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池应用微孔管道增氧试验

[复制链接]
查看: 1073|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88
发表于 2020-5-27 15: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在河蟹池塘应用微孔管道进行增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微孔管道增氧对蟹池底层增氧效果明显,可增大池塘养殖密度,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关键词】河蟹;养殖池;微孔管道增氧;产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S9  .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5139(2011)11-0329-02
  
  微孔管道增氧是近年来应用河蟹高产高效养殖中的一项新技术,笔者通过外出考察参观学习,于2010年率先在宁国市开展了蟹池底层微孔管道增氧试验,经过2口试验塘对比,效益十分显著,并对此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拟在该地大面积推广。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池塘概况
  试验选择2口池塘,其中1号塘面积4 4  . 1 m2,2号塘面积2 8  . 1 m2。2口塘均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周围无工业、农业废水污染,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善,池水保持在1.5 m左右,坡度比在1.0∶2.5左右,pH值为1.0~8.5。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即微孔管道增氧池塘(1号塘);无增氧设备池塘作对照(2号塘)。
  1.3试验实施
  1.3.1设备标准与安装。1号塘选用扬州特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GPE15X10-ZZ微孔管道,分为主机、主管道、充气管,公司技术人员负责到塘口安装。安装总成本4 200元,使用时间为3年,平均成本9 450元/hm2。
  1.3.2池塘清整与消毒。分别对2口池埂、池坡进行修整。同时建好防逃设施,采用塑料薄膜围栏,将塑料薄膜底端埋入土里,薄膜高出地面 0 cm,每隔一定距离用竹竿等硬物支撑固定,四周呈圆弧状。同时整个养殖过程,进排水口用 0目以上尼龙绢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鱼卵进入池塘中以及套养青虾外逃。养殖池塘均进行彻底清塘消毒,在投放苗种前15 d,池塘用生石灰1 125~2 250 kg/hm2,溶化后全池泼洒,并随即均匀翻耙底泥,以杀死细菌、寄生虫、敌害等。
  1.3.3天然饵料培育与投放。消毒结束后施有机肥3 000 kg/hm2或用尿素150 kg/hm2、复合肥15 kg/hm2作基肥,洒入池底后再注入新水30 cm,培育肥水和天然适口饵料。清明前后投放螺蛳3 000~4 500 kg/hm2,作为天然活性基础饵料,既可改善水质,又可净化底质。1号塘在1月中旬移植活螺蛳150~1 500 kg/hm2。
  1.3.4水草投放与管理。2口塘均以种植伊乐藻为主,并适量搭配苦草、轮叶黑藻,使全池水草覆盖率达50%。栽插方法:将草每20~30支为1束截断成15~20 cm的段栽插,行间距5 cm×4 cm。前期尽量控制水位,抑制伊乐藻快速生长,5月1号塘出现伊乐藻生长过旺,采取刈割措施割去伊乐藻上部20~30 cm,以促进伊乐藻新的根系、茎叶生长。
  1.3.5种苗放养。1号塘共投放规格为120~1 0只/kg的蟹种1 310只,平均放养蟹种1. 5万只/hm2;另放规格1 500~2 000尾/kg的青虾33.5 kg,平均投放量为15 kg/hm2,20尾/kg的鲢鱼1 005尾/hm2,22尾/kg的鳙鱼1 800尾/hm2。河蟹放养时间为3月20日,青虾下塘时间为2月20日,鲢鳙鱼下塘时间为3月30日。2号塘共投放规格120~1 0只/kg的蟹种2 195只,平均放养9 150只/hm2,放养规格1 500~2 000尾/kg的青虾12.9 kg,平均投放45 kg/hm2,20尾/kg的鲢鱼 45尾/hm2、22尾/kg的鳙鱼1 200尾/hm2。河蟹放养时间为3月23日,青虾下塘时间为2月20日,鲢鳙鱼下塘时间为3月30日。
  1.3. 饲料投喂。1号塘选择本土华亿牌河蟹配合饲料,前期选择蟹苗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 %,中期粗蛋白含量30%~33%,后期粗蛋白含量33%~35%;同时,投喂小杂鱼、玉米、小麦等。在塘边设食台,便于河蟹钳食及检查和消除残饵,每次投喂掌握在1 h内采食完。2号塘同样选择本土华亿牌河蟹配合饲料,在养殖中期日常适当投喂玉米、小麦、南瓜、小杂鱼等。每天投喂2~3次,上午为总投喂量的1/3,下午为2/3。投喂定时、定点、定量、定质。
