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成本控制优化分析

[复制链接]
查看: 784|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483
发表于 2020-6-4 07: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过渡阶段,高校成本投入作为检验高校办学效益的一个主要指标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的关注。本文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层级高校的成本投入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发现我国高校在成本方面存在的问并给出相关政策性建议和意见进行控制补偿。
  关键词:高等教育;成本控制;优化分析;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 -0221-02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高校连年扩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人才,同时也面对克服财力紧张的巨大挑战,高校成本投入作为检验高校办学效益的一个主要指标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的关注。对高等教育学校成本投入的分析研究,既能满足不同投资主体对投资回报的客观需要,又能为优化资源分配结构及合理建立高校成本分担补偿机制提供依据。
  二、高校成本的内涵及构成
  马克思关于成本的理论,揭示了成本最本质的经济含义,即:成本是耗费与补偿的统一体。高校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在校学生,高校教育成本应该以高校为培养学生付出的耗费价值作为高校教育成本计量的理论依据,体现为学校为产出高校教育产品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总和。
  (一)高校成本与高等教育成本的区别
  高校成本主要指学校方面的投入,是为维持高校运转所需的所有资源和要素,包括学校的各类有形资产投入和无形资产投入。这些投入的资源和要素是学校管理者掌握和控制的,能够发挥管理者主观能动性,进而影响学校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而教育经济学角度所理解的教育成本是指用于培养学生所消耗的教育资源的价值,或者说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本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其中还包括实际发生的直接性社会成本和间接性机会成本,即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和受教育者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其他可能收入等。
  (二)高校成本的构成要素
  从高校角度考虑成本投入,可以将其分为人力资源投入、物力资源投入和无形资产投入。具体细分如下表。
  三、基于AHP的高校成本绩效分析
  (一)AHP简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狄(T.L.Saaty)在20世纪10年代中期提出的。AHP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的特点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结构(主要是两两比较)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一层元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
  
  
  (二)AHP模型的建立
  构建高校成本评价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分为:最高层为目标层A,即高校成本绩效情况,准则层Ai包括人力资源状况A1、物力资源状况A2和无形资产状况A3三项指标,三项指标下面又包含若干个子指标Aij,即指标层。
  
  
  首先,将高校成本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层因素写成矩阵形式,并利用数值对其相对重要性作出判断。两两比较的相对重要性标度的判断值可以根据调研数据、统计资料以及专家意见综合权衡后得出。
  查阅2005-2010年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得到相关数据资料,并与专家意见相结合,得出下列判断矩阵Ai→A:
  
  
  ①相对于人力资源成本而言,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为:
  
  
  ②相对于物力资源成本而言,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为:
  
  
  ③相对于无形资产投入而言,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为:
  
  
  综合上述权重数据,可得高校成本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其进行重要程度排序,得:
  
  
  (三)模型结果分析
  由上述数据结论可以看出,对于高校成本绩效影响最大的是A21,即工资、福利、补助等个人支出,系数为0.24,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能够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招揽来优异的人才。现代社会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社会,人才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对于高校来说,教育研究性人才更为重要,因此A11所占比重居第二位,系数为0.20。与其并位第二的是学校知名度、学术声誉、办学特色等声誉类无形资产A32。
  指标权重最小,为0.03的两个因素,A31和A33分别是数据信息和技术与作品,虽然这两类无形资产投入没有给高校带来明显效益,但是那是由其长期性特征和共享性决定的。长期性是指其可为学校提供较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利益,随着人们的努力,它们缓慢增值;共享性是指其在客观上很容易或很可能被多个主体同时合法使用。
  而在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公共支出A23、基础建设A22、土地占用面积A24、行政事务人员A12,均从“效率”角度与高校成本绩效相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AHP模型输出结果由于受主观因素影响很大,这就使得结果难以让所有的决策者接受,因此计算权重的方式还有待改进。
  四、高校成本控制及优化建议
  (一)强化高校成本控制意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步伐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如何在这种市场化改革的环境中,在保证不断提高办学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达到低投入多产出,最终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既是高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赋予高校的新任务。高校可以组织相关宣传活动或下达相关文件,以达到强化成本控制的意识。
  (二)合理使用自有土地进行基础建设
  高校扩招是要以足够的教室、宿舍等教学相关及辅助设施为依托的,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构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平台。如何合理利用高校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为学生提供优良学习生活环境的目的,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是高校管理人员及专业规划策划人员亟需考虑的问题。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校的各项教育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核心资源,教师是人力资源中的主体部分,要确立教师在高校办学中的主导地位,高度重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教师水平的提高及其充分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四)建立资源投入的跟踪评价制度
  加强党风廉政的建设和廉洁自律的教育,并制定成本控制的监督约束机制,防止相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牺牲学校的利益谋求私利。可以根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相应的奖惩,以确保预算的严格执行。
  
  参考文献:
  [1]黄朝峰.基于模糊DEA的高校办学效益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2]刘跃,雷芳.高校财务实证分析与预警――以重庆市高校为例[J].财会研究,2010,(2).
  [3]麦强盛.层次分析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2).
  [4]喻丽心,陈东升,阳秋林.基于博弈论的我国高校教育成本信息披露分析[J].财务与金融,2008,(4).
  [5]彭丽莎.基于战略的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如何提高企业财务资金管理质量探讨
下一篇:财富指数化与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6-4 07: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6-4 07: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