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原则角度评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复制链接]
查看: 1158|回复: 3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64
发表于 2020-6-15 18: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以其翻译方法中的三维原则(语言维、文化维、翻译维)来评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其英译,从崭新的视角评析中国古诗词的翻译,以期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维原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文章编号:918-1-8013 -111-0(2011)03-029-03
  
  古往今来,对于中国古诗词翻译优劣的评判标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元前101 年(宋神宗九年)中秋作于密州。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雅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既抒发了自己政治失意、亲人离散的宝郁惆怅之感,又旋即以超然豁达的思想排除宝患,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艺术成就上看,此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它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轼清雄旷达的风格及弃而不馁、豪放乐观的精神,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不少学者试图将其译为英文,国内学者许渊冲、林语堂的译作堪称经典。本文将试从生态翻译学翻译方法的三维原则角度来评析许译、林译两个版本的得失。
  
  一、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近年由胡庚申教授首次提出的翻译理论。它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studies),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studies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胡庚申。2008:13)胡庚申教授从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论证和建构了“翻译适应选择论”(Hu,2004),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生态翻译学,它是从生态学视角来研究翻译。生态翻译学派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即译者的“适者生存”。强调翻译的生态环境和译者中心论。生态翻译学对翻译的实质、翻译过程、翻译原则、翻译方法及评判标准都做了详细的界定:“(1)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的交替循环过程;(2)翻译原则――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3)翻译方法――“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的转换;(4)评判标准――多维转换程度、译者反馈及译者素质等。(胡庚申,2008:13)
  按照生态翻译学的理论,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移植为另一种语言,犹如把动植物从一个环境迁移到另一种环境,只有适应了新的环境才能够存活。从这个角度来说,评判一篇译作优劣的标准即“译作的生态适应”,如多维度转换等。再者,生态翻译学的翻译原则被定义为“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胡庚申,2008:11)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从“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着手,使译文能够达到多维转化的程度才可称得上佳作。
  