  1.3.1水质调控。1号塘由于放养密度较大,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确保河蟹、青虾、鱼类正常生长。因此,从 月起每10~15 d,施EM菌15 L/hm2,吸收氨、氮,维持藻相平衡,促进物质良性转化,增强蟹体免疫力。同时以进水为主,尽量减少换水频率,4月前水位控制在55~ 5 cm,以提高池水温度,5― 月保持10~80 cm。2号塘每15 d左右换水1次,高温季节一般1周换水1次[1-2],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池水1/3。并根据蟹虾蜕壳情况泼洒1次生石灰225 kg/hm2 ;从5月下旬开始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具体为5月15日、 月1 日、1月9日、8月25日、9月5日5次分别用生物制剂11.25 kg/hm2调节水质。为保证使用效果,在生石灰等药物使用1~10 d以后再施用。
  1.3.8日常管理。一是微孔管道增氧。1号塘在4―5月阴雨天半夜开机, ―10月每天傍晚开机至翌日日出后结束,若遇连续阴雨天和闷热天气增加开机时间,以保证池水溶氧充足[3-4]。二是巡塘观察。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主要是观察水质变化、摄食情况、病害发生等。同时做好养殖生产记录,以便于总结和指导[5]。三是病害防治。1号塘 ―8月每15 d施用1次水质调节剂和底质改良剂等生物制剂,每月用中草药或复合维生素投喂1次药饵。2号塘5―8月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水防病,每隔15~20 d交替使用硫酸锌、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等预防疾病,并与生石灰调水质相互错开时间。
  1.3.9捕捞安排。河蟹于10―11月起捕;青虾中春虾于5― 月上市,秋虾于12月至翌年1月上市;鲢鳙鱼一般于12月至翌年1月干塘起捕上市。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由表1可知,2口池塘均于同时间干塘,1号塘总产量为1 222.15 kg,其中河蟹产量为831.5 kg;折合平均产量为2 151.19 kg/hm2,折合河蟹产量为1 884.38 kg/hm2。2号塘总产量为542.00 kg,其中河蟹产量为314.00 kg;折合平均产量为1 81 .15 kg/hm2,折合河蟹产量为1 294. 2 kg/hm2。
  2.2效益分析
  由表2可知,1号塘总产值5.9 万元,总利润3.15万元,折合平均产值13.41万元/hm2,折合平均利润1.09万元/hm2。2号塘总产值2.41万元,总利润1.35万元,折合平均产值8.55万元/hm2,折合平均利润4. 1万元/hm2。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微孔管道增氧有效促进蟹池表层和中下层水体交换,对蟹池底层增氧效果明显,可增大池塘养殖密度,明显提高产量。1号微孔管道增氧塘中,水草生长速度明显高于2号对比塘,说明微孔管增氧设施与水草生长有直接的关系。应用微孔管增氧设备,河蟹规格平均1 0 g/只左右,价格明显高于对比塘平均135 g/只,同时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降低用药成本,提高养殖品种的成活率及生长速度,取得了良好养殖经济效益[ ]。但设备嘈声比较大,为保证投喂效果,在投饵后2 h内应避免开设备。
  4参考文献
  [1] 贾宗雁.蟹池种植伊乐藻养蟹效益高[J].科学养鱼,2010(10):22.
  [2] 韩永良.蟹塘水循环调控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0(14):39.
  [3] 张刚,刘林.底层微孔曝气增氧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J].水产养殖,2010(3):1.
  [4] 肖光明,江为民,蔡建军,等.白泥湖网围轮牧式河蟹养殖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302.
  [5] 徐启达.池塘河蟹生态养殖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10):22.
  [ ] 唐八一,徐月清.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方法与途径[J].中国水产,2009( ):1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锡林郭勒盟沙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育肥猪饲喂袋装厌氧固态发酵饲料效果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5-27 15: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