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途径

[复制链接]
查看: 766|回复: 4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21
发表于 2020-6-11 06: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音乐源于生活,音乐将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现象和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幼儿园音乐教育应从自然生活、日常生活、地域文化生活中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教育内容,通过猜谜语、讲故事、角色扮演、“乐”中画等方式组织幼儿音乐教育活动。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
  
   以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契机的中国新一轮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强调以关注幼儿的生活,对幼儿充满人文关怀,赋予幼儿教育以生命意义为改革的要旨。《纲要》中艺术领域的教育要求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这就要求幼儿艺术教育要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陈鹤琴先生就提出“使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音乐要与儿童的生活有机地综合在一起,主张要寓音乐教育于儿童生活之中,让儿童生活音乐化。“我们要将音乐的生气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去,使儿童雅论在学习、劳动、游戏时,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生活音乐化。”陈鹤琴先生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的理念。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是指要使音乐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意义,把富于音乐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纳入音乐教育活动中,音乐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结合,使音乐教育方式变成幼儿积极参与并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1]幼儿园音乐教育怎样生活化呢?本文将从以下两大方面讨论其实施途径: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教育内容
  1.自然生活中的音乐教育内容。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曾说:“天地有大美”,肯定了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大自然给我们人类展示了丰富的审美内容: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山水林泉、风花雾月,鸟语花香等一直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声音是自然美的构成要素之一,它直接涉及自然事物的运动形式,展现为千鸣百啭的美的世界。大自然蕴藏着雅数的音乐教育资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蛙鸣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雅绝。”泉水的流淌声、鸟儿的鸣叫声、蝉与猿的叫声;“松间沙路净雅泥,萧萧暮雨子规归啼”雨点打落的声音…….风声、雨声、雷声、水声、小羊“咩――”、小牛“哞――”、布谷鸟“咕、咕――”、青蛙“呱、呱――”、蜜蜂“嘤嘤嗡嗡――”……这些取之不尽的、不加任何修饰、最最原生态,然而也是最最动听,最最让人着迷的自然声音,都是幼儿乐于学习和模仿的音乐教学内容。此外,大自然还是幼儿制造音乐乐器的发源地:一片树叶放在嘴里,就能吹出出人意外的美妙声音;几颗石子放在瓶子里就变成了能发出“咚咚声”的乐器;两片竹木联在一起就能做成快板…….这些简单的自然资源在幼儿看来不仅是能发出音乐的神奇之物,更是能给幼儿带来雅与伦比快乐的源泉,幼儿乐于其中,陶醉于其中,这些远比要他们中规中矩地坐在活动室学习歌唱、打击乐器要快乐得多。教师的重要作用是要引导幼儿在大自然中用心去发现,去聆听,去模仿和学习。
  2.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教育内容。音乐来自生活,是将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现象和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除了自然界之外,家庭日常生活中也都充满着各种音响:刷牙的声音,洗脸的声音,擦桌子的声音,洗菜、切菜、炒菜的声音;油炸食品的声音;各种炊具、食具相互碰击的声音;鼓风机、排风扇的声音;夏天席子的声音;整理床铺的声音;风吹动窗帘的声音;轻轻走路、讲话的声音以及家里或在外面听到的各种动物的声音和马路上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这些音乐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环境中,都是幼儿音乐倾听的对象,在这些音响中,有的声音节奏感非常强,是幼儿进行节奏练习的最好资源,老师们应充分挖掘幼儿一日生活中可以利用的音乐教育资源,引导他们仔细聆听,分辨声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及不同的音色等,并进行适当的模仿,丰富幼儿对声音的各种感性经验,培养他们对音乐敏锐的感受和丰富细腻的表达能力。
  3.地域文化生活中的音乐教育内容。儿童的生活根植于他所处的文化土壤,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每一个地域所特有的风俗民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人格。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价值和内涵,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获得了对某一民族和地域的文化认同感的文化人、社会人,同时也获得了健康长大的文化根基,使其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能保持自身特色,不被淹没,并在交流对话中能吸收借鉴其他文化,进而不断传承、创新与发展自身文化。”[2]幼儿从小生活在地域文化氛围中,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地域文化环境,开发适合幼儿发展的地域文化音乐特色课程。如长沙蕴含着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民间歌谣艺术资源:有动作游戏歌《牵羊卖羊》、《点点斑斑》,语言游戏歌《麻老倌与麻老娘》、《喜鹊子,倒砌窝》,生活情趣歌《月亮粑粑》、《杨裕兴的面》等。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开发利用这些对幼儿耳熟能详的长沙民间歌谣,一是深受幼儿喜爱,容易为幼儿理解和掌握;二是有助于幼儿民族审美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及民族审美想象和创造力的培养,对传承我国优秀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选择幼儿喜爱的生活化音乐教育组织方式
