。
  (2)在学生身体活动中抓活的教育。体育教学过程学生的身体活动千姿百态,他们的思想活动也千变万化。体力活动引起思想活动,思想活动又往往影响和指导着体力活动。在体力活动中出现的思想活动,往往是一闪而过,是小的东西,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积极引导,抓紧教育。
  (3)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并体现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德育才能完成得好,严格要求包括学生在课中的思想、作风、组织性、纪律性、遵守规则等等。
  (4)体育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是课中德育工作的基本体现。课的管理工作越严,各项教学措施越细,课中德育的效果就越明显。
  (5)课中严密组织教学,是教学过程德育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全课的组织越严密,不仅教学收效明显,而且课中德育工作也能得到充分体现。
  
  四、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
  
  在体育课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1、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其它项目中也可以通过实例,让他们意识到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2、顽强品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并根据握力的测试证明,让学生认识到自已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座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
  3、竞争意识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4、心理承受能力教育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当代中学生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初中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学过程实施德育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当前,难度特别大,对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要求比较高,但只要我们坚持把自己平凡的工作与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领域各项改革,就一定能够开创出体育教学过程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让真情在语文教学中流露
下一篇:浅谈如何有效教授小学英语词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6 05: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46

帖子

531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19
发表于 2022-3-13 09: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233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