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24例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的结果分析

[复制链接]
查看: 597|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68
发表于 2020-6-1 13: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目的:探讨和研究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对124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流变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血脂正常的51例健康人体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流变结果数值显示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内存在过剩的脂质,是导致血流缓慢、粘稠的主要原因,容易出现各类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关键词] 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分析结果
  高脂血症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症,严重的对中老年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影响。高脂血症涵盖范围较广,如血脂代谢紊乱,脂肪代谢或运转出现异常,血浆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脂质浓度出现异常改变,血浆中的TC、TG或各种脂蛋白含量过高都可以称为高脂血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脂质在真皮层内大量堆积,形成体表可见的黄色瘤,且高脂血症容易引起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血液循环疾病。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24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和51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流变结果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摘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的124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这期间的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50例,年龄在41~ 1岁之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在42~ 1岁之间。以上患者均无影响血流变检查结果的其他血液类疾病。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检查设备 使用重庆的FASCO-3020BQ型全自动血液黏度动态分析仪进行血液测定;使用日本的OLYMPUSAU5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测定。
  1.3检测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分别进行静脉采血1. ml与0.4ml枸橼酸钠均匀混合后做红细胞沉降率测定。采用魏氏法标准计时,即男性为0~15mm/h;女性为0~20mm/h[1]。5ml静脉肝素抗凝,使用全自动血液黏度动态分析仪进行全血黏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全血高切相对黏度、全血低切相对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聚集系数的测定。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测定。
  1.4统计学评定 使用SPSS13.0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计量以x±s来表示,组间比较则采用t检验;计数量以百分比显示,组件比较使用X2来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检测后进行对比,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相对粘度相对粘度及甘油三酯等数据上与对照组结果相比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统计见表1。
  3 讨论
  在191 年,WHO将高脂血症分为六个类型:①I型高脂蛋白血症型:血浆中乳糜颗粒的浓度增大所致,临床较为少见;②II型高脂蛋白血症,且II型高脂蛋白血症又分为IIa型高脂蛋白血症和IIb型高脂蛋白血症:IIa型指的是单纯的血浆中的LDL及胆固醇水平增高,但是甘油三酯正常;IIb型指的是血浆中的VLDL和LDL均升高,甘油三酯及胆固醇也见同步增高;③III型高脂蛋白血症:也成为异常β-脂蛋白血症,主要提示乳糜微粒和VLDL残粒的水平增加,临床较为少见;④IV型高脂蛋白血症:VLDL及甘油三酯的水平增高,甘油三酯升高幅度明显,但胆固醇可正常或偏高;⑤V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外观可见“奶油样”顶层,血浆中的乳糜颗粒及VLDL水平均增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也不同程度出现增高,其中以甘油三酯升高较为明显。
  从上表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里,观察组除了血沉指数以外数值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流变检查结果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增高对于血液循行和血液的流动性、红细胞的聚集性以及红细胞的变形性存在关键性的影响[2~3]。此外,全血还原黏度校正到相同红细胞体积下的全血黏度对比也可以看出观察组的全血还原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聚集力和变性指数均要高于对照组,尤其在硬性程度上体现明显。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升高显示血浆中的脂质含量高出正常值,并且纤维蛋白升高会使表面负电荷减少从而使得血浆粘稠度增高,更增加了红细胞的聚集和粘附的机会,进一步导致血液流动减慢,红细胞大量聚集,血液粘滞性增大。
  高脂血症的危害就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是导致冠心病(CHD)发病的病理基础,而脂蛋白的异常又是导致AS的主要因素。目前认为CHD发病的原因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都存在相关性[4~5],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低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是导致CHD脂类危险因素的最直接体现。
  综上所述,血液中脂类的异常增高,引起的血流变的检测结果在高脂血症的临床诊断中具有相当的意义,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全血黏度的影响因素较多,仅仅通过血流变的检测结果来判断高脂血症存在片面性,需要对患者的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积极治疗以降低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 .
  [2]Davignon J,Cohn JS.Triglycerides:A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Atherosclerosis,199 ,124 Suppl:51.
  [3]宋铁英.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结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1 0.
  [4]闻莉,刘松林,梅国强.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证型分布及辩证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3,14:220-225.
  [5]宋剑南,刘东远,牛晓红,等.高脂血症与中医痰浊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1:49-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谈谈口眼歪斜及治疗
下一篇:综合护理干预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6-1 13: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