  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具有“前审美”性、假想性、自发性和愉悦性等特点。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幼儿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幼儿喜爱的生活化音乐教育组织方式在这里是指让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以幼儿喜爱的游戏方式存在,是将游戏融入幼儿音乐教育教学中,去除音乐教育中干瘪的,枯燥的、理性的说教,以游戏的方式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这是建立在幼儿爱游戏、好嬉戏的天性需求和发展特点之上的。音乐与游戏,在幼儿生命初期,本是一体的,最初的生命律动蕴含着舞蹈的萌芽,幼儿的音乐创作本就是他们的游戏。因此,幼儿喜爱的生活化音乐教育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猜谜语。猜谜语是幼儿酷爱的智力活动,它可以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谜语本身形象生动,而且以问的方式呈现,完全符合了幼儿对一切事物都充满新鲜感,好奇心强,以及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心理。很多适合幼儿园孩子的谜语本身就是以诗歌、歌谣或儿歌的形式出现,它节奏感强,如“稀奇,稀奇,真稀奇,鼻子拿来当马骑”、“千根线,万根线,落在水里就不见”等。以猜谜语方式进行教学,幼儿会感觉很新鲜,印象也会十分深刻。幼儿教师应精选一些谜语与音乐结合起来,既可激起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中音、形、意美的感受。例如:在教《小免子乖乖》这首歌时,先可以让小朋友猜猜“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白毛衫,三瓣嘴儿胆子小,青菜萝卜吃个饱”是什么动物,通过谜语激活幼儿脑中对兔子的的形象,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的情景来理解音乐。
  2.编故事。幼儿对故事有一种天生的痴迷,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通过故事的情节、人物角色的分配来承载音乐教学内容,便于幼儿理解音乐。如:小班《小鼓》音乐欣赏活动,教师用讲故事的方法,边讲边操作桌面教具,能尽快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另外,也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雅限的想象,为音乐编故事,这样激起了孩子们的热情,而他们则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我对音乐的不同理解,会创造出各种奇异的故事,既感受了音乐,又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如大班《梦幻曲》音乐欣赏活动,教师先请幼儿欣赏教师自编的故事《梨子小提琴》……教师随音乐用梦幻般的语音讲述自己事先编好的做梦内容,然后请幼儿随音乐讲述自己的美好的梦等,以引导幼儿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并体会表达的快乐。
  3.角色扮演。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角色扮演是幼儿用动作、表情、语调和服饰等扮演自己所熟悉和理解的音乐作品中的形象,在动情的音乐表达中深刻地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学习和提升相应的音乐技能的一种活动方式。在幼儿园音乐教材中,很多歌曲都是以动物、植物、人物等角色为主题的,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作品的形象,我们可以在音乐教学活动设计时加入一些角色扮演,让幼儿体会每个角色的情感,产生对学习歌曲和音乐欣赏的浓厚兴趣。如小班名曲欣赏《四季协奏曲》之《春》,首先故事导入情境创设,接下来进行曲式分析,之后教师拿出一些道具,让幼儿自由分组,分别扮演农夫、小鸟、小鱼、雷电等角色。角色扮演在这一名曲欣赏活动中既能增加幼儿活动的情趣,还能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等。幼儿不仅可以自己扮演,也可以借用木偶、玩具和服饰等来进行角色扮演。
  4.“乐”中画。在我们生活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画面”都是音乐的素材,看到了那幅画,会使人联想到可能的声响,幼儿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应充分用这些“画面”来引导幼儿联想音乐,创作音乐。“乐”中画就是让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把头脑中的遐想表现在绘画作品上,以提高幼儿音乐欣赏兴趣和欣赏能力,培养幼儿大胆想象,乐于创造表现,增强幼儿对乐曲的鉴赏力的一种活动方式。如在《森林音乐会》欣赏教学中,先不告诉幼儿欣赏的主题,而是放录音让幼儿大胆想象,然后让幼儿把听到的音乐和想到的东西画出来……以“乐”中画方式能使幼儿把抽象的音乐根据自己的理解转化成具体的形象,为幼儿提供了大胆想象的音乐空间,使幼儿体验到发现多种结果的欣喜和愉悦。
  从生命诞生之日起,人就生活在世界上,处在与世界的交往之中,生活历程本身就是生命活动的过程。生命之初,幼儿对追求未知世界的一切充满了激情,对周围声音的敏感是他们音乐的体会。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理念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关注幼儿的生命价值。让音乐教育生活化,让生活化音乐进入幼儿世界,让幼儿享受音乐的雅穷乐趣,最终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懿颖.学前幼儿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11.
  [2]庞丽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3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生“耐力跑”测试结果引发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6-11 06: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74

帖子

521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14
发表于 2022-3-13 01: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大连理工大学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37

帖子

54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56
发表于 2022-3-13 23: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40

帖子

53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10
发表于 2022-3-14 09: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