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验教学的一点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465|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07
发表于 2020-8-15 20: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在物理教学改革中,许多教师竭力从实验教学入手,尽管增加了学生实验数量,但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还是不如人意。例如,在实验会考前、期末考前的实验复习,常见到有些学生早把以前做过的实验淡忘了,甚至连实验装置也装不起来了。你要求学生再独立做一遍课内实验则难以胜任,原因何在?1、教师做试验示范或讲解步骤,学生“有章可循”、“照方抓药”。2、教师唱独角戏,学生不参加不配合,试验课变成讲解课等等。这些就造成了上述结果。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呢?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 重视创新思维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物理教学中,概念、定义、规律都建立和产生于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安排了19个学生分组实验,211个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因此我们所说的实验,就不应只局限于我们的课堂实验教学上,也包括课下所做的小实验;可以使用课本规范的器材,也可由师生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塑料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废弃的玻璃条做成“万花筒”,观察物体在不同情况下的成像情况等等。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应教会学生如何从书本的束缚中走出来,尽可能地利用身边的有用资源,验证自己的所学所得;应通过多种渠道,调动起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二、做好实验安排,放手让学生做好课内实验,培养他们自主实验的能力
  
  学生要有预习实验操作的充分时间,特别是基本仪器使用,因此教师要一方面通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认识仪器,另一方面必须安排学生多次使用练习。实验前的预习要达到明确实验目的、内容、原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要求学生要提出改进实验或设计新的实验,要针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情况提出的问,提出补充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或者再做某些补充实验操作,要当面对每个学生进行实验讲评以及成绩评定,指出学生掌握知识和实验操作、实验修养等方面的优缺点等,并提出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学生因是实验的主体,遇到问题要让学生自导,促进自主实验的进行,即要让学习好的、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当“辅导员”,为那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导学,调动其积极性,让其会做实验。若有错误要让他们自我改正,这样他们可以从失败的教训中悟出道理,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印象特别深刻,故做实验任何人不要包办,从而使他们从能够动手到独立操作,亲身品尝到实验劳动的乐趣,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克服懒惰和依赖思想。这种自主实验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实验的全过程,从制定实验方案到自己归纳,找出主要矛盾,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表面上看课堂面貌是“乱”些,但“乱”在议论。研究、归纳物理知识上,“乱”中求“知”,这个“乱”是值得的。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细致严谨的学风,学会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这些对他们以后的工作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重视利用说明书,让学生自主实验
  
  实施素质教育,提倡自主学习,说明书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学校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使用说明书的能力,让学生利用仪器说明书来做实验,这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自主实验能力是很有必要助,特别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将来走出校门后才能更好地为自己、为社会服务。 教学仪器都配有使用说明书,一般的说明书包括介绍仪器的用途、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几个部分。阅读说明书能帮助使用者熟悉具体仪器的型号,原理和结构,加深对主要部件的认识,进而掌握仪器的精度、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能知道检查仪器的零部件是否完整,基本功能是否正常,也能帮助人们分析排除简单的仪器故障。因此,做实验时,说明书不单老师要看,而且学生也要看。在平时,学生确实看得少,主要是听老师介绍。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技能,一般要教学生先看说明书,自学讨论先认识仪器,后动用仪器,先看课本后做实验,这样可以减少仪器被损坏,帮助排除实验中出现的简单的仪器故障,有助于学生独立自主实验的能力的增强。如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分组实验,我们都把每套实验仪器附上说明书,让学生在实验前先阅读。阅读要针对附图来读,领会其内容,对于内容比较复杂的,可以应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先逐字逐句的阅读,结合附图领会几个简单问题,然后再把各部分内容综合起来,以理解说明书的整体内容。诚然,“利用说明书让学生自主实验”的方法不是所有实验课题都适合,这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四、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周围的物理现象
  
  学生课外观察是一种相对独立进行的活动,也是自主实验的内容之一。每个物理知识都来源于实际,又抽象于实际,这就需要人们把要学习的这些知识自觉地联系于实际,提高感性认识,促进自主实验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到周围的物理世界去观察、去实验。如:家庭照明用电,可以把晚上电灯较暗的时间与各家各户用电的高峰期联系起来对比,分析它的本质,原因是电路的总电阻的变化,引起电路总电流的变化,使电路中的各部分的电压重新分配,从而使加在每一盏灯的电压发生变化,通过观察现象的对比,分析几个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使学生观察及实验体会的物理环境变大了,便于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掌握的知识才能深刻、牢固,应用知识才能灵活、准确,自主实验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身为教育的先行者,教师理应与形势同步,随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的洗礼,以新的教学观念对待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才能兼备”的新型人才。一位成功的物理教师曾谈到他多年从教的经验与感受:第一次是“教学生实验”,第二次是“给学生实验以帮助”,第三次则是“同学生一起探讨实验的方法”――多么精辟的阐释!作为教师,不应只是“授子以‘鱼’”,而更应该“授子以‘渔’”,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一篇:高等数学中导数的教学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5 20: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