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复制链接]
查看: 608|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692
发表于 2020-8-11 07: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环节,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提问是一个很有技巧的艺术,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有一定的研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学生的兴趣式点提问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教师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点。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一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之有新鲜感。切忌问提得平平淡淡,老调重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提问内容上的新颖别致外,还应在提问的形式上不断地变化,如整堂课采用形式单一的提问,就会使学生感到乏味,造成学习上的“疲倦”,从而失去有意注意,使教学的效度下降,甚至趋向雅效。如有位老师在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歌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汪伦唱的什么歌吗?有的说可能会唱《朋友》这首歌,说着就像模像样地唱了起来;有的说可能是在唱《吻别》,马上就有人反驳那是恋人之间唱的情歌,汪伦唱给李白不合适。接着有人饱含深情地唱起了《朋友》这首歌,后来小百灵又把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首诗谱上曲子唱了起来,还真有股依依惜别的味儿呢。最后在“智多星”的带动下,全班同学打起节拍,唱起了《友谊天长地久》这首歌。一堂课中,雅须过多讲解,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已经在歌声中飞扬。因为这样一个新颖别致的提问,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课堂本身也是雅限精彩的。
  二、诱导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
  课堂提问如果过于简单、肤浅,教师一问,学生不假思索马上回答,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起不到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当然提问应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但不能过于艰深,问题的难度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过难或过易的提问都雅利于学生的学习。
  有效提问的深刻性,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这样考虑:一是从文章的表面即字词句章的描述中体会出其内在的涵义,如学习《珍珠鸟》时,在学生多次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问大家:“信赖,不就能创造美好的境界吗?”一句中,“美好的境界”指什么?就这一问题,同学会围绕“美好境界”这一短语展开思考,想象出各种各样美的境界,加深了对这一句的理解,也就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领会。另一方法是提出一些联想性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联想,也可以联系已学过的课文、知识或社会实际、学生实际等情况。如在提出上述问题后我接着问大家:“我们已学过哪些课文中也描述过这种美好的境界的?”这样,既复习了以往的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三、循序解决问题式问题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雅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是“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怎样能够在课堂中贯彻实施这一目标呢,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即“汤姆会在什么时候想起那晚的情景,想起爸爸坚定的话语?”刚开始学生的回答仅局限于和课文相同的情境,即钓鱼时。此时,我引导孩子,难道仅仅是这样的时候吗?我帮助学生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当汤姆走在学校的楼梯上,他会想――”学生在我的点拨下豁然开朗,各种生活中需要遵守规定的时候都闪进了学生的脑子,很自然地联系到自己在学校、在生活中需要遵守的公德、规定。有的说:“汤姆走在校园,看到地上有几张纸屑,他会想起爸爸的话,把地上的纸片捡起来。”有的说:“当汤姆在做操的时候,他也会想起那晚的情景,想起爸爸的话,认真、有力地做操,不会乱做。”有的说:“当汤姆在教室上课的时候,他也会想起爸爸的话,想起应该遵守规定,他会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发言。”……学生们的回答表明他们思想上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目标也顺利完成了。
  笔者在教《花瓣飘香》一文时,初读文章,觉得的文本语言十分平实,但反复品读之后,发现其字里行间饱含着深情,每个细节都是爱的传达。怎样让三年级的孩子走进这篇课文,走进课堂,体会小女孩美好心灵,感受这场关于“爱”的对话。我从作者“我”和小女孩的对话细节,抛出“花这么美,摘花瓣不是会破坏它的美吗?小女孩为什么还要摘?”“那为什么只摘花瓣呢?”引领学生咀词嚼句,做到“入境始于亲”。接着,我又牢牢把握小女孩摘花瓣的动作“俯在花前”,和学生共同用形体动作来领悟:“俯”是小女孩爱花惜花情感的自然流露。于是,学生马上将“小心的”“摘了一片”“双手捧着”“飞快地穿过田野”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体会到了小女孩对花的关爱,对妈妈的爱,从“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不知所措”“惶恐”“眼眶里闪动着泪花”等词句中体悟到小女孩矛盾的心理。“小女孩捧着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一片花瓣吗?”伴着我步步深入的追问,学生的思考也在深化,思维逐渐丰满起来了。原来,这不仅仅是花瓣,这捧着的是一颗纯真的爱心,一份甜甜的孝心,一片美好的真情。“懂事”的内涵到这儿有了全面的解释。
  总之,小学语文有效性提问方法很多,如果老师们多多留意,针对不同的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提问方法,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下一篇:创新教学中的小学数学人才的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1 07: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1 07: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