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_单选题练习0
0_单选题练习0
试卷总分:33 得分:32
1. 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指出下列方程中哪一个肯定有误?( )
A. 72.8-1.43X
B. -20+40X
C. -50-0.9X
D. Y
E. Y
F. Y
G. 40-0.05X
H. Y 答案:
2.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
A. 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形成的数列
B. 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形成的数列
D. 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答案:
3.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 总体单位
B. 标志值
C. 调查单位
D. 品质标志
答案: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 工人工作年限
B. 工人性别
C. 工人年龄
D. 工人工资水平
答案:
5.要调查某市国营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则( )。
A. 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报告单位是每个企业
B. 报告单位是每个职工
C. 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
D. 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都是每个企业
答案:
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 农村耕地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D. 企业设备调查
答案:
7.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资金利税率分组( )。
A. 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
B. 前者按数量标志分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
C. 都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D. 都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答案:
8.某企业对某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
A. 80-89% 90-99% 100-109% 110%以上
B. 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C. 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以上
D. 80%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
答案:
9.按照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以分为( )。
A.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B. 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
C.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D.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答案:
10.某市场销售洗衣机,2014年共销售60000台,年底库存50台。这两个指标是( )。
A.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B. 时期指标
C. 时点指标
D.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答案:
11.在一般情况下,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
A. 单位商品销售价格、职工人数
B. 单位商品销售价格、平均工资水平
C. 商品销售量、平均工资水平
D. 商品销售量、职工人数
答案:
12.说明现象在较长时间内发展的总速度指标是( )。
A. 增长速度
B. 环比发展速度
C. 发展速度
D. 定基发展速度
答案:
13.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性别”是(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标志值
D. 品质标志表现
答案:
1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
A.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B.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C.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D.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答案:
15.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
A.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答案:
16.在一般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
A. 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
B. 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
C. 销售价格、产量
D. 销售量、产量
答案:
17.在销售量综合指数(∑q1*p0 )/(∑q0*p0 )中,∑q1*p0-∑q0*p0。表示( )。
A.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C.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D.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答案:
18.产品成本(元)倚产品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c=56+8x,这意味着( )。
A.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B. 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D.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答案: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19.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A. 102%×105%×108%×107%
B. (2%×5%×8%×7%) -100%一网一平台答案
C. (102%x105%×108%×107%) -100%
D. 2%×5%×8%×7%
答案:
20.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 抽象的数量关系
答案:
21.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的组
B. 另立一组
C. 将此值归人下限所在的组
D. 此值归人两组均可
答案:
22.某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 6%,安置率是( )。
A. 变异指标
B. 总量指标
C. 相对指标
D. 平均指标
答案:
23.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A. 抽样极限误差
B. 概率度
C. 抽样误差系数
D. 抽样平均误差
答案:
24.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
A. 复相关
B. 正相关
C. 负相关
D. 不相关
答案:
25.已知某种商品每件的价格是10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 )。
A. 数量指标
B. 品质标志
C. 标志值
D. 数量标志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答案:
26.已知某种商品每件的价格是10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 )。
A. 标志值
B. 数量标志
C. 数量指标
D. 品质标志
答案:
27.对某工厂工人先按工种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一网一平台答案
A. 简单分组
B. 按数量标志分组
C. 以上都不对
D. 复合分组
答案:
28.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 等于100%
B. 小于或大于199%
C. 小于100%
D. 大于100%
答案:
29.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
A. 总体标志总量
B. 相对指标
C. 总体单位总量
D. 平均指标
答案:
30.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 )。
A. 作用不同,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B. 组织方式不同
C. 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
D. 灵活程度不同
答案:
31.甲、乙两企业,甲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1800元,乙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2500元,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360元和430元,则( )。
A. 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相同
B. 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C. 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D. 乙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一网一平台答案
答案:
3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 )。
A. 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有关
B. 不受抽样方法的影响
C. 与样本单位数目无关
D. 不受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
答案:
3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1≤p≤0
B. 0≤p≤1
C. -1≤p≤1
D. -l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