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工艺

[复制链接]
查看: 1245|回复: 1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28
发表于 2020-6-10 07: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输变电工程从施工工艺标准化以及“三通一标”、“两型一化”、“两型三新”等工作的标准化要求和管理要求的不断强化,对砼浇筑外观质量的要求从设计到施工、验收、维修、运行管理、用户的满意度等各个环节也都要求越来越高,进一步完善了对提升砼浇筑外观质量的标准要求。本文从混凝土裂纹的成因入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出合理的施工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的表观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缺陷;处理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的逐步提高,人们已开始重视混凝土外观施工质量,而输变电工程《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183-2008)规定在评定单位工程质量等级时,明确了外观质量验收(观感得分率)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一项重要组成步骤。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只有找到混凝土产生表面缺陷的相关诱因,在施工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掌握工艺控制要点,提高施工人员工艺操作技能,从而以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一、常见的外观质量问和成因
  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直接反映施工过程控制的结果,体现施工过程中的过程组织、模板、原材料、浇筑全工序的质量管理、施工水平。其主要质量缺陷变现如下:
  1.1颜色有色差
  造成混凝土外观颜色不一致的主要因素是同一单位工程中水泥、砂、碎石等的产地、品牌、颜色等不同属一批次,加之混凝土拌和物的配合比、和易性不断发生变化,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养护条件不一致等。
  1.2蜂窝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拌和不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安装不规范,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模板移位;粗骨料粒径过大,导致混合料不能完全填充钢筋保护层;浇筑高度太高、导料入仓措施不到位,引起粗骨料与砂浆离析等。
  1.3麻面
  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造成拆模时表面被粘损;木模板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等。
  1.4斑点
  使用不合格的水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碎石级配不好。主要是模板清除不净所致,如模板上的混凝土残渣清除不净,若残渣被粘掉,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斑点,若残渣未被粘掉,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麻点;模板上的铁钉帽如松动或未被覆盖也会出现麻点。
  1.5露筋
  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过少,分布位置不合理,或者垫块的高度、强度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致使钢筋紧贴模板;钢筋过密,致使大石子卡在钢筋缝隙中,混凝土不能充满整个结构物,使钢筋密集处出现露筋;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致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
  1. 结构物变形
  模板材质不符合要求或加固不牢靠;振捣棒离模板太近且功率大、振捣时间过长,致使模板变形跑模;浇筑方式方法运用不合理,野蛮施工,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直接冲击模板,造成模板位移、变形;模板使用次数过多,导致本身严重变形。
  1.1线条不明、错台
  施工缝处理不平整而造成接缝不在同一平面上;模板接缝不平整,造成混凝土接缝错台;模板使用时间长本身变形或缺损。
  1.8水泡、气孔多
  混凝土拌和物水灰比过大;混凝土坍落度过大,难以将水分完全赶出而产生较多气泡;振捣时间不够或漏振、欠振以致水分气泡未完全赶出;振捣程序不对,随意或从内向外振,以致将水分气泡赶向模板,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很容易产生水膜,水分气泡很难完全赶出;浇筑层厚度过大,气泡的溢出行程过长,也易引起气泡偏多的现象。
  二、外观质量的防治措施
  需要从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生产、运输、模板、浇筑、养护环节整个施工进行系统的相互弥补,才可以生产出表观质量美观的混凝土。由于条件限制,在总结以往的输变电生产施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认为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比较有效。
