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吸痰系统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及护理

[复制链接]
查看: 686|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21
发表于 2020-6-3 07: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词】 密闭式吸痰系统;新生儿重症监护;机械通气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5-0 85-02 中图分类号:R413.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 9/j.issn.1003-1383.2011.05.011
  
  新生儿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症新生儿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内吸痰(ES)是N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进行频率较高的一项操作。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痰堵,以维持机械通气管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对维持通气功能,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1]。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操作无需分离呼吸机即可持续通气,保持了呼气末正压(PEEP),减少肺泡萎陷的发生,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改善了吸痰时患者的氧合,对气道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1~10月有40例机械通气患儿采用密闭式吸痰系统(OSS)进行吸痰,其中新生儿重度窒息22例,早产儿1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4例,新生儿破伤风1例,感染性休克1例,肺出血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1例;年龄1 h~25 d,平均12.5 d;机械通气时间3~13 d,平均8 d。
  2.吸痰方法 使用器械为太平洋医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密闭式吸痰系统(OSS),型号为 FR,单独包装。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密闭式吸痰管开口两端分别与气管导管口、呼吸机管道连接,尾端控制阀与吸痰管相连。②吸痰前评估患儿是否需要进行吸痰,吸痰指征为[2,3]:Ⅰ.患儿有呼吸窘迫症状或口鼻腔分泌物外溢时;Ⅱ.听诊肺部有痰鸣音时;Ⅲ.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时;Ⅳ.呼吸机气道阻力过高报警时。一般2~4 h吸痰一次,吸痰前予充分湿化气道、震颤胸部、翻身、拍背。③吸痰时,打开负压吸引器调节负压(早产儿0.01~0.03 MPa,足月儿0.02~0.04 MPa),左手固定气管插管,右手沿气道口插入吸痰管至所需深度,左手按下控制阀开关即可左右旋转边退边吸,痰液黏稠者可从注液口注入少许生理盐水(0.2~0.5 ml)稀释后再行吸痰。如需要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可于吸痰后经OSS注液口缓慢注入,注入后禁止吸痰  h。每次吸痰时间不可超过10 s,吸痰动作轻柔、快、稳、准。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量,监测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并做好记录。④吸痰完毕退出导管直至可看到导管上的黑色指示线为止,经冲液口注入生理盐水,按下控制阀,清洗导管内壁,供下次使用。关闭控制阀,关闭负压吸引装置。
  3.结果 通过严密有效的护理管理,患儿吸痰前后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保持稳定,无气管插管堵管,除2例气道黏膜损伤外,未见VAP等严重并发症。
  护理措施
  1.气道护理 严格掌握无菌操作原则。吸痰用物每日消毒,盘内用物标示明确。吸痰前先用冲洗液冲洗吸痰管,以检查吸引管是否通畅,吸引负压大小,同时湿润吸痰管,以利于吸痰管插入。然后翻身拍背,再行吸痰,每次吸痰不超过10 s。吸痰后及时冲洗吸痰管,防止痰液黏附管腔内壁堵塞导管及发生感染。选择型号适宜的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管直径/气管插管内径<1/2),以免负压过高致肺不张。正确调节吸引负压,以减少吸痰对气道黏膜的损伤。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避免血氧下降。
  2.OSS管理 正确连接管道,确保通气管路密闭无漏气。对OSS、湿化液、冲洗液标明使用日期、时间,及时更换,薄膜护套有破损时,立即更换。经常检查OSS各部件是否紧密连接无漏气,如呼吸机出现低潮气量、低气道压等报警,提示通气管路有漏气,患儿会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
  3.严密观察病情 吸痰过程中患儿出现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或面色发绀、摇头、烦躁不安、四肢乱动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吸引,提高供氧,待患儿安静、面色转红、血氧饱和度恢复后再行吸痰。每次吸痰后听诊肺部,评价吸痰效果并做好记录。
  4.基础护理 由于患儿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较低,特别是行机械通气过程中,口腔内细菌容易进入下呼吸道,诱发感染,应加强口腔护理,每4~ 小时进行一次,用生理盐水或1%碳酸氢钠液棉球擦拭口腔、牙龈及舌面,减少感染的发生;加强翻身拍背,定时更换体位;每日定时通风,室温保持在20℃~22℃,湿度 0%~10%。
  护理体会
  通过对40例患儿采用OSS进行吸痰治疗,笔者体会如下:①采用持续通气,保证了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整个吸痰操作过程中患儿没有脱离呼吸机连接,不中断机械通气,能保持一定的肺功能残气量,避免肺泡萎陷、肺不张及组织缺氧,提高了吸痰时患儿的耐受性及安全性,从而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4]。同时,应用OSS可使用微量注射泵经注液口泵入生理盐水,均匀湿化,降低痰液黏稠度,使分泌物易被吸出,降低了机械通气过程中痰堵的发生率[5]。另外,使用OSS气管内滴入药物可做到无滴漏、溢出,使药液缓慢、均匀、完全注入患儿肺部,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②有利于感染的控制。连接OSS后其自动形成一个持续密闭状态,整个吸痰过程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避免与外界接触以及患儿痰多时喷出污染医护人员的手、面部、衣服及床单,减少了污染过程,降低VAP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③减轻护士工作量。OSS操作简便,不需每次吸痰都脱开呼吸机再连接管道,不需要每次更换吸痰管,可连续多次使用。一人即可完成整个吸痰过程,不仅节约人力,节约成本,减少患儿家属经济负担,还减轻护士工作量。
  总之,机械通气是NICU抢救危重症患儿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OSS的应用能减少患儿生命体征的波动,保持了呼气末正压(PEEP),减少肺泡萎陷的发生,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改善了吸痰时患者的氧合,预防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且不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操作过程方便简单,容易掌握,且能有效减少每次吸痰的时间,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及工作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明珠,林素芬. 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吸痰应注意的若干问[J].福建医药杂志,2003,25(4):191-198.
  [2]赖凤新.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 ,21(11):19-80.
  [3]张兰芳,朱秀华,张 玲.适时吸痰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11):12-13.
  [4]赵淑荣,刘 燕,刘秀莲.密闭式吸痰管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8,5(19):111-112.
  [5]汉瑞娟,王志红.人工气道湿化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1,1(3):21-23.
  [ ]杨 霞,范学鹏.密闭式吸痰器在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9 -198.
  (收稿日期:2011-05-23 修回日期:2011-09-10)
  (编辑:潘明志)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如何应对胃肠减压管对患者造成的不适
下一篇: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围术期护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6-3 0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