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效率之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671|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28
发表于 2020-8-13 01: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随着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率,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 提高课堂效率 方法探究
  高效课堂教学要靠学生的高效学习来实现,应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终极目的。如果教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累,那不是高效学习。真正的高效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不是老师的教为中心。所以,高效教学以学生的高效学习为前提,教师主要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和服务,促进和增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是为了不教,因此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样在于学生。一节课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组织了多少活动,而应看学生有没有进步和发展。这种进步和发展可以是知识上的,也可以是技能技巧上的,还可以是情感态度上的。即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尽可能的学到了最多的知识,尽可能的训练了技能,使思想上和情感上受到教益。
  1、转变角色观念,准确定位
  “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发展的一切”,这是我国新课程理念的核心目标。因此,要改变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不考虑学生实际发展要求的教学观念,真正做到“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以学生为本,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新形势下的课堂十分注重师生间的融洽互动,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与学生交流,要勤于与学生进行沟通,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长期以来,学生把老师看做权威,而自己更多地扮演着“遵从者”的角色,不是不愿与老师交流,而是不敢、怕跟老师交流。这就需要教师主动与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她)们的喜怒哀乐,做他(她)们的知心朋友。试想,一个既是“良师”又是“益友”的教师,还有哪个学生不愿意与老师交流、互动呢?而拥有了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在教学中学生乐于、愿意与老师合作,与学生的互动就要有效得多。
  2、吃透课标、把握教材,过好“三关”
  细心解读课标与文本。教学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目标需要过好“三关”:
  (1)抓好备课关:高效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施教者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并对内容进行科学统筹的安排。而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做到“厚积”,才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薄发”。
  (2)把好预习关。即:学生预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预习能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在预习中发现了问,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主动去求知,去体验。但是,学生的预习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明确目的的规范性的预习,才能取得学习成效。
  (3)过好课堂关。首先,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布置任务,要尽可能做到目标明确,范围清晰,这样学生的思考和活动才有目的性。其次,老师要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能不重复的坚决不重复,尽可能做到表述准确、精炼。再次,因材施教,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并做好科学的分工和协作,另外,我们布置的任务要有一定的梯度,既不浪费优等生的时间,又要兼顾后进生的学情。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教学增色。
  (1)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或对教材的案例巧妙设问,激起学生的兴奋点;或对教材中的图片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或对教材中名言警句引经据典,都是学生们乐于学习、参与的素材。
  (2)大量收集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可视频插播,可新闻浏览,可音乐精曲播放,可热点时政透视,都可以成为教师提高教学实效的亮点。
  (3)收集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故事为教学服务。或为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感人事迹,或为社区鳏寡孤独老人服务的“学雷锋活动”,或选取校园的好人好事、恶习恶语,对于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帮助极大。
  (4)关注时政热点,把它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探究社会生活知识。例如,在上消费者权益保护时,及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三聚氰胺事件,在上一国两制时,引入陈江会等材料。这样,既开扩了学生的视野,又增添兴趣。
  4、创新教法,凸显主体,提高课堂实效。
  创新教法,是取得更好教学实效的关键。谈话法、讨论法、师生角色互换法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唇枪舌战、知识抢答、才艺表演等也常见于课堂,真可谓“百法”齐放,“百法”争鸣。
  (1)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内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组织辩论、安排游戏、角色扮演等等。借助这些活动,让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2)开展合作学习,安排课堂活动。小组合作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课堂活动形式。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要达成的目标,避免使活动只是一种表面热闹的点缀。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学生能通过看书归纳出来的,就没必要设计讨论题,否则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的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
  总之,要提高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吃透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从学情出发,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落实教学目标;同时,从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出发,开发生活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更需要我们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结构,更加关注教学细节,提高课堂实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天涯海角也要找到Ni:提高课堂效率之研究





上一篇:更新教育观念 走进新课改
下一篇: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数学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3 01: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3 01: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