  2.1 内在原因的措施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1)水泥用量的控制:延长混凝土的模内养护期或加大水泥用量,有利于混凝土表面的自然光洁度。施工现场结合模板使用周期及重复使用的原则来考虑,在浇筑完毕24h左右或3d过后,短时内就要拆除侧模。可考虑采用比通常情况略为加大或维持一定的水泥用量,对雅外加剂的混凝土也可略微降低水灰比来考虑,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宜以增大用水量(随意加大坍落度)来增大水泥用量。(2)增加细粉料用量,可以增加混凝土中“液体”的黏度和比重,对较大颗粒(石子、砂子、粗颗粒等)的沉降起到阻止的作用,这样减少水承受的压力,减少上浮的可能即减少泌水的带。(3)含砂率的控制。当减水剂掺量不大的情况下,砂石含砂率较通常情况稍提高1%~2%,混凝土的浇捣塑性明显改善,混凝土成型后粗骨料被砂浆包裹覆盖层厚度均匀,混凝土表面避免出现“同料色差”。(4)坍落度:对有外观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较通常采用的坍落度略减少1~2cm,使混凝土拌和物稠一点,振捣效果好一些,有利于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时,要求混凝土搅拌运送对混凝土坍落度波动严格按照上下限限差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塑性稳定。
  混凝土搅拌的控制
  混凝土搅拌必须达到3个基本要求:计量准确、搅拌透彻、坍落度稳定。一般,采用滚筒式搅拌机时,混凝土搅拌时间控制为2.15~3min;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时,搅拌时间控制为1.5~2min;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增加1min。
  2.2外部控制措施
  在施工中,对于不同的混凝土采取不同的振捣成型措施,确定合理的振捣成型模式,避免出现漏振和过振的现象,以弥补混凝土本身的不足。
  2.3生产控制措施
  2.3.1 模板安装与清洁
  模板的制作安装质量是关键,宜采用优质大平面组合钢模板,或自身材质较高的竹胶模板。模板在安装前,应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支撑应牢固,接缝严密、尺寸准确。立好的模板放置时间不宜太长,应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下道工序操作时造成的污染和大气中灰尘的污染。模板接缝拼装严密,最好采用玻璃胶或者腻子抹平、密实,以防漏浆,出现蜂窝、麻面或线条不明;施工过程中时刻注意保持模板内干净;每次使用之前,要检模板的变形情况;根据断面的大小及高度,结合混凝土的侧压力,配置适当的柱箍及连接螺栓,防止跑模、涨模。
  2.3.2混凝土布料与捣固
  (1)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是否准确。(2)混凝土的浇筑,必须分段、分层地进行浇筑作业。①、在混凝土拌和物未初凝的可重塑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分层拼茬和分段接茬,而混凝土搅拌、运送能力能确保混凝土供料跟得上。②、根据混凝土浇筑时气温条件,防止混凝土浇捣面上水分蒸发过多造成接茬不良。若发生混凝土拌和物表面失水而初凝的“假凝”现象时,可先用振捣棒振动,使其液化后再接茬浇筑。混凝土灌筑过程中,按断面处自下而上分次进行的混凝土铺设厚度,40~50cm一层为宜(约为振动棒作用半径1.25倍),每层混凝土顺次、连续进行等厚浇铺。混凝土分段分层的后段与前段或上下层之间的浇筑(接茬)间隔时间,在常温气候条件下,以2.5h为宜。(3)混凝土拌和物的浇筑工序:一是液化,二是振动,三是捣实。为达到混凝土均匀密实性,始终保持“浇”与“振”前后相差一定距离,若浇铺长度为10m,则振捣长度为9m,即最前沿一段至少相当于振捣棒作用半径2倍的范围内混凝土,不要急于振捣,待下一段浇铺接茬后再振。(4)插入式振动器在每一位置的振动时间,应依振动器的振动频率和混凝土的流动性而异。适宜的振动时间一般可从下列现象判断:振动时不再有显著的沉落;不再出现大量的气泡;混凝土表面均匀、平整并已泛浆。(5)快插慢提。当振捣棒的棒头直径和振动频率一定,而施加于混凝土拌和物的振实力度,可以按每一点插棒位置的振捣时间或上提速度来定。以现象观察为准,混凝土已雅显著沉落、表面呈现平坦,混凝土已不冒气泡、混凝土开始泛浆。一般塑性混凝土采用通常的插入式振捣棒,整个过程的累计振捣时间为25s左右。
  2.3.3模板的拆除
  一般来说,我们在浇筑混凝土结束24h以后,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进行拆除模板作业,基本能保证其表面混凝土的光泽度,避免由于拆模时间控制不当,导致表面混凝土被粘掉棱角的缺陷出现。
  2.3.4混泥土的养护措施
  以往我们所做的输变电工程多数处在西南地区,因此根据气候条件,一般采用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完毕的12h内进行,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者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泥土不得少于14天,其它水泥不少于21天。输变电工程的生产施工过程,多数由于现场施工条件的要求及限制,养护采用薄膜布覆盖的方法较多,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加快模具的周转。
  结束语
  在多年的工程施工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中,对于混凝土的缺陷控制问题,一直是现场的难题。综合每一道工序过程严格控制,从而到达最大理想化的目的,往往会由于材料、人员、管理等各个环节的配合不紧密,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外观及内在质量。只有以事先控制为主,以事后修复为辅。只要施工人员态度端正,施工过程严格认真、精心操作,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就一定能提高,从而达到优良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钟放平,杨美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J].建设监理,2003
  【2】王铁梦.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J].混凝土,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谈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下一篇:关于工民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6-10 07: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