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活力课堂 提高学习效率

[复制链接]
查看: 782|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696
发表于 2020-8-17 21: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注重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营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语文课堂开放而有活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创设活力课堂、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拙见。
  一、营造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语文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只有是学生亲身经历、耳濡目染事物,他们才能从感性认识上升成理性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握好教材特点,注重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衔接,让学生把生活情感融入到学文中,也把课堂中的知识带入课外生活中去应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具体目的。
  教学《黄鹤楼送别》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环节,首先播放几个送别的场景:泪流满面,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饮酒告别;送完说声“再见”就走。然后让学生就这几种场景根据自己生活进行体验后让学生交流:你喜欢哪种送别方式?如果送的是朋友,你选哪种?为什么?如果是两个大男人,两个大诗人应是哪一种……选完后,再让学生来学文。其次,与学生交流生活中我们与朋友送别时会说什么?心情如何?在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场景与文中李白与孟浩然的送别场景对比的基础上体悟诗人的豪情。再次,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送别或有关送别的诗,帮助学生积累已学的诗句。最后,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与好朋友、好同学告别,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并让学生表演。设计这几个环节的目的只有一个――把送别诗和生活中送别情景联系起来,并能应用到生活中去。
  其实,运用生活中的经验与文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方法,这不仅能形成一种开放式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更重要的是还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营造质疑的语文课堂,激活学生的灵性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就是说,在课堂上,学生能发现问、提出问题,这就说明学生在思考、参与、学习。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质疑。其实,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多么的简单、复杂、古怪,作为教师,我们都不能轻易否定和回避,而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有学生就提出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敌人不把铁链也炸掉,让红军过不来,而只抽掉木板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直接回答学生的疑惑,而要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思索、讨论,在师生一起分析了敌人当时的心理状态后,让学生们明白了当时敌人认为毁掉了木板,只剩十三根铁链,再加上山高水急,重兵防守,红军是怎么也不可能“飞”不过来的,哪里还用炸铁链。由此,让学生明白夺桥是多么的困难、红军又是多么英勇和雅畏。这样,就让学生在不断思考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慢慢地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探索的兴趣。
  学生能提出疑惑,说明他们能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质疑,使他们积极参与。这样,40分钟的效率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性得到发展。也使学生的灵性得到展现。
  三、营造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徐特立老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他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强调让学生注重读书做记号之外,更重要的要引导学生动笔写。我们知道,读能陶冶性情,写才能抒发心志。光读不写,就犹如蜻蜓点水,只能获得一些粗浅的认识。因此,只有把读写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在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体验,才能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在读书中享受审美的乐趣。
  教学《三顾茅庐》一文时,“隆中景色”这一片断不仅景色美,所运用的写作方法也很精妙,而且还很有典型。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用上“来到……只见……”写一处景色,要求他们在模仿时,不必一模一样,可以进行创新。其实,这就是指导学生在写作方法和语言形式上的迁移练习。
  其实,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每一个训练点,这不仅能达到写的目的,还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学语文、写作文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读书就是要有自己的体悟。这种读写自然结合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学得轻松,还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更提高了他们的习作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给我们的启示是雅穷的,而我们的探索也是雅尽的。小学语文课堂要充满活力,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合作、共同努力,离不开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教师应多创设灵活、多变的小学语文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每一个学生学得更快乐、学得更有效,也让每一个学生在喜欢学语文基础上学好语文,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创设多彩活动课堂 激发语文学习热情
下一篇:生活化数学让课堂焕然一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7 21: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312
发表于 2022-3-12 22: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