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lane平台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与实现

[复制链接]
查看: 216|回复: 0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307
发表于 2022-8-22 11: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雅宝题库答案
****此区域为收费内容****    需支付 1 知识币后可查看,1币=0.01元查看答案


雅宝题库解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飞机设计已基本实现了三维数字化设计。由于飞机结构的复杂性,涉及学科专业较多,一些复杂结构件或部件的设计必须依靠多个设计团队来完成。飞机设计人员对协同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依托国家863重点项目—大型飞机i-plane 研制关键技术,对飞机协同研制过程中关于数据的协同通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实现。论文主要工作包括:(1)        三维模型轻量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挑选了三种开放的轻量化格式3D XML、JT、U3D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进行了综合评估,分别介绍了三种格式的开发年份、维护厂商、压缩方法及开发工具等,然后评估了三种轻量化格式作为中间格式使用时的特点,在实体颜色、几何属性、特征信息等方面与产品数据标准STEP做了比较,给出了结论。论文选取了两种轻量化浏览工具Productview和Autovue,比较了它们的功能,选取了适合i-plane使用的轻量化浏览工具。由于Productview没有网页版,所以当需要在网页中查看三维模型时,使用Autovue。(2)        基于飞机研制协同原型平台i-plane,设计了协同设计架构,将协同设计的关键---三维模型数据的传输转化为二维图像数据的传输,进行了系统实现。论文采用了同步协同设计的集中式架构方案,研究了实现协同设计的三维模型的传输方法之后,选取了支持多种三维设计软件的将三维模型的传输转化为二维图像传输的方式。二维图像的传输使用了数据报套接字---即基于不可靠连接的UDP协议的Socket传输。另外,论文利用基于可靠连接的TCP协议的流式套接字实现了普通文档数据的传输。(3)        基于飞机研制协同原型平台i-plane,根据音视频数据传输的特点,设计了适合音视频的流传输方法,包括传输协议、模块划分、接收和播放等,给出了系统实现。音视频数据的传输首先需要使用音视频捕获设备采集数据。然后分别编码为G.723和H.263格式,采用了RTP协议和RTCP协议进行了传输。最后采用Java多媒体框架JMF给出了系统实现。





上一篇:某公司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某汽车公司生产管理系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