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课堂调控能力 深化学生语言文字训练

[复制链接]
查看: 589|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78
发表于 2020-8-13 04: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在教师调控下进行的,要实现“主导”与“主体”的统一,我认为主要在于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学生思维的调控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调控
   教材是以一篇篇完整的课文形式提供给教师的,这些课文并不全是为了学生语文训练的需要,所以,教师没有必要把课文所有的语言现象都教给学生,只要按“大纲”要求、教材系统及课文特点,精心选择几个训练点作为训练重点即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潜心钻研教材,把握好每次训练的“点”与“度”,选择重点词、句和段落进行重点教学。
   二、教学环境的调控
   1.精心组织导语,激发学生学习语言
   优美动人的导语,可以在教学一开始就创设生动、形象、活泼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动机。如一位教师在教《美丽的南沙群岛》时,就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你愿意亲自去看看吗?”这时,教师再相机提出读书要求,学生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按照要求认真读书、潜心会文。
   2.恰当运用媒体,引导学生领悟语言
   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媒体,对激发学生饱满的情绪,提高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有很好的作用。它能再现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纷繁世界,让学生在感受、比较中去欣赏语言文字的内在美。例如苏教版第七单元21课《恐龙》,因为恐龙是灭绝了几千万年的史前动物,在教学这段时,感觉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遥远。单凭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文,领悟情境,而且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就会不尽如人意。
   三、学生思维的调控
   思维的雅目的性是小学生思维规律的显著特点,他们的思维有时是杂乱雅章的,随意性很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应教会学生有目的地思考,明确“想什么”和“怎样想”,为他们指引思考的方向,以克服思维的盲目性。如《卧薪尝胆》一文,文章纷繁复杂地写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后面写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学生带着目的就会认真思考其缘由: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有励志图强之精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言文字训练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深入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断实践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特色,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为突破口,为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而努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新河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小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尝试
下一篇:在体育教学中科学实施合作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3 04: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3 04: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