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作业(导论至第五章)答卷
第一次作业(导论至第五章)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其题号并填入括弧。每题2分,共计30分)
1.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________的总和。”
A. 家庭关系
B. 工作关系
C. 社会关系
D. 人际关系
答案:
2.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必须以___________为指导。
A. 马克思主义
B. 唯物辩证法
C. 历史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
3.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身的研究方法,哲学的方法显示出以下哪几个典型特征?,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A. 抽象性、反思性、逻辑性
B. 抽象性、逻辑性、批判性一网一平台答案
C. 逻辑性、形象性、批判性
D. 抽象性、反思性、批判性
答案:
4.通常认为的“古希腊三贤”是________。
A. 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
B. 苏格拉底、柏拉图、毕达哥拉斯
C.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 苏格拉底、赫拉克利特、柏拉图
答案:
5.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界定为人类文明时期的 “________”。
A. 轴心时代
B. 萌芽时代
C. 黄金时代
D. 关键时代
答案:
6.现代意义上的“历史”一词通常认为是从_______传入中国的。
A. 印度
B. 日本
C. 新加坡
D. 马来西亚一网一平台答案
答案:
7._________ 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在古罗马时代,他被誉为“历史之父”。
A. 苏格拉底
B. 亚里士多德
C. 柏拉图
D. 希罗多德
答案:
8.在西方世界,勒内·韦勒克和奥斯汀·沃伦合著的 《________》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末,20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经典文学理论著作和高校教材,被誉为“打开经典的经典”。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A. 西方文学史
B. 全球文学史
C. 文学理论
D. 文学概论
答案:
9.我国南朝时期刘勰的 《________》,体系严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巨著。
A. 淮南鸿烈
B. 文心雕龙
C. 五灯会元
D. 世说新语
答案:
10.在文学理论中,苏联卓越的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提出的“________”理论也很值得重视。。
A. 人性小说
B. 意识流小说
C. 新小说
D. 复调小说
答案:
11.古希腊传统的“三艺”是指________。一网一平台答案
A. 算术、几何、天文
B. 语法、修辞、辩论术
C. 语法、算术、音乐
D. 算术、修辞、音乐
答案:
12.________,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从文学所属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4个并列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13个学科门 类,即艺术学门类。
A. 2011年
B. 2012年
C. 2013年
D. 2014年
答案:
13.毕加索在1907年创作的 《________》被认为是第一幅具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A. 斗牛士
B. 和平鸽
C. 格尔尼卡
D. 亚威农少女
答案:
14.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 。
A. 需要什么、生产什么、如何分配
B. 生产什么、如何分配、如何消费
C.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一网一平台答案
D.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谁来分配
答案:
15.经济学有一个理论假设,即________。
A. “经济人”假设
B. “理性人”假设
C. “审美人”假设
D. “市场人”假设
答案: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表述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30分)
16.人文科学的价值在于培养人文素养,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导向。
答案:
17.知识对于研究的先在性决定了多学科综合知识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
答案:
18.泰勒斯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人。一网一平台答案
答案:
19.经验论的开创者可以追溯到哲学家笛卡尔,他被马克思、恩格斯看作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人。
答案:
20.2018年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以成人”,新儒家强调的 “人学”“人本”思想成为大会讨论的热门话题,标志着新儒家的强势回归。一网一平台答案
答案:
21.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它经历了传统史学、近代史学和新历史学三个阶段。
答案:
22.年鉴学派主张扩大史学研究范围,主张融合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以研究全面的历史,并关注历史长时期的变化。
答案:
23.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元曲,分为散曲和戏曲两种。
答案:
24.《诗经》的文学成就极高,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
25.从社会一般读者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角度说,文学的阅读、鉴赏和批评远比作家作品更值得重视。
答案:
26.中国目前所见的现存史籍中,合称的“艺术”一词较早出现于南朝宋范晔所撰《后汉书》。
答案:
27.直至17至18世纪中叶,法国美学家阿贝·巴托将艺术分为“美之艺术”、“机械之艺术”和 “介于二者间之艺术”三类,在理论上较早区分了美的艺术与实用工艺,并建立“美之艺术”体系。?
答案:
28.形式艺术学流派,主张“艺术即创造”。
答案:
29.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理论大体上可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答案:
30.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其他五个诺贝尔奖相比,不仅其奖金来源、颁发组织完全相同,其遴选程序仪式、奖金金额和荣誉也都相同。
答案:
三、小论文(要求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结合本职工作,由以下两个题目任选一个,自拟论文标题,完成不低于800字的小论文一篇。满分40分)
① 谈谈学习多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你有何帮助?
② 通过你最近阅读的一部文学作品或欣赏的一件艺术作品,谈谈你对文学或艺术学的理解。
31.请在下方答题框内答题。
答案:
答案: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根本观点,一是、 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需要产生人的动机,而人的动机导致和影响人的行为; 二是、 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 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交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与弘扬, 中央和各级政府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令人满意, 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重知识讲授、 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 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 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 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 道德情操、 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 这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 二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整体性不足。 很多地方和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 对教育内容缺少系统规划, 对教学环节缺乏整体设计。 往往是众多课程各自为战, 课内课外无法衔接, 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 教学设计随意化现象的出现, 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三是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性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为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 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相对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指导。 四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 目前, 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还是教师、 场所还局限在校园、 手段还主要依赖于课本, 还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参与、 多元化支撑的良好态势。 |
上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陕西开放大学人文英语1单元自测1(形考占比10%)答卷参考答案下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陕西开放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形考任务3答卷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