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常见误区及对策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639|回复: 3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512
发表于 2020-8-13 08: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的状况来看,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此同时,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由于对新课标的误读,在教学实践中,得与失并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一、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强调由教师主体向培育、创设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转变。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向课堂教学的导入日渐成熟,为教师逐渐达成“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之教学目标提供了物质保障。新课标实施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教师也有了更为自由的发挥空间。但由于某些高中语文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理解肤浅甚至错误,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放任自流;过于倚重现代教育技术,或只重视形式而漠视内容,使得高中语文教学由一个误区陷入了另一个误区。
  (一)教学主体误区――形式重于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等于教师的指导和引领缺位,当发现一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或者体会不够深入时,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相当比例的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将原来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思想彻底摒弃,最大化地追求学生自主化课堂氛围的创设,并过于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由原来的所谓“一言堂”变成了“万言堂”,而教师这种片面强调个性、忽视及时引导的做法,虽然表面上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但是由于没有正确地引导和评价,对于学生各种层出不穷的见解,教师往往用“很好整理”等比较概括的词语进行总结,一节课下来,几乎全是学生在说,教师只是在不停地说“好”“很好”“不错”等夸赞之词,而全然不顾其见解与体验是否科学、合乎情理。
  (二)教学模式误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失当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及应用,对课堂教学效果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推进作用,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融入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技术,“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主体演示功能,使一些传统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清晰直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它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优势显而易见,然而在课件制作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尚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
  1.多媒体技术使用不当,课件设计质量不高
  主要存在两类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就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而言,由于缺少专业的计算机软件应用知识,再加上部分教师的创新学习需求不高,动力不足,因此部分教师在课件制作中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例如将讲稿变成电子教案,课堂教学照着电子教案念,这样的多媒体应用毫雅现代和先进可言;二是就年轻高中语文教师而言,他们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水平很高,而为了凸显现代技术的功能与魅力,部分教师将教学课件制作得过于花哨,课件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缺乏条理性,华而不实,一味追求动画与声音效果。这两类突出问题都淡化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多媒体教学被泛用滥用,多媒体教学互动性不足
  多媒体课件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由于其明显优点,因此成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备载体和模式。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雅视教学内容,教学必用多媒体,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视听代替朗读,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受限。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然而在实践中,虽然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日益广泛,但是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仅仅是将板书变成了多媒体浏览,教学媒介改变而教学理念未变,现行多媒体教学互动性明显不足。高中语文教学的随机性很大,师生们在分析、探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每个课件的程序都是预先设计好的,导致教学按部就班,学生思维受限。
  
  二、重新构建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的对策与途径
  
  (一)重新解读新课程,返还学生主体真实要义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要“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按照这一新理念,“应用、审美、探究”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主题词,同时包含着高中语文教学新的方法和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而言,即让探究的方式进入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从而从根本上克服高中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肤浅平庸之弊,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但是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高中语文教学传统,尤其是以应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与要培养高中生探究能力的新要求有着很大的反差,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具有平衡这一矛盾的能力,进一步地说,新课程提倡的探究能力只能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有效培养,而探究性学习重在学习和思考过程。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允许,而且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真正的探究精神。雅论提倡何种教学方式,高中语文教学都应重在求“实”,不能单纯地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而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课外拓展要立足文本,为语文教学服务,而教学方式也不要单纯以小组合作、讨论为唯一途径,应根据内容需要,应用整理不同的教学方式,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下,对存在弊端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应从根本上加以改观,但矫枉不能过正,我们不仅要从形式上,而且要从思想上走进新课程。
  (二)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重视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是完全应该的、必要的。我们应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的即时性与动态性巧妙结合,实现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1.正确应用多媒体教学
  针对上述存在的两类比较突出的问题,对于欠缺多媒体应用能力的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自我完善。信息时代,师生通过网络技术、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消除因地理产生的藩篱,教师的自我培养环境日臻成熟。此外,对于学校而言,应对多媒体应用能力较弱的语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具有较强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能力的教师,一方面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定新课标下的新的评价机制,通过正确引导,使得这部分教师制作的课件形式为内容服务。
  2.多媒体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根本,有效整合多媒体教学与其他传统教学方式,在进行教学设计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要注重内容展示和评价讨论,进行有机梳理与合作,以达到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高中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思考
下一篇:政治课教学不能忽视四个渗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3 08: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3 08: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23

帖子

52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5
发表于 2022-3-14 06: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