  二、从三维原则角度评析许译、林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语言维
  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9:2)
  许渊冲和林语堂先生的英译本皆能较好的体现出源语到目标语的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在此,笔者试举几例(见表1):
  就“把酒问青天”中的“把酒”而言,许译和林译不约而同地选用了“……in hand”的表达方法。这种表达既准确地将源语表达的含义转移到目的语中,又符合源语文本文体(诗词)的特征,即精练。如果机械地将“把酒”译为“I hold a cup of wine”之类的短语,虽能表达原文的含义,但词句冗繁,目的语读者诵读时不免会有拖沓之感。“起舞弄清影”一句,许译和林译分别用“with”和“to”来表示伴随。两个译本皆能准确传达源语文本的含义,表达出词作者苏轼孤单地仅有自己的影子陪伴的雅限落寞之情。对于“照雅眠”的处理,许渊冲先生用“Bleeplessbed”来借指因惆怅而雅眠的人,这一借代用法是能构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并接受的。相比之下,林译的“who Bleepless lie”则较为平实。笔者认为,对“照雅眠”一处的翻译,许译不但准确地实现了源语与目的语之间语言形式的转换,而且更好地适应了目的语的语言环境,因此略胜一筹。“但愿人长久”一句,许渊冲先生和林语堂先生皆成功地将源语原文的含义准确地迁移到了目的语中,并且其措辞及表达方式也适应目的语的语言环境,让目的语读者读起来感到清晰易懂。
  此外,由于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除准确表达意义之外,译者还应当注意到适当的措辞也可能影响到文体风格的表现。例如:许译在“何事长向别时圆”(Why when people part,is the oft fulland brigllt?)和“此事古难全”(There has been noth-ing perfect since the olden days)的翻译中使用到两个古英语词“oft(often)”及“olden(old)”。古英语词的使用能将源语古诗词的“古韵”味准确地迁移到目的语中,让目的语读者很容易体会到中国古诗词的“古色古香”;而林译本基本采用的是让目的语读者通俗易懂的意译风格,因此笔者认为,在这一点上许译又略胜一筹。
  2.文化维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的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胡庚申,2009:3)
  译者想在源语和目标语之间达到文化维的转换,下笔之前首先要悟出源语文本作品中的词句所携带的文化内涵是什么,经反复考虑清源语及目的语之间文化异同、斟酌欲用词句后再下笔,力求保证译作能将源语原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准确地移植到目的语中并使其与目的语的文化相适应。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英译中有多处典型携带中国文化内涵的词语,在此笔者略列几处并将许、林两译本对这几处的译文略作评析。(见表2)
  大自然的景物中,中国文化中“月”的内涵的诠释是最丰富、最浪漫的:一钩新月可让人联想到出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常常意味着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还可以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自古以来,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化中集中了人们许多美好的憧憬和理想。词作者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刘宓庆(2005)指出:“人类思维所指的同一性构成了语际转换信息通道相同的两个最重要条件。”源语中词作者以“明月”的团圆象征义对比体现出自己与亲            人离散的落寞孤寂之感。同样,目的语读者也能运用其思维认识论中所称的“基本同构”的思维框架,互相对应而意识相通。许译将“明月”译为“fullmoon”能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的中秋氛围,衬出词作者在这合家团圆的日子里忆起了苦乐相依却山水相隔的弟弟,能传达出望月怀人的主。在这一文化内涵的迁移上而林译的“m-”显然不如许译的“full moon”。
  对于源语文本中“青天”一词,林译为“blue8ky”,许译为“sky”。“青天”的“青”不一定对应的就是“蓝色”,只是汉语的习惯表达以及词的音节上的需要而已,因为晚上我们不可能看到蓝色的天空。因此对于“青天”这一文化内涵往目的语的迁移,笔者认为林译传递的信息与其在目的语中的文化内涵稍有出入,略显不妥。
  “婵娟”一词也含有典型的中国味。“婵娟”指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在中国文化中也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作者在此想表达的文化内涵是既然人间的别离是难免的,但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分隔两地的人联系起来,将彼此的心相连。许译和林译译文差别虽大,但分别用了“share”和“together”表现“共同”之意的此,皆能凸显出源语作者想传递的文化内涵。从这一点上来讲,两种译文都成功的达到了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要求。
  3.交际维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9:3)
  语言学家Buhler1934年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有三大功能:描述功能、表达功能及呼吁功能。(朱永升、严世清,2001:11)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迁移过程中若能相应地体现出源语语言中所含有的功能,我们便可说其实现了交际功能。《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虽短小,却基本涵盖了语言的三大功能。笔者列举几处,并将许译及林译稍作评析。(见表3)
  通读全词可知,作者一开始就提出“明月几时有”这一问题纯属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于描述中秋之夜天上有一轮明满的月亮这一事实,并以此来引起下文。林译一句干净利落并含有强烈语气的感叹句既描述出了中秋夜月亮的又圆又亮,表达出词作者触景顿生思念之情,又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与源语的交际目的如出一辙。而许译在此处单使用了一个问句,虽也描述了有月这一事实,但在语气的表达方面比起林译还是稍逊一筹。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的清影为伴。此句体现出了语言的表达功能。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留恋且更爱人间生活之情。“何似在人间”是毫雅疑问的肯定,作者雄健的笔力显示出了强烈的情感。因此,译者在翻译此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源语到目的语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力求在双语中实现交际意图。笔者认为在这一点上,许译“On high as on earth。would it beas gay?”这一问句要比林译“I feel no longer the mot-tal tie”这一陈述句要好的多,从语气上更能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情感。
  词的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千古名句体现出了语言的呼吁功能,体现了作者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许译与林译虽各自用了含有“wish的祈使句和含有“pray”的感叹句来处理此处,但皆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能表达出源语作者呼吁并祝愿人们能够团团圆圆之用意。笔者认为,在这一点上两中译本皆成功实现了源语到目的语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此外,从词的韵脚上看,原文主要压“an”韵,诵读时口型张开度较大,一方面也由隶属豪放派的词作者苏轼其奔放豪迈、慷慨激昂的文风决定的。通读两译本可知,许译主要押[ei]韵;而林译押的是[ai]韵,开口度较大。相比之下后者更能让目的语读者在诵读时能感受到源语词作者表达出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好地实现交际目的。
  
  三、结语
  
  从以上在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角度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其两个英译本的得失评析可以看出,生态翻译学翻译方法中的三维原则能有效地帮助人们鉴赏中国古诗词的翻译,并说明一个成功的译文应该符合源语到目的语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三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以期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析江总宫体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下一篇:Little Boots 不会跳舞的电音女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6-15 18: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6-15 18: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63

帖子

519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95
发表于 2022-3-13 22: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怎么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