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特征和信息加工对风险决策行为框架效应的影响机制

[复制链接]
查看: 142|回复: 0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305
发表于 2024-2-6 23: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雅宝题库答案
****此区域为收费内容****    需支付 1 知识币后可查看,1币=0.01元查看答案


雅宝题库解析:
框架效应在决策行为学和行为经济学理论体系及理论依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鉴于目前框架效应研究的存在题目,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对被试逐一进行个别实验、并以计算机呈现材料和控制实验过程的方式,利用被试决策的结果和时间两个变量,并通过附加决策背景等多种研究方式,研究框架效应的信息加工过程,探查个体风险倾向特征和认知封闭需求特征与框架效应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现场团体式实验没有呈现框架效应,被试在正负框架下都偏好风险;(2)要求迅速决策和给予时间限制的个别式实验,框架效应显著;(3)框架效应还反映在个体信息加工的方式上,框架影响个体决策的信息加工方式,正面框架下被试决策迅速、时间短,在负面框架下被试决策缓慢、时间长;(4)被试的风险倾向性水平特征影响影响框架效应,框架效应存在个体风险倾向水平特征的差异,框架对高风险倾向的被试决策没有影响或作用小,高风险倾向的被试在正负框架下决策都追求风险;框架对低风险倾向的被试决策影响大或作用强,低风险倾向的被试在正面框架下回避风险、在负面框架下决策转而追求风险。(5)增加决策背景信息的实验,社会信息线索唤醒和引导了被试的经验,赋予决策题目不同的理解与解释,表现为被试信息加工的复杂性增加,被试信息加工的过程变长,被试的决策时间增加,一定程度上干扰或弱化了框架对被试决策行为风险偏好的影响;(6)未发现认知封闭需求NFCC在决策时间上的差异以及与框架效应存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框架和个体的知识、经验及风险倾向特征都影响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只有在控制其他因素干扰、决策任务简单、不加过多思考的情况下,框架对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影响才能清晰显现,表现出框架效应。本研究还证实了Kahneman(1982、2002)、Dunegan(1993)的理论和Lopes (1987)与 Maule(1995 )的动机理论,提示正面框架的信息可以引发个体正向情感,个体信息加工的方式表现出更多的启发式推理,导致个体花费较少的时间进行信息加工,心理上主观经验被唤起的程度较低,倾向于迅速决策,决策时间短;负面框架的信息可以引发个体的负向情感,导致个体信息加工的方式表现出更多的控制性、分析式思维的特点,倾向于慎重决策,决策时间长。研究成果丰富了框架效应的实验证据,深化了对风险决策行为框架效应的认识,对于发展决策行为学有着有重要理论的意义,对管理实践领域也有着实际应用的价值。





上一篇:服务组合的动态演化技术与系统研究
下一篇:中海油服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部署与实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