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

[复制链接]
查看: 868|回复: 1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31
发表于 2020-6-5 09: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是赋予音乐以生命的创造性的行为,其本质意义就是如何真实地再现原作,如何使音乐作品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如何把握好“二度创作”,如何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表演是技术与表现力完美的结合,是音乐表演获得其独特品格的基础和保证;表演者应该在自我创造性与原作风格之间找到更好的切入点,使自己的表演既能体现作曲家的原作风格,又具有自己的创造性,还能给听众以美的享受。
  【关键词】音乐表演;二度创作;艺术表现
  
  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是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行为,它不仅要忠实地再现原作,而且还要通过表演创造,对原作加以补充和丰富,甚至超出作曲家的设想,使音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通过视觉感受的乐谱转化成用听觉感受的音乐,把潜在的音乐美变成现实可感的音乐美。【1】
  
  一、音乐表演二度创作的本质及意义
  
  在音乐艺术的创造活动中,音乐创作,即作词、作曲是第一个创造过程,称一度创作。而音乐表演是第二个创造过程,它与音乐创作相分离并获得其自身的独特品格后,就被人们称作“二度创作”。所谓“二度创作”是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以一度创作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即音乐表演必须对以乐谱形式存在的音乐作品进行认真的分析,并作出准确的解读,以此作为二度创作的依据,而音乐表演的最终结果则表现为对音乐作品的准确传达和作品本身的精确再现。
  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其本质意义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一度创作的忠实再现上。【2】尽管音乐表演是建立在音乐作品基础上的,但这并不是说只要按照谱面完整演奏就是“二度创作”,如果这样理解,“二度创作”就完全陷入了单一的机械演奏中,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抽掉了音乐的灵魂。人们之所以喜爱音乐表演,是因为音乐表演是由不同个性的人所进行的有创造性的表演活动,人们欣赏的不仅仅是音乐作品本身的旋律,更重要的是去欣赏音乐表演者对作品的创造性的再现。有些杰出的表演创造,甚至会超出作曲家的预想,使得作品的内在深意和作品的精髓体现得更加鲜明。
  另外,音乐表演作为音乐创作与欣赏的中介环节,一方面担负着创造性地再现音乐作品的使命,另一方面还担负着通过表演提高听众审美情趣的使命。俄国文艺批评家谢洛夫曾说,演员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他“所表达的一切都是作者所想的,此外,演员所说的一切都好象是他自己的即兴,所有这些思想感情都是一瞬间在他身上出现的。演员的演技完全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并且补充了新的诗意,这样,所体现的思想可能甚至在戏剧创作时都没有这样完美。”【3】P194
  
  二、器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
  
  器乐演奏是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与实践。音乐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它的演奏之中,存在于以音调方式将它的思想内容展示给听众的过程之中。可见,演奏是音乐作品能否得到社会认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当作曲家将自己的艺术构想用乐谱写下之后,这些乐谱标记便是固定的,但接下来把这些标记转化为音响运动的过程又从来不是固定的。 “是将这些音响关系升华为瑰宝,还是将它们沦为俗物,是有关智慧的问,是有关心技艺和天才的问题,是有关艺术敏锐感及其审美观的问题”【4】这里道出的正是演奏艺术的二度创作性质问题。
  演奏者作为审美对象的创造者,应不断地累积、挖掘和研究具体的演奏方法、技巧、音色以及对乐曲的处理、音乐形象的塑造等各个环节,以期达到演奏水平的完善。可以说,演奏者本身的知识结构、音乐感受、艺术修养等等方面对于其整体演奏水平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器乐演奏的二度创作中,首先需要演奏者去认真倾听乐谱,完成将乐谱转化为个人内心音乐的第一重任务。演奏者会遇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不同的时代及地域风格。演奏者在进行二度创作时,要尊重作品的历史地域特征、音乐创作的特点,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作品风格,再现作品的历史风貌,这是演奏者倾听乐谱之时必须经历的思考分析过程。 当演奏者认真倾听了乐谱之后,内心便升起了具体的音响,此时就是演奏前阶段的第二重任务了。而如何运用技法对这种音响进行表现就需要将所有已掌握的技法在演奏一个新作品时重新进行调整、梳理,让其为表现作品的内涵而服务,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标在乐谱上的一些演奏技法是一般演奏者都能掌握的,但还要根据作品的风格、特点做到恰到好处的运用,不能一概使用已习惯了的技术手法,使得作品千人一面、千曲一味。霍夫曼曾说:“技巧好象放在抽屉里的工具,精明的艺术家会在适应的时候,为了正确的目的从中取出他所需要的工具。仅仅拥有这些工具是毫雅意义的,什么时候和怎样去应用这些工具的那种艺术直觉才是真正有价值的。”【5】这也正是为何不同的人来演奏同一个作品,表现的意境却可以不尽相同的原因。从对音乐表演的客观需求来说,听同一部音乐作品,当然是喜欢他们的演奏各具特色。
  总之,器乐演奏者在进行作品的二度创作时,必须首先从尊重作曲家的原作出发即尊重原作的时代性、地域性以及作曲者的个人艺术风格。然后在演奏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安排、合理运用各种技法技巧,并本着尊重听众的心理力争发挥最佳的技术状态和精神状态,以保证演奏的成功。最后还要在每次演奏之后,细致、认真地总结演奏中的优点和缺陷并积极思考改进措施,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演奏水平逐步完善和提高。
  
  三、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
  
  声乐表演,作为一种表演性极强的艺术,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展现其内容与本质。它不同于绘画,可以通过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供人欣赏,声乐表演艺术有其独特的结构规律与表现方式。【 】
  二度创作是决定声乐演唱成败与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声乐演唱的首要任务。一个成功歌唱家的演唱雅论是悲是喜,之所以能够扣人心弦,引起观众心理的共鸣,使人终生难忘,这不仅是由于演唱者具有高超、娴熟的声乐演唱技巧,更重要的在于,演唱者通过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赋予了作品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同时也体现演唱者深厚的艺术修养。
   歌曲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思想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蕴藏在每一个音符之中。音符看来是雅声的、静止的,但是,它却记录着充沛的、活跃的感情和复杂的艺术技巧。特别是由于音乐是以抒发情感为特点的艺术,因此,对作品的内涵与情感的把握就显得更为突出。歌唱者要在诗歌主题和音符的花丛中,引发自己的感情,并引申这种感情。歌唱者对歌曲的感受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则越纯真、越完美。
  结语:音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它不同于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能够直接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它的思想内涵,它必须通过表演者的参与才能将其中的乐音、思想、内涵等加以传达。【1】而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不仅是表演者表达一度创作的作品,通过对作品与作曲家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充分理解作品感情,对作品中的人物、意境进行再创作,用演唱(奏)把乐谱转化为实际音响的创作过程,同时还是通过演唱者的再创作实践,把这种反映原作者思想的乐谱转化成用听觉感受的音乐美的过程。所以说音乐是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表演的艺术,单独的乐谱是不能够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的,只有和表演一起,才使得音乐具有了不断发展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前.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4):3-10.
  [2]于润洋译.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译著新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书号ISBN1―8109 ―011―3.
  [3]谢洛夫:《批评论文》,载《论音乐表演艺术》,音乐出版社1959年版.
  [4]阿萨菲耶夫署《音调论》
  [5]约.霍夫曼著《论钢琴演奏》
  [ ]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小柯:音乐是拯救心灵的善水
下一篇:浅谈“艺术类项目式公选课”《艺术舞蹈》的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6-5 09: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