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 幼儿园课程基础-04
关注【】,回复【试题】获取试题答案
一 、判断题
1. 幼儿园课程的自我评价就是幼儿的自我评价。
A. √
B. ×
答案:B
- 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 蒙台梭利课程的终极目标是生物学的,即帮助幼儿自然发展。
A. √
B. ×
答案:B
- 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3. 高宽课程是以项目活动的形式组织和实施的。
A. √
B. ×
答案:B
- 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4. 混龄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中的教学组织形式。
A. √
B. ×
答案:A
- 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5. 蒙台梭利课程与瑞吉欧幼儿教育学校课程都强调环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6. 幼儿园午睡时间随着季节变化可以做适宜性调整,一般午睡时间为2-2.5小时。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7. “乐谱演奏”是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的隐喻。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8. “建筑设计图”是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的隐喻。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9. 游戏不需要幼儿具有相关的生活经验。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0. 经验课程主要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来实施。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1. 经验课程在终极目标上追求知识的获得和智力发展。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2. 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3. 幼儿园主题活动属于综合课程。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4. 学科中心课程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以及每门学科内部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A. √
B. ×国开一网一平台,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5.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兴趣性原则并不是盲目地以幼儿兴趣为中心,而是强调在幼儿兴趣中寻找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6. 构成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和基本行为三个方面是各自独立的,互不影响,分别指向幼儿的认知、情意、动作三个领域。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7.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关注于知识的运用而不是形式。国开一网一平台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8. 幼儿园领域教学活动重在帮助整理和扩展幼儿自发学习所获得的经验。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9. 活动区是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所以活动区的规则是由幼儿自由规定的。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0. 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前科学”知识体系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任务。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1. 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一般应遵循“间接指导为主,直接指导为辅”的原则。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2. 学科知识的一般教育功能表现为学科知识对幼儿的普遍发展价值。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3. 行为目标关注的是结果,生成性目标关注是的过程。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4.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5. 3-6岁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需要关注学科知识的一般价值,而非专业化、学术化的学科知识。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二 、单选题
1. 幼儿园组织孩子们到消防站参观体验消防员叔叔的工作生活。这一活动属于哪种课程形态?
A. 学科课程
B. 经验课程
C. 分科课程,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D. 国家课程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 幼儿园课程不仅体现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中,而且更体现在环境、生活、游戏及教师不经意的行为中。这说明幼儿园课程具有
A. 启蒙性
B. 潜在性
C. 活动性
D. 整合性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3. ( )是指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观念、规范和态度,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A. 分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显性课程
D. 隐性课程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4. 与儿童的“完整人”的形象相一致,幼儿园课程应具有
A. 启蒙性
B. 生活性
C. 活动性
D. 整合性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5. 幼儿园课程内容在各内容间的关系上具有
A. 生活性
B. 全面性
C. 整合性
D. 趣味性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6. 在北方内陆的某幼儿园教学活动“交通工具”中,教师选择了“船”作为主要的认识对象,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船的图片,却忽略了幼儿在生活中对船的认识比较薄弱,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案例中教师做法的错误在于
A.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脱节
B. 课程内容脱离幼儿生活
C. 课程内容偏向本本
D. 课程内容不适宜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7. 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动机,幼儿园课程内容具有
A. 生活性
B. 全面性
C. 整合性
D. 趣味性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8. 幼儿园课程内容在范围上具有
A. 生活性
B. 全面性
C. 整合性
D. 趣味性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9. 主张围绕社会问题来组织活动内容的课程取向是
A. 学科中心课程
B. 儿童中心课程
C. 社会中心课程
D. 分科课程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0. “五指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是
A. “活教育”
B. 行为主义
C. 建构主义”
D. “新教育”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1. 下列哪一项是瑞吉欧幼儿教育学校课程所具有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A. 项目活动
B. 吸收性的心智
C. 敏感期
D. 整个教学法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2. 处于高宽课程学习轮中心的是
A. 主动学习
B. 师幼关系
C. 学习环境
D. 每日生活常规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3. 蒙台梭利把幼儿的学习称为
A. 工作
B. 劳动
C. 设计
D. 游戏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4.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所采用的课程目标关注的是儿童的
A. 行为
B. 心理
C. 认知过程
D. 技能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5. “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评价”是哪种目标的特点?
