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2_形考任务20
形考任务2_形考任务20
试卷总分:15 得分:12.75
1.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可造成(? )。
A. 血液性缺氧
B. 缺血性缺氧
C. 组织中毒性缺氧
D. 乏氧性缺氧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E. 淤血性缺氧
答案:
2.一氧化碳中毒可引起(? )。
A. 淤血性缺氧
B. 低张性缺氧
C. 组织性缺氧
D. 血液性缺氧
E. 缺血性缺氧
答案:
3.循环性缺氧最具特征性的血气变化是(? )。
A. 血氧分压降低
B. 血氧含量降低
C. 血氧容量降低
D. 血氧饱和度降低
E.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
答案:
4.氰化物中毒可引起(? )。
A. 血液性缺氧
B. 低张性缺氧
C. 缺血性缺氧
D. 淤血性缺氧
E. 组织性缺氧
答案:
5.血液性缺氧时( ?)。
A. 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
B. 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
C. 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
D. ?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均正常
E. 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均降低
答案:
6.发热激活物的作用部位是(? )。
A. 骨骼肌
B.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C. 汗腺
D. 皮肤血管
E. 产致热原细胞
答案:
7.下列不属于外致热原的是(? )。
A. 真菌
B. 革兰阴性菌
C. 抗原-抗体复合物
D. 革兰阳性菌
E. 病毒
答案:
8.下述哪种情况引起的体温升高属于过热(? )。一网一平台答案
A. 中暑
B. 剧烈运动后
C. 女性月经前期
D. 流行性感冒
E. 妇女妊娠期
答案:
9.高热持续期热代谢特点是(? )。
A.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降低
B.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升高,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C.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升高
D. 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E. 散热正常,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答案:
10.应激性溃疡是一种(? )。
A. 心理应激时出现的口腔溃疡
B. 消化性溃疡
C. 重病、重伤情况下出现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表浅溃疡
D. 癌性溃疡
E. 外伤后形成的皮肤表浅溃疡
答案:
11.在全身适应综合征的警觉期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 ?)。
A. 胰岛素
B. 醛固酮
C. 糖皮质激素
D. 生长素
E. 儿茶酚胺
答案:
12.在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抵抗期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 )。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醛固酮
D. 糖皮质激素
E. 胰岛素
答案:,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13.严重创伤引起DIC的主要机制是(? )。
A. 直接激活凝血酶
B. 凝血因子Ⅹ被激活
C. 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受损
D. 组织因子大量入血
E. 凝血因子Ⅻ被激活
答案:
14.下列可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因素是(? )。
A. 严重组织损伤
B. 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C. 广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D. 血液高凝状态
E. 血小板激活
答案:
1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
A. 出血
B. 贫血
C. 呼吸困难
D. 嗜睡
E. 少尿
答案:
1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血液凝固性表现为(? )。
A. 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
B. 凝固性降低
C. 凝固性增高
D. 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
E. 凝固性无明显变化
答案:
17.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的贫血属于(? )。
A. 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
E. 中毒性贫血
答案:
18.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
A. 胎盘早剥
B. 感染性疾病
C. 恶性肿瘤
D. 大面积烧伤
E. 羊水栓塞
答案:
22.请根据描述选择相应的名词术语。
(1).是继发性的、以广泛微血栓形成并相继出现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2).垂体微血栓引起垂体出血、坏死,导致的垂体功能衰竭。
(3).因微血管发生病理变化而导致红细胞破裂引起的贫血。
(4).肾上腺微血栓常导致皮质出血及坏死,产生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答案:(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席-汉综合征(3).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4).华-佛综合征
23.请将下面应激的主要神经内分泌反应图填写完整拼放正确。
{图}
A. (1)心理应激;(2)躯体应激
B. (3)儿茶酚胺↑;(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4)儿茶酚胺↑
D. (1)躯体应激;(2)心理应激
答案:
24.请将下面发热体温的正、负调节示意图填写完整拼放正确。一网一平台答案
{图}
A. (1)↓;(2)↓;(3)↑;(4)↑
B. (1)↑;(2)↑;(3)↓;(4)↓一网一平台答案
C. (1)↓;(2)↓;(3)↓;(4)↓
D. (1)↑;(2)↑;(3)↑;(4)↑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