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线飞机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探究——基于对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对比分析

[复制链接]
查看: 269|回复: 0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307
发表于 2022-5-28 14: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雅宝题库答案
****此区域为收费内容****    需支付 1 知识币后可查看,1币=0.01元查看答案


雅宝题库解析:
    航空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基础的集成,其发展不仅对一国的国防实力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而且对国民经济与综合国力也有着诸多的影响。经过50多年的长足发展后,世界各主要航空强国均形成了自己极具竞争力的航空工业集团。而对于我国起步早、历程却坎坷的航空制造业来说,却一直没有形成强大的产业竞争力。新世纪,随着新舟60及ARJ21等支线飞机的横空出世,我国亟待壮大自身实力的航空制造业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那么,以何种发展模式来应对愈演愈烈的国际化竞争成为了我们现今应该急切讨论的关键性题目。    此前,学术界及企业界对于未来该如何发展我国支线飞机制造业的题目已有过很多探讨,但很少有学者应用产业竞争力模型及专项对比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分析,本文试图在此方面进行研究与创新。     本文首先对世界及中国支线飞机制造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接着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对决定中巴支线工业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环境进行深入剖析,综合模型中六个环境要素与中巴各自独具的要素情况后,得出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成功发展模式并通过对比分析获得了借鉴与启示,同时,通过钻石模型明确了我国支线工业自身发展所具备的优、劣势条件及存在的题目。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的结果,针对我国支线工业在企业核心技术、商业模式、产业组织与政府扶持四个方面的薄弱现状进行了现实性的系统分析,最终得出了适合我国支线飞机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模式,即:在政府全方位扶持的基础上,建立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品牌价值体系、采取以目标集中战略及大集团发展战略为依托、三位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上一篇:中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外包的软件项目质量管理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