A. 普遍性目标
B. 行为目标
C. 生成性目标
D. 表现性目标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6. ( )既是选择课程内容、确定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
A. 教科书
B. 课程目标
C. 学期计划
D. 主题活动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7. 以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开发和实施课程应采用哪种课程目标?
A. 普遍性目标
B. 行为目标
C. 生成性目标
D. 表现性目标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8. 过程性、情境性、具体性是哪种评价的特点?
A. 过程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量化评价
D. 质性评价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9. 评价者与评价对象进行直接交谈,从而获得信息的方法是
A. 问卷调查
B. 档案袋评价
C. 活动记录
D. 访谈法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0. 以一系列的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被评估对象的认知、行为、态度。这是哪种评价方法?
A. 标准化量表评价
B. 问卷调查
C. 标准参照测验
D. 档案袋评价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1. 为了真实地展现幼儿的成长过程及课程发展,我们应该采用的评价方法是
A. 终结性评价
B. 档案袋评价
C. 问卷调查
D. 评价标准量化表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2. 请看案例 教师在益智区投放了纸牌,玩法是任意选取两张纸牌,然后根据上面的数字进行加减运算,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那天,小华走进益智区,不料玩了四五分钟之后,他的兴趣转移了,对纸牌本身产生了兴趣。他把两张纸牌斜着相互支撑,搭成一个“人”字,但纸牌很容易滑倒,他再搭又滑到了。试了几次,他开始折起纸牌来,看到崭新的纸牌被他这么糟蹋,教师没有制止反而静静等待。果然,小华“毁”了好几张纸牌后搭建成功了。后续,教师还提供了一些废旧纸片等材料投放进去支持孩子的游戏。连着几天,小华都做着他的建筑师,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孩子也加入了进来,有的搭建楼房,有的搭建机器人,都说搭纸牌好有趣,玩得不亦乐乎。案例中教师具有怎样的课程实施取向?
A. 忠实取向
B. 相互适应取向
C. 创生取向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3. 幼儿园游戏要根据幼儿数量、幼儿活动频率来规划幼儿游戏空间的大小,这是为了保证游戏的
A. 空间密度大小适宜
B. 空间的开放性
C. 空间的拓展性
D. 游戏的虚构性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4.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对应于古德莱德课程中的
A. 理想的课程
B. 正式的课程
C. 领悟的课程
D. 运作的课程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5. 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对应于古德莱德的“五层次论”的
A. 正式的课程
B. 领悟的课程
C. 运作的课程
D. 经验的课程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6.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减掉一些材料,使游戏出现新的问题情境,从而产生新的游戏。这种方法是
A. 添加
B. 删减
C. 回归
D. 组合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7. 活动区之间放置一些通透的隔离物,如矮柜、开放式的栅栏等,是为了满足活动区空间设置的( )的要求。
A. 封闭与开放结合
B. 相关邻近
C. 避免死角
D. 合理留白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8. 教师发现“益智区”中的幼儿对扑克牌排序的兴趣减弱,于是随机拿掉了几张扑克牌打破次序。这在增加了活动难度与挑战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幼儿开始思考不同方法的排序。教师在此运用的指导方法是
A. 添加
B. 删减
C. 回归
D. 组合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9.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一部分新材料,使游戏出现新的转机,产生新的含义,引发幼儿新的探索活动。这种方法是
A. 添加
B. 删减
C. 回归
D. 组合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30.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将原有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游戏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游戏,引起幼儿新的活动。这种方法是
A. 添加
B. 删减
C. 回归
D. 组合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三 、多选题
1. 课程目标的1234形式由哪些要素构成?国开一网一平台
A. 行为主体
B. 行为动词
C. 行为条件
D. 行为表现程度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 哪些属于幼儿园物质环境?
A. 园舍建筑
B. 活动场地
C. 环境布置
D. 空间布局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3. 主题活动有哪些价值?
A. 重视各学科、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B. 能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C. 能体现个别差异,关注生活经验和学习
D. 能使发展与认知同步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4. 对幼儿园课程理念进行评价应该坚持哪些标准?
A. 正确性
B. 一致性
C. 贯通性
D. 清晰性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5. 根据课程组织形态,课程划分为
A. 学科课程
B. 经验课程
C. 显性课程
D. 隐性课程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关注【】,回复【试题】获取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