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英语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复制链接]
查看: 516|回复: 3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79
发表于 2020-8-10 12: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本文从几个方面剖析了缺乏英语朗读训练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同时阐述了朗读对英语教学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英语朗读 听说读写 影响 水平提高
  
  英语的学习涵盖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但是,现实中“说”的环境比较少,如何来弥补这一环节,自己创造说的环境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听课时间和老师及同学用英语沟通之外,另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朗读。朗读是正确地使用语音、语调、节奏等把语言材料用声音表达出来,朗读不仅具有视觉上的接触,因为它要求朗读者专注语言材料,而且还有着口语表达的功能,朗读者想着材料的发音,才能专注地念出来。在朗读过程中,将声音通过听觉神经传导到大脑,记录下文字所表达的信息。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表明,朗读是一种由生理活动向心理活动的固化过程,即所谓的“内化”。内化就是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英语朗读能够很好地实现英语教学要达到的内化理想结果,长期坚持朗读能够促进听力和口语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也对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有所助益。下面就具体将朗读对听说读写的影响阐述如下:
  1.提高听力的准确度
  上听力课时经常发现学生听不懂他们本来熟悉的英语单词、句子,不过看到这些听力的原文,学生却很容易理解。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学生大脑里只储存经由眼睛输入的英语单词词形的信息,但没有将有声信息通过耳朵同时与形的信息相互融合。多听固然是解决听力问的一个途径,可是朗读对提高听力的作用不可小觑,大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改变,英文输入大脑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小时候学的文章多数是通过朗读的方法输入大脑的。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但朗读却大大减少了。其结果是:记忆的牢固程度就会减弱。
  缺乏朗读就会造成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逐渐生疏,听力理解中会出现一些障碍,如近音词、同音词、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及语流中出现的音节省略等;另外由于缺乏朗读的训练过程,加上学生的知识面窄,词汇量、词法、句法、语义、背景知识、逻辑推理等相对匮乏,因而制约了听力的提高。如果有朗读英语的训练,同时对朗读的文章进行精选,这类文章能帮助学生丰富词汇量,因为文章是有情节的,其中的词汇融合于句子中间,联系上下文便于识记,通过经常朗读接触到的生词、句型日益增多,这对学生今后使用常用词以及短语很有帮助。朗读不仅巩固已学知识,如:词、短语、句子,而且复习语音、语法、词汇等,要充分完整地朗读一篇短文,要对它所包含的语言知识有所理解。反之亦然。反复朗读过程中遇到的习惯用语,句型得到强化,而不用机械地去记,通过朗读和背诵,自然而然了解了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地理和风俗等知识。并将它们牢牢地存贮在脑海里,遇到听觉重现时,就可以调出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轻而易举地明白对方的意思,从而更好地提高听英语的效率。
  2.增强口语表达兴趣
  缺乏系统的英语朗读及英语朗读训练造成的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学生开口难、难开口,现在成为英语教学中碰到的突出问题,其结果是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缺乏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英语教学中所出现的哑巴英语是有悖于大学中提倡的素质教育精神的。而朗读中是要强调语音、语调的准确和模仿,如果发现此类的问题可以及时纠正,朗读就给学生再学习再纠正的机会,提升他们在语言交际中的自信心。反复大声朗读英语范文和课文,并且持之以恒,能够使学生逐渐培养一定程度的语感,形成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将勇于口头表达,再加上具有一定的语感,配合英语的思维逻辑,三者的融合,英语口语训练就可以功到自然成。不难想象,没有必要的英语朗读练习,在现实交际环境中学生没有积累足够的自信心不敢大声读英语,更不能想象他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达到英语交际的目的。
  3.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朗读是阅读的补充形式之一,没有朗读的环节,学生势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培养起英语的思维模式,进而影响学生的英语语感的建立和巩固。因此,阅读能力也难以进步与提高,即使阅读上有点进步,也不能完全摆脱汉语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这样完全制约了阅读能力的拓展。如何提高阅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安排学生朗读一定数量的文章,朗读时老师在语音、语调、特别是在句读上进行重点指导,这对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结构含义起到一定辅助作用。对于文章中的语段学生只有理性的认识,得不到实际的应用的训练。相反,如果教师能在讲解的同时把语段的语调、句读等朗读给学生听,令其模仿,学生便会在感性上有所认识,就能更好地理解语段结构真正的深层含义了。有了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再遇到文章中类似语段,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如此反复循环,扩大阅读面,以朗读促进阅读便可使之相得益彰了。但是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朗读训练一定要和默读、速读等其它形式的阅读训练结合进行。否则,学生将会养成一字一字阅读的不良习惯,进而限制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4.促进写作水平提高
  一篇好的英语文章,必须有明确的中心主旨,分明的层次,严谨的结构,清晰的逻辑,充实的内容,精彩的语言,连贯的语义,全篇文章的各个段落,都能充分的体现文章主旨中心,并且全文连贯通畅。要让学生写出这样的文章是有难度的,因为他们在写英语作文时,先在头脑里用汉语进行构思布局谋篇,然后用英语来翻译;有的学生会利用已掌握的语法知识对单词进行排列组合形成英语句子,自然导致中文式的英文文章。这种机械般的语言形式和规则的运用,造成学生写作时英语书面表达难以完成,时而掺杂着中文的思维,写作肯定就不得要领,最终要求学生写出地道的英文文章这比登天还难,就其根源是没有经常朗读大量的范文,对各种文章文体雅法熟悉,掌握。经常朗读英语文章句子、段落和篇章,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因为此时学生接受的语言信息是全方位整体的概念,文章中每个句子都包含着原汁原味的语言点。通过朗读,学生头脑里这些机械的语言形式和规则变得丰富饱满起来。通过朗读,各钟语言表达形式和语法规则都包含在整篇文章之中,其语言输出也就具备了整体性。所以,学生只有经过长期的朗读,能够使英语文章中得语言内化而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久而久之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写出来的文章得体、地道,行文语意连贯,其写作能力表达水平也会逐渐提高。
  总之,英语教学中朗读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它能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发展和提高,当然朗读教学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而且朗读要坚持长期进行,方能逐渐看到它带来的效果。
  参考文献 :
  [1]赵卿敏.创新能力培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曾剑平.从词语看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
  [3]胡壮麒. 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4]王立飞.现代外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张庆宗.英语教学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下一篇:时代特征视角下“80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探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0 12: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0 12: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08

帖子

526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63
发表于 2022-3-12 14: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网考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