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国开电大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民族与宗教民族与宗教形考任务二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查看: 61|回复: 0

19万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069
发表于 2024-10-12 04: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族与宗教_形考任务二0
民族与宗教_形考任务二0
试卷总分:25    得分:24.8
1. 福建寺院刻经历史悠久。宋代福州东禅等觉寺所刻《崇宁藏》和开元寺所刻《毗卢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部寺刻大藏经。
答案:

2. 元代福建伊斯兰教得以发展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唐末五代,宋代来福建的穆斯林经过几代乃至十几代人的长期藩衍繁殖,已在泉州等地扎下根,变侨居为永住。
答案: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3. 明初,因元末泉州爆发了长达十年的战乱,并波及福州,仙游、莆田等地,泉州港开始没落,凡有能力的穆斯林商人纷纷航海远去。泉州一带,由于蒲氏集团与元朝统治关系密切,引起民族仇恨,故明初朱元璋严禁蒲姓子孙参加科举登仕,致使他们无法立足,大都改姓或外迁。许多在泉州的穆斯林后裔为防不测,也都隐居穷乡僻壤,改名换姓。
答案:

4. 明代洪武七年(1374),邵武清真寺迁迎风街和平巷重建,是目前闽北为数不多的清真寺之一。
答案:

5. 福建回民的职业也很不相同,如惠安晋江白奇一带大都以航海经商和捕捞养殖海产为生,晋江陈埭回民大都以养殖海蛏、外出经商为生;逃居山区的蒲姓族人,多以操持传统香料制作业,及教书为生;在邵武的回民则以经营布庄线、丝店、牛羊屠宰等为生,邵武的回民一般人都掌握了一些诸如推拿按摩、针刺放血的独特医疗方法。,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答案:

6. 福州西郊井边亭村的伊斯兰教圣墓,占地面积60平方米,为元代阿拉拍传教士伊本·穆尔菲德·艾米尔·阿莱丁的墓,墓室在亭内,封顶三层,呈塔式,门楣有阿拉伯文刻,墓区内还有48座清代伊斯兰教徒墓,是研究伊斯兰教在福州传播的重要遗迹。
答案:
7. 1994年12月14日,中国大陆第一家佛教慈善机构——厦门市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在南普陀寺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由佛教界人士发起并具有法人社团的慈善团体。基金会向社会进行了大量捐助。在关怀优秀教师、资助失学儿童、帮助特困户、残疾人、孤儿和孤老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慈善工作。
答案:

8. 道教在福建的产生与名山有关,闽南的清源山被称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中的第十六洞天,闽东太姥山被称为道教三十六洞天第一洞天。
答案:

9. 天主教早在元代就传入泉州,是全国天主教传播最早省份之一。公元1313年,泉州成立了刺桐教区,为当时全国仅有的两个教区之一,负责包括杭州、扬州等通商口岸在内的东南教务。
答案:

10. 福建宋代曾出现了以役使鬼神为主的“炼养派”和以收精炼气为主的“符箓派”,一些著名道士都分属这两大派。
答案:

11. 明代意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在杭州结识了致仕归里的三朝相国叶向高(福建福清人),叶向高与艾氏交谈后,深为敬服,诚邀艾氏到福建传教。艾儒略通晓中国传统文化,推行“入乡随俗”的传教方针,尊重中国的传统习惯,因此传教顺利。
答案:

12. 天主教在福建的传播,使福建最早成为中西文化冲撞发源地之一。
答案:

13. 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1919年,是天主教在福建传播的第五时期,也是天主教在福建复苏和发展时期。其特点是外国传教士不再偷偷潜入,而是通过法国驻闽领事馆,手执护照堂而皇之而来。
答案:

14. 艾儒略在福建传教二十五年中,不仅传播天主教教义,还将西方国家先进的地理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绘画及哲学、典章制度在福建广为传播,在福建士大夫中产生了一定影响,闽中士大夫在艾儒略感染下,有71人向艾儒略题诗赠文,后由明代晋江大学堂辑为《闽中诸公赠诗》,其中不乏当时的著名人物。
答案:

15. 闽南白话字易学易写,凭23个字母,只要口里能说出,就完全可以写出,不少原来一字不识的妇女,学习了白话字后,不仅可阅读《圣经》、还用白话字写信、记事。其功能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传播基督教的范围,实际上起着拼音文字的作用。
答案: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16. 单选:清初,福安人(? )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主教,在官方规定外国传教士不得传教的年代,他成为全国唯一能公开传教的天主教神职人员。
A. 李九标
B. 张赓
C. 李嗣玄
D. 罗文藻
答案:一网一平台答案

17.单选:1848年,厦门建立第一座教堂(? ),解放前被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称为“中华第一堂”。基督教由此始从厦门、福州向全省各地辐射。
A. 新街礼拜堂
B. 鼓浪屿三一堂
C. 竹树堂
D. 东坂后堂
答案: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18.单选:福建的地方宗教最有名的是“三一教”。这是将儒、释、道三教合而为一的教派,由生活于明代正德、嘉靖、万历年间的福建莆田人林兆恩创建的。林兆恩认为儒、释、道本为一体,儒教为立本,道教为入门,佛教为极则。
A. 林兆恩
B. 李贽
C. 徐知常
D. 黄舜申
答案:

19.多选:道教在福建的早期发展与福建的名山大川关系极为密切,其中被称为“真升化玄天”的武夷山最为著名,其原因为(????? )。
A. 历史悠久
B. 许多著名道人在此山修炼过?
C. 道观众多
D. 历代统治者对冲佑观倍加重视
E. 山中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
答案:

20.道教在福建的兴盛和发展,其原因如(????? )。
A. 闽越遗风
B. 极具包容性
C. 与民俗关系极为密切
D. 地方官员重视
答案:
21.多选:明末传教士在福建的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其主要原因如(????? )。
A. 传教方式的不适,引起群众不满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B. 殖民者对中国的争夺,引起民众仇视外来势力
C. 天主教教义与中国正统儒家思想的矛盾冲突,引起传统文人和僧人联合反教
D. 部分教徒与民众冲突不断
答案:

22.多选:天主教在福建传播,所以在中国传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因为其(??????? )。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A. 历史悠久
B. 分布广泛
C. 信徒众多
D. 神职人员多
E. 外国修会多
答案: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23.多选:福建的基督教派系主要有英美三大公会(   )。
A. 中华基督教会
B. 中华圣公会
C. 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
D. 真耶稣教会
答案:

24.多选:福建穆斯林的来源主要有(     )。
A. 宋元时代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到泉州居住
B. 先从海上到中国其它地方,再或由北方南下
C. 明清两代由全国各地移居福建经商的回民
D. 元以后由外省来福建任职的将领及所带的兵士
E. 元以后以种种原因从甘肃、宁夏、陕西、山东、河南、河北来福建的回民
答案:

25.多选:多次迁徙是福建回族的特点之一,其主要表现在(    )。
A. 在本区内迁徙
B. 向邻省迁徙
C. 向台湾迁徙
D. 向国外迁徙
答案:





上一篇:24秋国开电大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民族与宗教民族与宗教形考任务三参考答案
下一篇:24秋国开电大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专题测验参考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