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块化项目小组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复制链接]
查看: 752|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88
发表于 2020-8-15 22: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应坚持以岗位需求分析为基础,在教学模式上科学划分模块,满足学生多样性分层次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教学改革 模块化 项目小组 分层
   DOI:10.39 9/j.issn.1 12-8289.2010.10.005
  
   近些年来,很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开展了基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的教学改革。教学中已经普遍采用项目案例教学。但是,从教学效果以及就业后的的反馈看,情况并不十分理想。
   首先,计算机专业岗位普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钻研能力并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而目前中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并不浓。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数据逻辑分析能力都较弱,在技能培养方面,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弱,这些弱点导致学生雅法有效接受最新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更雅法实现举一反三,目前的改革虽然解决了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技能的模式,但是却没有很好的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其次,从课程体系和模式来看,也很难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可以说,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已经按照社会对中职培养的初级技能人才的不同岗位要求确定课程体系和内容。但事实上很少有学校真能做好岗位能力分析工作,这一方面是因为计算机专业岗位分工过细,另外一方面是计算机专业技术更新快,教师本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整体一般造成的。同时,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其面向的岗位不是一种,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岗位也不可能一样。而现在的改革还远没有达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按需设课。
   根据中职计算机实际以及专业情况,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要打破僵局就不能要求所有学生按照一个模式来培养。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想要全面的实施系统改革还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从教学模式上进一步深化改革,还是可行的。
   1、改革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
   这是教学深化改革的出发点,通过加强市场调研,针对市场热门的计算机岗位及时开发相关课程模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计算机应用操作人员的职业标准有多个,有了这些标准作为参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进行的市场调研开设相关课程。职业岗位好定,但是具体职业所要求达到的技能标准必须明确,否则后续的教学改革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并不是新鲜事物,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取消原有的课程以软件划分的模式,直接进行课程组合和内容整合,将原来的多门专业课程根据需要组成一个模块,减少内容叠加和损耗。一般可将课程体系分成三大模块框架: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核心技能模块、专业拓展强化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与网络模块、硬件技术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技能模块包括:图像处理子模块、动画制作子模块、影视编辑子模块、网络管理子模块、网站开发子模块;专业拓展强化模块包括:广告制作综合模块、动漫中期处理模块、动漫后期处理模块、园区网管理模块、影视动画综合模块、室内设计模块、游戏开发综合模块、IT产品销售模块,IT产品维修模块、电子商务模块等。模块已经基本体现了按照岗位设置模块的要求,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不能简单的按照时间顺序划分。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能力水平以及毕业生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来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这是改革的关键。
   此外,在第4学期还要增加综合技能扩展模块,将要求有关联的模块再次组合打包在一起,实现学生能力的巩固和提升综合应用能力。这是因为前期学过的内容结束后,还缺乏一个巩固和综合的训练。模块设置中还要有专业复合模块,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可以将电子专业基础技能、营销技能等内容复合在一起。考虑到目前学生现状,一味的求精是不现实的,复合化和强化训练是教学模式改革中需要格外要注意的。
   2、采用分层项目小组化的学习组织形式
   除了继续在教学中推进“做中学,学中做”,全面强化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外。还应注意学生学习组织形式的改变,由于计算机专业划分非常细致,模块内本身还是可以细化的,而且学生有不同的就业意向,因而对不同课程有不同的兴趣。考虑到教学管理实际,将一个班级学生按岗位直接分班上课还达不到,那么,如何为一个专业班级中不同学生设定不同层面和内容的教学任务,配合课堂任务的课堂组织形式选择是改革的一个目标。分层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可采用“同层集中式”和“混层协作式”。“同层集中式”就是教师按A、B、C三个层次,把同一层次的学生集中安排在机房相邻位置,并分成4~5人的学习小组,这样便于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讨论本层次难度的问和完成本层次的学习任务。“混层协作式”就是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混合编成4~5人的多个学习小组,挑选一名A层学生担任学习组长,带领成员共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A层学生乐于帮助C层同学,C层学生也乐得学习,互动的气氛和谐有序。考虑学生今后就业分工很细,将学生按模块划分岗位学习小组,按照混层协作模式每组 -10人,由不同的教师来带领完成。除了通用模块以外,同一班级可以分成多个模块组,这和传统的统一课堂教学模式有本质不同,
   由于课程改革后,所有课程均是模块化、项目化,所以,除了教学内容不同,考核过程评价模式体系可以做成一个统一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达到社会岗位的技能水平,并考核学生创造力、协作能力,不能是单一的技能考核体系。可以通过开发一个在线评价管理软件,由老师按照学生随堂表现直接记录成电子数据,根据电子数据实施质量监控,并作出分析。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实际目前面临很多问题,在不断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我们回头来看一看,现在的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生多样性的学习需求,这些问题的解决表面看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都是改革中必须要面对的,如何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是改革中必须牢牢把握的。
  
  作者简介:
   宁 蒙(191 -),男,蒙古族,本溪机电工程学校,硕士,讲师,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学,计算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初中学生英语成绩性别差异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素质教育观念下历史教学方法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5 22: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