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产品生产工序质量控制及管理

[复制链接]
查看: 1019|回复: 1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465
发表于 2020-6-10 04: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及未来的发展,因此电子企业产品生产时的质量控制尤其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子产品生产工序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工序质量控制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电子产品;生产工序;质量控制;管理;基本环节
  中图分类号:TU112.3 文献标识码:A
  
  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严重影响着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工序质量控制又称过程控制,是由传统的工艺设计延伸而来,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不仅需要进行产品的工艺设计并将工艺准备工作文件化,还要将质最控制到工序中它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产制造,其主要的任务是由操作者按图纸、工艺文件和产品技术规范,制造出具有“符合性质量”的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工序质量控制与管理,就是为了生产出有质量保证的产品而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和管理条件与要求,是否能够有效的执行,决定了产品制造质量的状况。
  一、工序质量控制
  1、影响因素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人、机器、原材料、工序方法和环境。
  操作者:工序质量要得到保证,操作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高度的责任心和自我约束能力,须不断提高技术熟练程度,严格的按照操作步骤和规定进行生产。
  机器设备:要保证工序生产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机器设备是的重要条件之一,尤其是自动化程度较高、有定位装置的设备,它们对于确保工序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机器设备的精度保持性、稳定性和性能可靠性;配合件、传动件的间隙;定位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即使对于一般通用机器设备来说都是影响到工序质量特性的因素。
  为了保证工序质量,可以适时的对机器能力进行调查。机器能力的调查主要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工序能力不足时。二是新安装或大修以后的设备,应调查机器的能力来了解设备的安装或大修质量。三是大批量生产以前,通过调查随时掌握设备精度的变化情况。
  原材料:对产品制造质量起着主导作用的有:原材料的规格、型号、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控制原材料的性能,应在购买时明确规定质量要求,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并合理的选择原材料及外协商的供应商家。
  工序方法:工艺方法对工序质量的影响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正确合理的制定加工方法,选择工艺参数和工艺装备,二是严肃的彻执行方法。对于成型加工、定程加工的工序来说,直接对工序质量起决定作用。此外加工的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走刀量等工艺参数的选择;工艺的编排和衔接;工装模具的制造、鉴定和保管;计量器具的选用、鉴定和保管等, 也严重地影响着工序质量。
  环境:由于生产产品的工序不同,所需环境条件也不同。所谓环境,一般指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噪音干扰、振动、照明、室内净化和现场污染程度等。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适宜的环境,以免影响工序质量。
  2、工序管理
  所谓工序管理就是通过管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诸如生产方法、生产手段、生产场所、生产时间等因素,以保证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的各种活动。工序管理不同于传统的工艺管理,它是传统工艺管理的深化、细化,强调管理生产中的诸多因素,以保证产品的质量,重点强调应用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数理统计方法。合理科学地布局工序流程,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要求;区分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一般工序,有效确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和控制点有明确的标识,对每个质量控制点规定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和接收准则,并规定相关处理办法。
  二、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设置质量控制点是过程质量控制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方法。
  质量控制点的对象,可以是一道工序加工出来的产品或零件的某一项特性值,也可以是一道工序的关键特性或重要的工艺文件。设置工序质量控制需遵循以下四条原则:一是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为A级的生产工序;二是工艺上有特殊要求的工序以及工艺过程不稳定的工序;三是直接影响质量的生产、安装和服务的关键工序;四是在生产或使用中反馈信息频次较多的工序。
  产品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工艺方案。在经过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前提基础上,工艺人员与设计人员应对产品质量特性的分级慎重甄别,直至成批生产进行设计定型时。识别薄弱环节后编制质量控制计划,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文件。
  质量控制点确立后,可以按下面的管理流程进行管理。
  (1)、编制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备案到技术中心工艺管理处。
  (2)、遇到复杂的工序,绘制“工序控制点流程图”,并明确标出建立控制点的工序、质量特性、质量要求、检验方式和测量工具等。
  (3)、明确规定“主导因素”的控制范围和管理要求,通过编制质控点作业指导书详细指导员工操作。编制自检表和检验记录卡,详细的对控制做出规定。
  (4)、编制设备、工艺装备点检卡。重点监控质量控制点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5)、制定“质量控制点的管理办法”。
  ( )、可行性分析工序质量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后开始贯彻实施。按控制方法记录,如果出现异常做好点检记录,及时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并调整措施以便有效控制。
  (1)、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验收。合格的质量控制点应具备质量要求明确、工艺文件和控制文件齐全等要求。
  (8)、工序经过重点控制后,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工序能力也得以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生产公司可以提出书面申请,技术中心批准后撤销控制点,纳入正常管理。
  三、工序质量的验证
  为保证工序设计能达到企业的生产要求,应验证工序设计,一般包括工艺参数、加工方法、生产设备、工艺装备、检测装置等方面的内容。对批量大的关键工序,应采用分析控制图来进行验证,观察产品质量特性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并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判断过程能力达到的水平。
  结论
  针对生产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动态因素进行规范的控制与管理,满足生产进度要求的前提下,确保产品的质量。鉴于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并随时间和产品不同而各有差异,各因素呈现动态的相互制约,还有必要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找到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并进行有效改进和控制。不断改进工序过程控制与管理,才能实现质量与效率的稳定与平衡。
  参考文献
  [l]高磊,沈斌,王家海,闫广超,等.基于Minitab质量控制图的电子产品生产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11,2(10):1  8-1  9.
  [2]徐佐良,刘荣清,等.Yarn Master Zenit电子清纱器:数字在线质量控制系统[J].纺织器材,2011,1( ):3498-3500.
  [3]王肃清,郑淑莉,等.谈铁路电力电子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与应用[J].铁道技术监督,2010,3(12):153 -1539.
  [4]史建卫,徐志雄,李志文,杨冀丰,等.SMT车间管理与质量控制技术(续完)[J].电子工艺技术,2010,2(15):855-859.
  [5]杨文凯.电子监管及电子标签在出口水产品安全生产加工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15(10):1221-1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加强企业内部制度控制 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下一篇: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6-10 04: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